张 雷 宋利华 曹 彬(吉林省人民医院离休干部三疗区,吉林 长春 130021)
糖尿病不同阶段胃运动功能的变化及其血糖对胃运动的影响
张 雷 宋利华 曹 彬
(吉林省人民医院离休干部三疗区,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不同阶段胃运动功能的变化以及患者血糖对胃运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4例,分为A组(具有胃肠症状和并发症)患者32例和B组(无胃肠症状)患者22例,另选C组(健康志愿者)25例,利用核素法(核素胃排空检查和放射性核素分析等)观察糖尿病患者不同阶段胃运动功能的变化,并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研究血糖对胃运动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全胃和近端胃T1/2时间长于C组(P<0.05),2 h近端胃存留率和远端胃存留率高于C组(P<0.05),远端胃排空速率低于C组(P <0.05);B组患者全胃T1/2时间长于C组(P<0.05),2 h近端胃存留率低于C组(P<0.05),全胃和近端胃排空速率高于C组(P<0.05);A组患者远端胃放射性计数较B组和C组显著增加(P<0.05),胃内食物分布异常;血糖检测结果显示,A组患者血糖与各项胃排空指标无相关,B组患者餐后2 h血糖与全胃、近端胃和远端胃2 h存留率呈负相关。结论 不同时期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各不相同,早期多表现为胃排空正常,可伴有胃排空加速,晚期多表现为胃排空延迟;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肠症状的主要原因在于胃内食物异常,且早期患者血糖与胃排空率呈负相关,可加速胃排空。
【关键词】糖尿病;胃运动功能;血糖
糖尿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发病率高,易引起胃运动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状[1],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另外,糖尿病患者的重要特征是高血糖,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者二者兼有引发,对患者胃功能具有很大影响[2];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患者不同阶段胃运动功能的变化以及血糖对胃运动的影响,我院选取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平均病史≥2年,经胃镜和造影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将患者分为A组(具有胃肠症状和并发症)患者32例和B组(无胃肠症状)患者22例,另选C组(健康志愿者)25例;A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8.9±5.6)岁,病程(8.5±1.2)年;B组中男13例,女9例,年龄(49.0±4.8)岁,病程(6.5±0.4)年;C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2.3±5.7)岁。
1.2 方法:采用核素法进行胃排空检查:①首先,给予患者试餐:400 mL开水浸泡65 g方便面,同时给予患者总热量为2104.2 kJ的油炸鸡蛋,指导患者5 min内进餐完毕;②利用双探头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采集,第1 h内15分钟/1次,第2 h内30分钟/1次,连续采集7次;③选定放射性核素采集区,包括全胃、近端胃和远端胃,通过计算机准确计算其放射性计数,得出校正值,即排空参数。同时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全胃、近端胃和远端胃的半排空时间(T1/2)、2 h存留率和排空速率;患者进食,扩张近端胃,食物位于底部,之后食物移向远端并排出,本次研究主要于进食后45 min时进行检查,此时胃部食物分布清晰。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收集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胃排空:A组患者全胃T1/2为(86.71±5.82)min,近端胃T1/2为(78.24±5.13)min,2 h全胃存留率为(37.11±3.26)%,近端胃存留率为(36.17±2.37)%,远端胃存留率为(40.73± 5.01)%,全胃排空速率为(0.66±0.02)%/min,近端胃排空速率为(0.70±0.03)%/min,远端胃排空速率为(0.67±0.05)%/min;B组患者全胃T1/2为(83.46±5.57)min,近端胃T1/2为(58.44 ±5.98)min,2 h全胃存留率为(26.74±3.59)%,近端胃存留率为(16.02±2.47)%,远端胃存留率为(33.92±5.88)%,全胃排空速率为(0.96±0.07)%/min,近端胃排空速率为(1.35±0.30)%/min,远端胃排空速率为(1.06±0.12)%/min;C组患者全胃T1/2为(54.29 ±4.25)min,近端胃T1/2为(49.36±3.90)min,2 h全胃存留率为(27.99±2.14)%,近端胃存留率为(23.27±2.23)%,远端胃存留率为(33.44±3.82)%,全胃排空速率为(0.85±0.10)%/min,近端胃排空速率为(0.84±1.01)%/min,远端胃排空速率为(1.02 ±0.07)%/min。