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雅芳
摘 要:从设计学案,奠定有效性合作基础;重视分工,优化有效性合作策略;点拨方法,开拓有效性合作途径;灵活调控,提高有效性合作效率等方面,研究小组合作模式下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87-01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意识,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大有裨益。
一、设计学案,奠定有效性合作基础
所谓“学案”,即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为了启发学生智慧,明确学习方向,小组合作模式目标性要求较高。教师精心设计学案,可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教师这样设计学案:(1)动一动手。请同学们准备三张大小相同的纸。1)取一张纸对折一次,在对折后的一份上填涂最喜欢的颜色,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取第二张纸对折两次,把其中两份填涂最喜欢的颜色,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3)取出第三张纸对折三次,把其中4份填涂最喜欢的颜色,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动一动脑。1)通过动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2)在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什么?(3)动一动笔。请把分数2/3和分数10/24变成分母为12,而分数值大小不变的分数。教师设计的这个学案,精心构建问题链,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探索方法有序地呈现给学生,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拾级而上,为实现高效率的合作奠定基础。
二、重视分工,优化有效性合作策略
合作学习虽然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交流的窗,但是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开放式学习方式中易造成学生混乱散漫的现象发生。因此,合理配置小组,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优势互补,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每个小组设置固定或者轮流组长,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从而促进整个小组共同进步。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归纳平均数的方法后,进行题目的训练。某公园“五·一”劳动节三天的售票情况如下:5月1日:1288张;5月2日:1135张;5月3日:1265张。请计算这三天每天平均售票量为多少?如果你是公园的管理员,为了吸引游客会想出哪些好办法?接下来,整个课堂出现了十分活跃的景象,小组中有的同学提出计算方法,有的同学拿笔进行计算,还有的同学讨论如何提高公园的游客量,小组中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在这一刻,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教条的知识传授,而是具有灵性的数学探索的空间。
三、点拨方法,开拓有效性合作途径
通常情况下,小组合作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多向交流,在同学、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尤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供多角度解题思路,教师适当点拨方法更为有效。例如,在人教版“路程比较”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出这样的问题:小明同学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走180米后经过商场,再走340米;另一条是走160米后经过宜家超市,再走350米。请问小明上学走哪一条路会近一些?同学们一番探讨之后,小组A展示结果:因为180+340=520米,160+350=510 米,510<520,所以,小明走宜家超市这条路近一些。同学们做题速度相差无几,其他几个组几乎都为A组捷足先登而羡慕。D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只见一个男生站起来阐述小组观点:180米比160米少20米,而350米比340米多10米,可见走宜家超市这条路明显近10米,根本不用计算就能说出答案。此言一出,其他同学不由得投来了敬佩的目光。教师急忙给予鼓励,同时明确方法。做数学题目的时候要多角度考虑问题,只要敢想,就可能会有新的突破。
四、灵活调控,提高有效性合作效率
小组合作中,教师的调控和干预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的效率。教师必须深入小组之中,准确把握学习动态,合理做出调控,避免小组合作偏离主题,有效地将学生引入更加深入的学习之中。例如,人教版六年级“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请同学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下列形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题目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很多学生说得既准又快。就在教师准备进入圆形物体的学习时,发现有两组学生对“墨水盒”的形状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组认为是长方体,另一组说是正方体。此时,教师临时调整教案,请同学互相讨论“墨水盒”的形状到底是哪种图形。学生经过讨论,最终发现它的正面是正方形,而侧面是长方形,最后确定是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以上图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见,教师的适当干预与调控,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路,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模式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丝毫没有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全程参与,利用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蒋欣宏.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式学习的策略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2]郑翰辉.有效组织小组合作,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2).
[3]陈涛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对策[J].小学数学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