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1-29 02:04:00胡永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期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关节镜

胡永武

(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辽宁 本溪 117104)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胡永武

(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辽宁 本溪 117104)

【摘要】目的 比较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与关节镜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其分成固定组和微创组,对微创组患者实施关节镜微创方法进行治疗,对固定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关节评分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HISS膝关节评分、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术中出血量情况均好于固定组患者,P<0.05,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 关节镜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内固定;疗效

胫骨平台骨折是十分常见的关节内创伤疾病,该疾病具有治疗难度大、致残率高、预后不确定等特点[1],胫骨平台骨折已经成为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一个骨科难题[2]。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明确患者软组织损伤情况和患者骨折类型[3],结合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关节评分及平均住院天数。现做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7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为22~73岁。患者致伤原因为:36例患者交通事故致伤,25例患者摔伤,12例患者马背、高处坠落致伤,3例患者重物压伤。根据患者膝关节CT、MRI扫描以及正侧位X线明确患者的骨折类型,Schatzker分型为:18例患者为Ⅰ型骨折,劈裂型;20例患者为Ⅱ型骨折,塌陷型;12例患者为Ⅲ型骨折,劈裂加塌陷型;14例患者为Ⅳ型骨折,涉及胫骨嵴平台型;12例患者Ⅴ型骨折,内外侧平台双骨折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固定组和微创组,两组患者手术均在患者伤后3~8 d内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在内,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比性很强。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前准备:在术前,为患者实施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免疫四项、促凝血功能、血常规及生命体征等,术前1~2 d为患者行常规MRI检查、三维CT重建、拍X片等,对患者软组织情况进行明确和充分重视,根据患者软组织损伤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手术方法、手术时机、植骨情况及内固定器械。

1.2.2 固定组手术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选择内侧切口治疗内髁骨折,选择外侧切口治疗外侧劈裂塌陷骨折,选择正中“S”形切口治疗双髁骨折,沿髌骨缘将关节囊切开,实施探查,将关节内碎骨屑及血肿清除,对关节面实施重建,复位、内固定及植骨,后期术后治疗与微创组相同。

1.2.3 微创组手术方法:运用全身麻醉或者持续硬膜外麻醉,对患者患肢结扎止血带,常规实施铺巾和消毒。运用膝关节镜设备进行微创治疗,膝前内侧、外侧标准入路,按照关节镜一般操作步骤,将关节镜镜头进入到关节境内,运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通过关节镜观察骨折碎片大小及骨折面压缩程度,清除关节内积血以及可能产生骨折碎屑,同时,明确患者是否有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患者均实施手术缝合等Ⅰ期修复措施。骨折复位固定包括:Ⅰ型骨折患者:通过关节镜对患者骨折面情况下复位移位、堆挤骨折块进行检测,患者骨折块不稳定,用克氏针将骨折块临时固定,而后在关节镜下运用松质骨螺钉将其固定在解剖位置上。Ⅱ~Ⅳ期骨折患者:先手法触及骨折线,并且在骨折线下方实施微创切开,通过关节镜实施骨折块复位,见大体位置已经回复以后,在骨折线下方将后骨皮质开窗微创切开,运用顶棒进行顶冲,直至塌陷关节面得到纠正,而后打压植骨,运用外侧支持钢板进行内固定。V型骨折患者:通过关节镜将一侧骨块实施复位,运用克氏针临时固定以后,对侧骨块进行复位,实施内外侧支持钢板内固定或松质骨螺钉固定。手术以后,运用支具进行外固定。术后实施X线检查,并且根据检查结果明确患者负重时间。

1.3 疗效评价:对患者实施膝关节评分,参考HSS评分标准,>85分判定为优;70~85分判定为良;60~69分判定为中;≤59分判定为差。对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技术资料运用卡方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微创组患者手术治疗以后,HSS膝关节评分为(89.8±7.3)分,固定组患者为(77.3±5.5)分。微创组患者膝关节评分高于固定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手术参数比较:微创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为(5.5±3.1)cm,术中出血(120.1±40.8)mL,住院天数(7.2±3.7)d;固定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为(14.2±1.8)cm,术中出血(260.4±70.8)mL,住院天数(11.2±3.6)d。微创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情况均优于固定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属四肢关节内骨折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胫骨平台骨折不仅会造成患者关节面软骨损伤,损坏关节面,还会引发创伤性关节炎[4],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和关节疼痛[5]。近些年来,关节镜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临床治疗中[6],如果在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关节镜技术,则可以在关节镜直视下对骨折实施解剖和复位,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较,关节镜技术会更加方便和准确[7]。

本研究通过将关节镜微创技术与传统治疗技术相比较发现,微创组患者的HISS膝关节评分、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术中出血量情况均好于固定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综上,关节镜下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活动度,并且关节镜下微创技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因此,可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运用关节镜下微创技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钟林斌.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5):43-44.

[2] 刘剑.前后路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6):97-98.

[3] 付振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10-12.

[4] 田耕.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3):95-97.

[5] 张会勇,苏利国,冯文博,等.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6):41-42.

[6] 凌爱军.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9):190-191.

[7] 占志勇,王毅.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5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8):51.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1-0175-02

猜你喜欢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关节镜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可膨胀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2016年29期)2016-11-30 05:18:36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四子散热熨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及MRI与CT诊断价值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9:29:37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17期)2016-10-12 01: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