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1-29 12:20丁群辉陆春龄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5期
关键词:偏曲矫正术鼻中隔

丁群辉 陆春龄 杨 挈

(苏州眼耳鼻喉科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6)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丁群辉 陆春龄 杨 挈

(苏州眼耳鼻喉科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6)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8~1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手术疗效较好,评价为治愈的有46例、好转的的患者12例;所有患者对于矫正效果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和应用。

鼻内镜;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临床疗效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对邻近器官组织造成压迫,可能造成一出现、张口呼吸、头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手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主要方式,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鼻内镜下鼻中隔软骨黏膜下成形术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切除手术,获得了较高的临床成效。尤其是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促进了疾病的康复[2]。本文对我院58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总结方法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鼻出血、打喷嚏、头痛、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均应用CT扫描确诊为鼻中隔偏曲,并满足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手术的适应证。58例患者中有男性49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的为16岁、最大的为68岁,平均年龄为(32.4±5.1)岁;其中有8例患者合并有变应性鼻炎、4例患者合并鼻窦炎、4例患者合并鼻息肉、8例患者合并有下甲肥厚、2例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1.2 方法:手术前完善各项检查,明确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新街口之前使用利多卡因与肾上腺素混合液对鼻中隔双面软骨膜与切口位置进行麻醉,于鼻内镜广角镜头下在患者左侧鼻前庭皮肤黏膜交界位置行切口,将黏膜以及黏软骨膜切开;随后对切口一侧的鼻中隔黏软骨膜进行分离;与患者鼻中隔软骨和筛骨垂直板连接前2 mm的位置将鼻中隔软骨切开,将筛骨垂直板分离,对第二张力线实施减张处理;对左侧切口鼻前庭皮肤以及黏软骨膜进行分离,于鼻中隔偏曲四方软骨前缘的位置切除适当的软骨条,进行第一张力线减张;随后在鼻中隔软骨以及犁骨、上颌骨鼻嵴连接位置上方将鼻中隔软骨切开,分离鼻中隔黏软骨之后使用工具将软骨条咬除,进行第三张力线减张;针对C型偏曲明显的患者进行特殊处理,做好双侧黏软骨膜的对合;随后对患者的合并症进行处理,例如合并鼻甲肥大的患者同时予以鼻甲成形术治疗,合并鼻窦炎等疾病的患者予以鼻窦手术治疗;手术完成之后使用凡士林纱条实施填塞止血,常规应用抗生素以及对症治疗。

1.3 评价指标:对患者进行为期8~18个月的随访,了解症状改善情况,并对疗效进行判断。治愈:患者的创口一期愈合,鼻内镜下检查提示鼻腔通畅,中鼻甲、钩突等结果清晰可见,随访期间患者的鼻出血、头痛等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创口一期愈合,自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鼻内镜下可以观察到中鼻甲、钩突前端;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太大的变化,通气状况未得到改善[3]。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鼻塞症状进行评价,0分为无鼻塞、1~3分为轻度鼻塞、4~6分为中度鼻塞、7~10分为重度鼻塞。

1.4 统计学分析: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8~1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手术疗效较好,鼻塞、打鼾、张口呼吸、鼻出血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或消失,评价为治愈的有46例(79.31%)、好转的的患者12例(20.69%),未出现治疗无效的患者;所有患者对于矫正效果满意,未发生鼻中隔血肿、穿孔、外鼻畸形、脑脊液鼻漏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前,58例患者评价为轻度鼻塞的有25例(43.88%),中度鼻塞的有21例(34.69%),重度鼻塞患者有12例(21.43%,平均得分为(8.32±1.03)分;治疗之后58例患者评价为无鼻塞的有47例(80.61%),轻度鼻塞的有10例(17.35%),中度鼻塞的有1例(3.06%),重度鼻塞患者有0例(0),平均得分为(0.84±0.12)分。治疗后,患者的鼻塞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比治疗前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鼻中隔偏曲的发生,原因在于鼻中隔骨和软骨的发育不均衡[4],当偏曲达到一定程度可能影响到正常的生理功能,需接受积极治疗。有学者以鼻中隔偏曲发生的力学原理作为依据,设计得到的三线减张法对于矫正偏曲具有较好的效果,其原理在于切除形成张力的软骨和骨性结构,从而解除鼻中隔局部张力,达到矫正效果。方形软骨尾部和鼻小柱大翼软骨内侧形成第一条张力线;鼻中隔软骨和筛骨垂直板连接的位置形成第二条张力线;鼻中隔软骨下骨和犁骨以及上颌骨鼻嵴等连接处形成第三条张力线。因此,全面把握鼻中隔的解剖结构、鼻中隔偏曲发生的生物力学规律是矫正治疗成功的关键[5]。本组通过对58例患者治疗获得了以下的体会:首先,在切口之前先对局部进行浸润麻醉能够显著减少出血现象的发生,并且能够使黏骨膜更容易分离;第二,切口的位置可以结合患者偏曲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第三,切口深度应当确保达到凝固黏骨膜以下,良好的深度能够减少出血和撕脱的发生[6];第四,手术过程中利用鼻内镜的支撑作用,对鼻中隔软骨以及筛骨垂直板进行推动能够扩大手术视野;第五,采取先去除第二张力线、随后切除第一和第三张力线有利于手术过程中鼻中隔软骨的血液供应,预防坏死现象的发生,促进手术后切口愈合。第六,切除第三张力线的过程中出血可能性较高,可选择电凝止血的方式干预,减少手术后出血和血肿的发生。最后,合并鼻窦疾病的患者宽大侧鼻窦手术应在鼻中隔手术之前,而狭窄侧鼻窦手术则在鼻中隔手术之后[7]。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手术对于鼻中隔偏曲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能够保留大部分的鼻中隔原有结构,在青少年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1] 孙西峰,庞晓明.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手术[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18(11):619,624.

[2] 蒋成义,舒继红,詹晓东,等.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19(4):197-199.

[3] 赵瑞,张珉,何福春,等.鼻内镜三线减张鼻中隔偏曲矫正重建术临床疗效[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20(6):452-453.

[4] 张德章,闫玉华,汤建强,等.三线减张技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19(1):49-50.

[5] 田大清,许菲莎,兰艳丽,等.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及患者心理健康状况[J].职业与健康,2014,30(10):1432-1434.

[6] 朱忠寿,何观文,程道俊,等.鼻内镜下改良的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7):761-763.

[7] 陈翔宇,刘鹏,李士新,等.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同期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7):74-75.

R765.3+1

B

1671-8194(2016)35-0072-02

猜你喜欢
偏曲矫正术鼻中隔
鼻中隔偏曲要手术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鼻中隔偏曲需要做手术吗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口腔正畸矫正术中弓丝的应用分析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和隆鼻手术失败后修复术中的应用研究
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鼻中隔褥式缝合的疗效观察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耳科电钻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