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宁,沈淑涛,曲 珍
西藏大学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以能力培养为向导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许宁,沈淑涛,曲珍
西藏大学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现各高校都推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必修要求。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学习中的一大关键。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推进与改革,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与专业相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提供多元化的教材体系以及教育方案,并且在建设多元化教学资源平台基础上将能力培养渗透整个专业学科课程教育中,以全面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质量。
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本文得到2015年西藏大学教学质量提升项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资助。
对于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他们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主要的途径和来源。计算机能力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计算机能力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操作使用能力,它是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第二层次是综合应用和设计能力,它是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专业能力;第三层次是创新能力,它是前两个能力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大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应该由主要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向主要以能力培养为目的进行转变,使当代大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来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的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来解决问题。基于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是:以计算机知识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1.将课程体系逐步转变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对于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运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不断相辅融合,要求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不能只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向能力以及运用方面拓展,这就要求各高校的计算机课程做到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四年不断线,并且根据各个专业学生专业特点以及专业需要合理的规划课程体系,做到“实用第一,能力为主”。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导论课程。可以从教学方法、学习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基于此我们对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做了系统的规划:
首先,基于导学的新教学方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采用“课程预习导学+老师传授辅导+独立操作学习+课程考察”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导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对每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着重介绍立体化教材、网络学习平台、测试系统等学习资源和平台的使用方法,通过导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终将进行两个自然班级与两个改进班级的对照试验,在学期末将进行统一的考核和评估,并且开启学生自主评测系统,参考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比两个传统教学方式与改进后教学方式的优缺点,以进行进一步的改良。
其次,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包括:基于多元化课堂教学的学习模式、基于教师导学的学习模式、基于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学习模式3种。由于学生专业课程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他们对于学习模式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而改进后的教学方案可设置三种不同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以及要求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可以更快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没有兴趣或者由于方法不合适而导致的教学难题。
最后,采用教考分离的无纸化考试的方式进行期末测评。无纸化考试是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进行考试,并及时生成考试成绩,集考试报名、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考试管理模式。课程总评成绩直接采用“无纸化考试”的成绩。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用教考分离的考核系统可以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更为显著的提高。
3.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与其他一些文科的专业课程不同,实验教学在计算机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上机练习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问题中,这也是学生提高计算机水平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对应3个层次的计算机能力,实验教学体系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包括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技能层,该层次是通过教师传授,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以后的上级操作和试验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层次是综合应用和设计能力层,该层次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设计能力,相对于第一层次,它增添了一些需要学生自主创造的部分;第三层次是创新能力层,它是以课外科技活动、学生第二课堂、计算机类科技竞赛等为代表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三个层次的课程学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自主创造能力可得到明显的提高。
4.多元化信息资源与学习平台的建设
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将在网络上建立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与学习平台。该平台将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自主学习方面有很大帮助。多元化信息资源与学习平台集成了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系统和在线测试系统;信息资源与学习平台包括教学资源的上传、点播与下载,作业发布,网上答疑与讨论,在线测试等模块。该系统可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以及信息系统的便利性,也可以使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计算机能力培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