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平
(台州市经济作物总站,浙江台州 318000)
养好晚秋蚕 确保全年蚕茧优质丰产
陈亚平
(台州市经济作物总站,浙江台州 318000)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蚕桑生产主要以春蚕和晚秋蚕为主,在全年饲养量中,春蚕占45%,晚秋蚕占40%~45%,夏蚕和中秋蚕饲养量很少,饲养春蚕比较顺利,盒种产茧量在45 kg以上,而晚秋蚕期因不利因素多,主要是秋季是病虫害高发时期,大田和桑园药剂治虫频繁,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家蚕农药中毒;加上蚕室环境病原积累较多,容易感染家蚕引发蚕病,以及进入秋季后,桑叶叶质变差等,饲养难度加大,产茧量不稳定。所以,加强秋季桑园管理,在晚秋蚕生产开始前就要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及时抓好施秋肥、除草保墒、防涝等措施,确保桑园优质、高产;同时着重做好蚕前蚕中各环节技术措施的实施,保证晚秋茧优质、高产。
台州市;晚秋蚕;桑园管理;消毒防病;方格蔟;技术要点
台州市是浙江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北纬28°,东经122°,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平原丘陵相间,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10~22℃之间为春秋季。台州市春季,西北部始于3月下旬,其他各地始于3月上中旬,止于5月下旬后期至6月上旬,分别达2个月。夏季始于5月底至6月上旬,止于9月下旬至10月初,长达4个月左右,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炎热多雨,为热带气候特征。秋季始于9月下旬后期至10月初,止于11月下旬末至12月上旬,持续2个多月。冬季始于11月下旬末至12月上中旬,止于3月下旬,持续3~4个月,以西北部丘陵山地为长,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天气温凉,具亚热带气候特征[1],非常适合栽桑养蚕。浙江省台州市的栽桑养蚕始于东汉之前,历史悠久[2],20世纪70—90年代中期,蚕桑产业曾是当时台州市的主导产业,蚕桑生产高峰期时,每年养蚕5批次[3];1996年,国家对粮食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进行调整,但蚕茧价格没有相应提高,造成价格比失衡,养蚕比较效益下降,台州市农户就开始停养早秋蚕。到了2008年,台州市农户又逐渐停养夏蚕、中秋蚕。2010年以来,台州市蚕桑生产主要是饲养春蚕和晚秋蚕2批次。在饲育操作上,由于春蚕期桑叶质量优、气候条件好,因而饲养春蚕比较顺利,风险小,易获得丰产;而晚秋蚕期不利因素多,饲养难度增大,不易获得丰产;所以,晚秋蚕茧丰产与否,直接影响到全年的蚕茧产量。2015年,我们根据台州市蚕桑生产特点,并针对晚秋蚕期存在的不利因素,通过采取各项提高晚秋蚕茧产量和质量的综合技术措施(以下简称综合技术措施),以保证养好晚秋蚕,确保蚕茧优质丰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1.1 桑园病虫害多发 蚕茧产量低
晚秋蚕期是桑园病虫害的高发季节,如2014年,因春蚕期茧价偏低,农户放松了对夏秋季桑园的管理,又遇上夏秋季雨水较多、气温偏低,导致桑螟虫害大发生,天台、临海等县(市)主蚕区桑园大面积遭受桑螟虫危害,4、5龄蚕期严重缺叶。据我们调查,天台县桑螟危害最严重的街头镇,2014年全镇晚秋蚕饲养蚕种617盒,总产茧量仅9 300 kg,盒种产茧量仅15.1 kg,比2013年(36.7 kg/盒)下降了58.9%。其中湖酋村养蚕大户季立春户,2008年种植的14 hm2桑园全部遭受危害,被害桑叶呈黄褐色透明薄膜状,桑叶产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晚秋蚕蚕茧减产60%以上。