A组患者全胃和近端胃T1/2时间长于C组(P <0.05),2 h近端胃存留率和远端胃存留率高于C组(P<0.05),远端胃排空速率低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全胃T1/2时间长于C组(P<0.05),2 h近端胃存留率低于C组(P <0.05),全胃和近端胃排空速率高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胃内食物分布:A组患者45 min远端胃放射性计数为(9497.38 ±1350.26),B组为(5876.28±949.67),C组为(6238.77± 1694.19),A组患者远端胃放射性计数较B组和C组显著增加(P <0.05),胃内食物分布异常。
2.3 血糖对胃运动的影响:A组患者空腹血糖为(8.29±0.67)mmol/L,餐后2 h血糖为(12.81±1.43)mmol/L;B组患者空腹血糖为(8.24± 0.72)mmol/L,餐后2 h血糖为(12.77±1.58)mmol/L;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血糖值与各项胃排空指标(包括全胃、近端胃和远端胃等)之间不具相关性,B组患者餐后2 h血糖与全胃、近端胃和远端胃2 h存留率呈负相关。
胃肠损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约有76%患者具有胃运功功能障碍,也称为糖尿病性胃轻瘫[4],其病理生理特点是胃肠张力和收缩力下降,胃蠕动减慢,胃排空延迟[5],临床中糖尿病患者常见症状有两大类:①胃部症状,患者发病时间越长越明显,主要是由于植物神经紊乱及胰高糖素分泌过多所致,食欲差和腹胀等症状可短暂好转,也可持续存在;②肠道症状,发病时间≥8年的患者容易出现,神经和微血管病变致使肠道动力减弱[6],食物通过小肠时间延长,细菌大量繁殖及大量胆盐分解可引起腹泻,导致电解质失衡,胰腺分泌脂肪酶减少,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可引起脂肪泻。血糖是现阶段临床中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即可确诊,同时有研究表明高血糖能够减缓正常人或糖尿病患者胃排空;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不同阶段胃运动功能的变化以及患者血糖对其胃运动的影响,我院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4例,分为A、B两组,另选正常人为C组,均采用核素法检查胃排空并收集放射性计数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A组患者全胃和近端胃的T1/2时间均长于C组(P<0.05),2 h近端胃存留率和远端胃存留率均高于C组(P<0.05),远端胃排空速率低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全胃T1/2时间长于C组(P <0.05),2 h近端胃存留率低于C组(P<0.05),全胃和近端胃排空速率高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患者胃部食物存在异常,其远端胃放射性计数较B组和C组显著增加(P<0.05);A组患者血糖值与各项胃排空指标之间不相关,B组患者餐后2 h血糖与全胃、近端胃和远端胃2 h存留率呈负相关,证明高血糖可加速患者胃排空。
总而言之,糖尿病后期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系统等发生病变,平滑肌受损,可形成胃功能障碍,延迟胃排空,患者胃肠症状较明显,但此时的血糖浓度与胃运功功能无直接关系,该领域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薇,严祥,尹红,等.糖尿病大鼠血浆中介素的水平变化及其对胃动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7):1199-1201.
[2] 钱研华.不同阶段糖尿病胃运动障碍的临床用药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463-464.
[3] 蓝宇,路国涛.不同阶段糖尿病胃运动障碍诊治对策[J].胃肠病学,2012,17(2):83-86.
[4] 陈艳,刘诗.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7):705-709.
[5] 卢玲,浦菊芬,恽芬娟,等.胃电刺激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动力学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2,18(17):02-03.
[6] 葛海燕,沈明琴,李娟.中医益气健脾与养阴和胃法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动力和胃血流的作用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18(12):238-242.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