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坤
(大连市普湾新区普湾三院CT室,辽宁 大连 116000)
探析CT、MRI诊断在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姜秀坤
(大连市普湾新区普湾三院CT室,辽宁 大连 116000)
目的 评估CT、MRI影像检测法使用在原发性肝脏透明型细胞癌鉴别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进入当时作者所在医院接受相应诊治的37例原发性肝脏透明型细胞癌患者,分别运用CT、MRI检测法对其展开病征鉴别,经研究检出结果,评估两法检测价值。结果 经CT检测的18例患者,11例病灶的相对低密度发生了变化,7例的密度呈现不均衡现象,且内部存有不规整裂隙或斑片样。经MRI检测的19例患者,10例T1WI区成像中的病灶信号较低,但比较均匀,反相位的信号强度降低;5例T1WI 区成像中病灶信号杂乱,内部出现了斑状强度信号;2例DWI表现为高信号、2例表现为等位信号。结论 以CT、MRI检测技术对PCCCL实施病征鉴别,可为后续治疗提供相应的检测依据。
原发性;透明型细胞肝癌;CT;MRI;诊断
临床中将原发性透明型细胞肝脏癌简称为“PCCCL”,此细胞癌的内部构造较为特别,属于罕见性病症类型[1]。本文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进入当时作者所在医院接受相应诊治的37例原发性肝脏透明型细胞癌患者,分别运用CT、MRI检测对其展开病征鉴定,并将所得结果和病理学证实结果进行比较,评估两法运用效果及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进入当时作者所在医院接受相应诊治的37例PCCCL患者,所选患者都接受穿刺取样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确诊患有PCCCL,病症表现有右侧上腹部异常胀痛、肝脏组织硬化、伴有乙型肝炎等。当中含有21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在35~81岁,平均(44±9.43)岁;18例以CT实施征象扫测,19例以MRI实施征象扫测。
1.2 方法
1.2.1 CT扫测:以Siemens Definition双源型CT设备实施扫测,开始操作前,患者喝下500~800 mL温热开水,扫测顺序由膈顶上部2 cm处到肾脏下部,电压参数是120 kV,电流参数是390 mA;扫测层厚是5 mm,各层间隔距离是5 mm。扫测后,注入70~100 mL的非离子性对比溶剂欧乃派克(浓度300 mgI/mL),由肘部前静脉处注入,速率为3 mL/s,注入完毕后,以Smart prep方式实施扫测,检测腹腔干至水平腹间的主动脉,腹主动脉的检测阈值为150 HU时,开启动脉期扫测;持续18 s后,开启门静脉期扫测;持续60 s后,开启肝静脉期扫测。
1.2.2 MRI检测:以GE Signa HDxt 3.0型MRI设备展开扫测,设备系统轴位的T2WI区设定作SE序列,TR参数9000 ms,TE参数90 ms,NEX2,层厚是6~8 mm,各层间隔距离是1~2 mm;系统轴位的T1WI区设定作梯度型回波序列(属同/反相位),TR参数4.0 ms,TE参数
2.4 ms/1.2 ms,NEX1,层厚是6~8 mm,各层间隔距离是1~2 mm。若需要增强扫测,选择三维化肝脏梯度型回波序列,对比溶剂是Gd-DTPA,注入含量15 mL,速率是2 mL/s,扫测动脉期时间是20~25 s、扫测门静脉期时间是60~70 s;以SE-EPI序列扫测DWI,b值是(0、 800 s/mm2),TR参数5700 ms,TE参数61.9 ms,NEX8,层厚是5 mm,各层间隔距离是1 mm。
1.3 影像阅片:由二名影像学主管医师负责此次研究的阅片、评估工作,探查CT、MRI扫测结果,全面掌握患者病灶的性状、体积、具体位置、附近组织及继发征象等情况。
37例患者共检出57个病灶,当中有12例病灶分布于左半肝区、14例病灶分布于右半肝区、11例病灶分布于左右半肝区。病灶直径平均值(2.45±1.76)cm。经CT检测的18例患者,11例病灶的相对低密度发生了变化,7例的密度呈现不均衡现象,且内部存有不规整裂隙或斑片样。
经MRI检测的19例患者,10例T1WI区成像中的病灶信号较低,但比较均匀,反相位的信号强度降低;5例T1WI 区成像中病灶信号杂乱,内部出现了斑状强度信号;2例DWI表现为高信号、2例表现为等位信号。
由于PCCCL的检测征象不具典型性,且呈现出变化性、差异性,因此,运用影像设备对其展开鉴别时,常常出现错检、漏检现象。据报道称,PCCCL病发率占原发肝脏癌的0.4%~37%[2]。为减小此疾病漏检问题的出现率,提升检出正确率,本文以CT、MRI两项技术手段检测PCCCL征象,并取得相应的检测成果。
此研究中,37例患者共检出57个病灶,当中有12例病灶分布于左半肝区、14例病灶分布于右半肝区、11例病灶分布于左右半肝区。经CT检测的18例患者,11例病灶的相对低密度发生了变化,7例的密度呈现不均衡现象,且内部存有不规整裂隙或斑片样。经MRI检测的19例患者,10例T1WI区成像中的病灶信号较低,但比较均匀,反相位的信号强度降低;5例T1WI 区成像中病灶信号杂乱,内部出现了斑状强度信号;2例DWI表现为高信号、2例表现为等位信号。
综合上述,以CT、MRI检测技术对PCCCL实施病征鉴别,能够取得相应成效,尤其是双回波扫测及增强扫测所得征象,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检测依据。
[1] 李涛,黄新红,林荣繁.急诊巨块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介入、开腹手术与保守治疗的选择与伦理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3, 30(8): 1639-1641.
[2] 徐克育,黄约翰,陶崇林等.手术切除与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比较及预后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4,26(1):9-12.
R735.7
B
1671-8194(2016)35-01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