1.2 桑树生长慢 桑叶质量下降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桑树生长日趋缓慢,桑叶渐渐硬化,叶质变差,很难满足大蚕期蚕体的生长发育对桑叶营养的需求。如:天台县街头镇位于台州北部山区,大部分桑园分布于始丰溪两测滩地上,10月中下旬,最低气温会下降至12℃以下,桑树停止生长时间提早,桑叶质量下降。
1.3 桑园治虫与蚕期用叶交叉 易导致家蚕农药中毒
秋季桑园害虫虫口基数大,桑园治虫与蚕期用叶时有冲突发生,加上大田农作物治虫频繁,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家蚕农药中毒。如2011年,临海市白水洋镇溪岸林村曾发生过因农药使用不当致使家蚕大量中毒死亡的情况[4]。
1.4 消毒防病意识淡薄 回山消毒不彻底
经过前期的家蚕饲养后,蚕室环境病原积累较多,加上蚕农对回山消毒不够重视,消毒工作流于形式,致使环境病原扩散污染加重,容易感染家蚕引发蚕病,影响到晚秋期的蚕茧生产。如:2012年晚秋蚕期,临海市白水洋镇溪岸林村,全村有11户养蚕户,30多盒蚕种的家蚕发生血液型脓病。2013年晚秋蚕期,临海市白水洋镇前塘村,全村9户养蚕户,约25盒蚕种的家蚕发生血液型脓病。
2.1 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
2.1.1 加强桑园病虫害防治,减轻桑树病虫害危害 秋季桑园病虫害防治,应在做好夏季桑园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进行。停养夏蚕和中秋蚕以后,不可忽视夏秋季桑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否则会增加桑园害虫的虫口基数,给晚秋蚕期桑园病虫害的防治增加难度。秋季桑园病虫害防治,一般在每年的9月初中秋蚕上蔟后即可进行,与晚秋蚕中间有10~15 d的用叶空档期,是防治桑园病虫害的最佳时期,喷药后至晚秋蚕开始用叶时间要算准。桑园治虫要用专用喷雾器、专用农药,必须用清洁水勾兑稀释,不得随意提高施药浓度,喷药前后相邻地块的蚕农要互通信息,每次用叶前必须做到先试吃后饲喂,避免家蚕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经常观察桑园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发现桑园有桑螟虫、桑蓟马、红蜘蛛等害虫危害时,根据虫情发生程度,在养蚕用叶前7~10 d,用8%残杀威1 000~1 500倍液,或40%灭多威2 000~2 500倍液防治。或用残毒期短的桑园专用农药如40%辛硫磷1 500倍液进行防治,确保家蚕用叶安全。
2.1.2 适时施肥延缓桑叶老化硬化时间,提高秋季桑叶质量 秋季施肥有助于桑树养分积贮,延长气温下降后桑树的旺盛生长期,可推迟秋叶硬化的时间。施肥量约占全年施肥总量的15%左右,以速效性肥料为主。一般每666.7 m2施尿素15 kg,或碳酸氢铵40 kg与钙镁磷肥、氯化钾或硫酸钾等磷、钾肥适量配施,或每666.7 m2施复合肥20~30 kg,宜在8月中下旬施入,月底前施好,不宜太迟。
2.1.3 重视桑园管理,及时中耕除草 秋季桑园生长的杂草不但种类多,而且根系发达,生长繁殖速度快,进行中耕除草,有利于改善桑树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延缓生长期,避免杂草与桑树争夺营养,同时减少害虫的潜伏场所。中耕的原则:接近主干处浅耕,远离主干处深耕;粘质土壤宜深耕,沙质土壤宜浅耕。
