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6-01-29 02:04: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期
关键词:序贯疗法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

李 超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妇产院区,辽宁 盘锦 124000)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李 超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妇产院区,辽宁 盘锦 124000)

【摘要】目的 分析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之间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5例。甲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乙组给予红霉素序贯疗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观察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且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甲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 对比红霉素序贯疗法,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好,能够显著改善病情、促进患儿健康,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儿童患者

肺炎支原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属于没有细胞壁的微生物,是造成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1]。据临床资料统计,由于肺炎支原体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3~7岁的小儿感染率达到44.1%[2]。由于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使用头孢类药物及青霉素药物进行治疗不敏感,使用之后的效果较差。当前临床中多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干预,能够抑制肺炎支原体丹巴的结合,减少支原体造成的组织损伤及炎性反应。本文就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5例。甲组中有男患儿27例、女患儿18例;年龄最小的为2岁、最大的为12岁,平均年龄为(6.32±2.07)岁;病程最短为2 d、最长为15 d,平均为(5.3±2.0)d。乙组中男患儿29例、女患儿16例;年龄最小的为3岁、最大的为13岁,平均年龄为(7.04±2.28)岁;病程最短为1 d、最长为16 d,平均为(5.7±2.5)天。对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进行分析,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甲组和乙组患儿采取相同的止咳、退热、祛痰等治疗措施,改善患儿的治疗环境,确保病室的洁净与通风。甲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给予10 mg/kg的阿奇霉素治疗,连续服用3 d后停药4 d,再次服用3 d。乙组患儿入院之后给予20~30 mg/kg的乳酸红霉素进行静脉滴注,以7 d作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成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1.3 疗效评判标准。显效:患儿用药3 d之后咳嗽、发热、咳痰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恢复正常;有效:用药5~7 d后临床症状改善,体温恢复正常;无效:用药7 d之后临床体征和症状唯有明显改善,包括病情加重的患儿[3]。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19.0软件实施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使用百分比以及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卡方值/t值检验。当P<0.05的情况下提示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A组45例患儿通过治疗评价为显效的有25例、评价为有效的有17例,评价为无效的有3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B组45例中治疗结果为显效的有18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对比两组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A组患儿的平均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为(3.21±0.56)d、平均咳嗽消失时间为(2.85±0.43)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41±1.07)d;B组患儿的平均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为(4.92±0.48)d、平均咳嗽消失时间为(4.76±0.5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7.82±1.54)d。对比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指标的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A组患儿中共出现6例不良反应现象,其中2例局部疼痛、1例皮疹和3例胃肠道反应,未出现肝功能异常和ALT上升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B组中出现15例不良反应,其中3例局部疼痛、4例皮疹、4例胃肠道反应、3例ALT上升以及2例肝功能异常,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对比两组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支原体肺炎是由于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秋冬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发病年龄集中在幼儿与青少年群体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病的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具有起病缓慢、病程迁移、反复等特点,且可能造成多系统损害。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DNA与RNA,由于没有细胞壁,临床上应用广泛应用的阻碍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对其无效,因此选择使用阻碍病原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4]。

红霉素属于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用药后短时间内能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从而迅速缓解症状、改善临床体征。但是红霉素的应用具有以下限制:首先,红霉素必须通过静脉给药,其对于胃酸的耐受能力差,口服给药破坏的可能性很大;其次是不良反应较多,应用红霉素浓度超过0.1%会对机体血管壁造成刺激,引发局部疼痛或静脉炎;第三,单独应用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时间需持续21天以上,但是大多数患儿难以达到这样的疗程,复发的可能性更高。

阿奇霉素属于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耐酸能力强、吸收好以及血浆半衰期较长的特点,与红霉素等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同的是,阿奇霉素应用后在细胞内的浓度明显要高于在血清和组织中的浓度。同时,阿奇霉素在人体中的代谢没有P450参与,所以不会产生肝脏毒性。研究资料提示,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后10天,白细胞与吞噬细胞中仍然能够检测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很大程度上改善治疗效果[5]。因此,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也成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方案。在本组研究中,甲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最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红霉素序贯疗法的乙组患儿,同时发热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乙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皮疹、局部疼痛、血清谷氨酸转氨酶上升等不良反应的比例也最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玉军,潘周华.阿奇霉素与红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2045-2047.

[2] 高瑞宁,徐秀红,郭宇红等.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J].儿科药学杂志,2009,15(2):18-19.

[3] 李孔珍,李孔英.阿奇霉素序贯疗治疗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实效性探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7):857-858.

[4] 赖银珍.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1):153-154.

[5] 许全珍.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120-122.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1-0116-02

猜你喜欢
序贯疗法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
中成药序贯疗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上海医药(2016年24期)2016-12-29 00:00:00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后大叶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及疗程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不同的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