2.1.4 注意防涝和保墒防旱,促进桑树生长发育
秋季遇多雨天气则桑园易积水,桑树根系遭涝害时,应及时疏通沟渠,排水防涝。若遇干旱天气,桑园发生旱情时,要及时进行抗旱,有条件的桑园要及时进行灌水,无灌溉条件的桑园,可采取浅削除草、覆盖秸秆杂草等方法,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涵蓄水分,减轻旱情,延长桑树生长期,提高桑叶产量。
2.2 严格消毒防病控制蚕病危害
2.2.1 做好养蚕前消毒,杀灭家蚕传染性病原体
养蚕前蚕室的消毒,在晚秋蚕收蚁前7~10 d进行。经回山消毒后,再把蚕具搬出室外,洗干净后让其日晒杀菌,将蚕室、蔟室及周围环境打扫干净,用含1%有效氯的漂白粉澄清液对蚕室地面、墙壁和蚕具进行全面喷洒消毒,喷洒消毒后关闭门窗保持湿润、让其自然阴干。
2.2.2 重视蚕期中的卫生消毒工作,保证蚕期安全 晚秋蚕期是家蚕僵病的易发时期,应采取以下4种防僵措施:(1)对于家蚕僵病发生较多的蚕农,可在采叶前,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液对桑园桑树上的桑叶进行叶面喷洒消毒后再采叶喂蚕,这样既省工、又可以提高防僵效果。或在每次给桑前,对采摘回来的桑叶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液喷洒消毒处理后再喂蚕。(2)蚁蚕、每龄起蚕和盛食期蚕,用台州市当地农户自行配制的漂白粉防僵粉(漂白粉通用名为含氯石灰,含有效氯为25%,小蚕防僵粉为漂白粉40 g+生石灰500 g,大蚕防僵粉为漂白粉60 g+生石灰500 g)喷撒蚕体蚕座,小蚕期或大蚕期每个龄期蚕体蚕座喷撒漂白粉防僵粉1~2次,防僵效果好。如饲养过程中发现有僵病蚕,则每天喷撒漂白粉防僵粉1次,直至没有僵病蚕为止;并及时淘汰、隔离弱小蚕,防止家蚕交叉感染。(3)各龄饷食前用防病一号[通用名聚甲醛粉(蚕用)]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隔天添食2 000 mg/L的硫氰酸红霉素胶囊(蚕用)[或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蚕用)、或盐酸诺氟沙星胶囊(蚕用)、或盐酸环丙沙星胶囊(蚕用)]防止细菌病和病毒病的发生;大蚕期每天用新鲜石灰粉喷撒蚕体蚕座1次;整个蚕期每隔2 d对蚕室、贮桑室和养蚕环境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喷雾消毒1次,以杀灭蚕室及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避免家蚕感染发病。(4)每次除沙完毕后,必须先打扫清洁蚕室后再用含1%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喷洒蚕室地面和四周墙壁进行消毒,以杜绝蚕病传染;每次给桑前,须先洗手后再给桑喂蚕,喂完蚕后再用含1%有效氯的漂白粉液喷洒消毒蚕室地面。
2.3 加强蚕期中的饲养管理 增强家蚕体质
2.3.1 适时调节温湿度,注意通风换气 中秋后昼夜温差大,蚕期中的工作重点是保温、升温,控制好家蚕各龄期蚕室的最佳温湿度,促进家蚕的生长发育。一般家蚕1龄时蚕室控制在温度27~28℃、相对湿度85%~90%。以后家蚕每增加1龄,温度下降1℃,相对湿度下降5%,到5龄时蚕室控制在温度23~25℃、相对湿度70%。要勤开门窗通风换气,1~3龄每天定时开窗3~4次,4龄开小窗、5龄开门养蚕,以保持蚕室空气新鲜、蚕座干燥。蚕室温度过低会影响家蚕进食,导致家蚕发育缓慢,蚕体弱小,易感病,遇气温偏低或干燥天气时,应及时增温补湿。
2.3.2 合理安排采叶进度,精心选叶采摘 秋季桑叶叶质逐渐变差、虫口叶增多,精选优良桑叶养蚕对1~2龄家蚕更为重要。用叶不良,对家蚕的健康影响最大,容易诱发蚕病。因此,采桑叶时,不采虫口叶、黄化叶,泥叶要清洗干净后再喂蚕。全天采叶安排最好把握在早晨露水未干前采70%,傍晚时采30%,做到快采、快运,防止桑叶发热蒸腾导致桑叶含水量减少,雨天采回的带水桑叶,要轻抖、松散摊放于通风处凉干,保持桑叶新鲜。
2.3.3 合理调节给桑量,多次适量喂叶 小蚕生长发育快,每次给桑前要做好扩座、匀座工作,喂叶要均匀,喂叶量要准确。少食期家蚕喂叶以喂8分饱为宜,以在下次给桑喂蚕前吃光为度;中食期家蚕喂叶以喂9分饱为宜,在下次给桑喂蚕前蚕座上留有少量残叶;盛食期家蚕喂叶以使家蚕充分饱食为宜,即使蚕座仍有残叶时也要给桑喂蚕;减食期家蚕用桑量减少,喂叶以稍有残桑为宜。做到小蚕吃好,大蚕吃饱,稀放饱食就眠,适时饷食。晚秋蚕期遇天气干燥时,要增加给桑次数,适当减少每次给桑量,大蚕期喂蚕以1昼夜给桑5~6次为宜,勤喂桑叶有利于桑叶新鲜。补给桑重点在盛食期和减食期,以确保饱食就眠。
2.3.4 做好除沙工作,保持蚕座清洁干燥 除沙用的吸湿材料,要经过充分干燥后再使用。1龄给桑量少,可不除沙或只在眠前除1次,2龄起、眠各除1次,3龄起、中、眠各除1次,大蚕期尽量每天除沙1次,遇阴雨天气,最好每天除沙2次。做到勤除沙、勤通风换气,保持蚕座清洁干燥,防止病菌繁殖传染。
2.3.5 加强眠、起处理,保证家蚕发育整齐 眠起处理技术性较强,处理不当,会影响蚕体健康和发育整齐度。要做到眠前吃饱、眠中管好、适时饷食。(1)眠前处理。家蚕盛食期后,食桑量减少,但仍然要使家蚕饱食,以积蓄足够的营养,满足家蚕眠中体力消耗的需要。若家蚕就眠不齐,应分批提青,提出的青头蚕放在温度较高处饲养,促使家蚕发育齐一,要及时淘汰个别发育不良的弱小蚕,防止因发生蚕病而造成交叉传染。(2)眠中管好。家蚕入眠后揭去覆盖蚕座的薄膜,温度宜降1℃,眠前在蚕座上撒石灰粉,蚕座要干,保持相对湿度80%为宜,见有起蚕时适当增加湿度,以保持相对湿度85%为好,如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撒水增湿,防止过干而发生半蜕皮蚕。家蚕眠中要防止振动和风吹,蚕室光线微暗,防止起蚕背光密集、蚕座不匀,影响家蚕发育整齐度。(3)适时饷食。饷食时间主要是根据家蚕头部色泽和起蚕的举动来决定。当蜕皮后家蚕头部成淡褐色,头部昂举,是饷食适期。一般春蚕见95%左右、夏秋蚕见80%左右的起蚕,头部呈淡褐色时即可饷食。1~3龄蚕撒小蚕防僵粉,4、5龄大蚕撒大蚕防僵粉,饷食时先撒防僵粉,10 min后再撒焦糠等干燥材料,加网后给叶喂蚕。台州市蚕农对发育齐一的大眠蚕,一般是见有半数以上起蚕,再经过8 h左右,即开始饷食。饷食的桑叶,要新鲜偏嫩一点,用叶量不宜太多。
2.4 推广选用优良蔟具 抓好上蔟和蔟中管理关
上蔟是晚秋蚕饲养的最后一道环节,掌握适熟蚕上蔟,是获取蚕茧茧质优、盒种产茧量高的关键。未熟蚕上蔟,因蚕粪、尿没排尽,增加蔟中湿度,导致黄斑茧增多。过熟蚕上蔟,则导致双宫茧、畸形茧增多。一般家蚕大眠后,经过7~10 d的食桑,蚕体开始缩小,胸部呈半透明,身体发软,食欲减退,蚕粪色绿而软,头胸部向上左右摆动,此时的家蚕就是上蔟适熟蚕。
2.4.1 上蔟准备 上蔟前,要选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均匀的房屋做蔟室,这是提高蚕茧洁净的关键。蔟室蔟具要事先进行彻底消毒。小蚕室不能用来做蔟室,以免留下大量的病原菌,影响下一蚕期小蚕的饲养。
2.4.2 方格蔟上蔟及方法 目前台州市的方格蔟上蔟普及率在90%以上,方格蔟的优点是蔟中通风干燥,产茧量高,蚕茧质量优,次、下茧极少,蚕茧价格比其它蔟具上蔟的蚕茧高10%以上。方格蔟上蔟主要采用2种方法:一是方格蔟自动上蔟,大批家蚕见熟时,将绑好竹片的方格蔟,平放在蚕座上,待熟蚕自动爬到方格蔟中,家蚕基本入孔后将方格蔟挂起。二是网提适熟蚕人工上蔟,在蚕座上加盖塑料薄膜网,人工提网将熟蚕捉放到方格蔟上,待家蚕基本入孔后将方格蔟挂起。
2.5 蔟中保护
上蔟后到吐丝结茧在3~4 d内完成,上蔟环境和蔟中处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上蔟当天蔟室应避免光线射入蔟孔,使蔟孔内亮度暗于孔外亮度,促使家蚕尽快入孔。二是蔟中适宜温度为22~25℃、适宜相对湿度为60%~70%。三是保持蔟室干燥、蔟具干燥、蔟中环境干燥。四是熟蚕上蔟24 h后,待形成薄层茧后,及时拾去未结茧的青头蚕,放在空蔟上做茧,以防止蚕粪尿污染其它蚕茧。及时开门窗通风换气,排出湿气及有害气体。晚秋蚕上蔟后7~8 d即可采茧。
2.6 取得的成效
据我们调查统计:2014年以前,台州市全市没有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晚秋蚕期平均盒种产茧量40.0 kg、盒种蚕茧产值1 250元左右、全茧量1.80 g、茧层量0.36 g、茧层率19%、解舒率72%~81%、解舒丝长1 000 m、清洁93分、洁净93分。2015年,全市采取以上综合技术措施以后,晚秋蚕期的蚕茧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盒种产茧量达45.6 kg、盒种蚕茧产值1 578元、全茧量2.10 g、茧层量0.42 g、茧层率20%、解舒率89%、解舒丝长1 150 m、清洁97分、洁净94.5分。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后与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前相比,晚秋蚕期平均盒种产茧量提高了14%、平均盒种蚕茧产值提高了26%、全茧量提高了16.7%、茧层量提高了5.3%、茧层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解舒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以上、解舒丝长增加了15%、清洁提高了4分、洁净提高了1.5分,效果明显。
2015年后,台州市在晚秋蚕期生产上,采取了综合技术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近年来蚕茧价格持续走低,而养蚕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养蚕收入日益减少,全市蚕桑产业持续萎缩,如何稳定蚕桑产业,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扶持规模化、专业化养蚕,推行省力化养蚕技术,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养蚕成本,提高养蚕效益。二是发展果桑产业,稳定桑园面积。三是适度开发桑叶茶生产,提升产业产出。四是设定蚕茧收购的最低保护价,降低养蚕风险。
[1]佚名.台州市[EB/OL].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 2892675-3052650.html.
[2]浙江省黄岩县志办公室.台州地区黄岩县县志[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3]浙江省台州地区农业局.台州地区种植业区划(蚕桑)[M].台州:浙江省台州地区农业局出版社,1986.
[4]谷尚辉.蚕农“滥用”农药致蚕大量死亡[EB/OL].浙江在线,(2011-10-24).http://www.zjol.com.cn/epmap/system/2011/ 10/24/017938060.shtml.
[S88-9]
C
1007-0982(2016)04-0084-04
10.16839/j.cnki.zgcy.2016.04.019
2016-06-13;接受日期:2016-10-14
第1作者信息:陈亚平(1959—),男,浙江临海,中专,农艺师。Tel:0576-88595085,E-mail:6276480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