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慢”的艺术

2016-01-28 10:00:41周波涛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讲题表格中考

周波涛

刚刚参加了协作区开展的“中考复习课暨习题课教学研讨”活动,我演讲了《中考应用题专题》一课。教学过程中我激情飞扬,把平时的直爽、速度的“急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这种“急”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流露出豁然开朗的神情,只是默默地看着我“飞扬”。课后反思教学过程,发现每一步都在考虑跟预设的时间同步,上一个问题学生还没回过神,又进到下一个问题,没给学生思考、感受、体会的空间。是在为上课而上课,根本没意识到教学其实是一个“慢”的艺术。

一、为了“突破”某一类问题时要慢下来

“2013年的图书阅读量比上一年增加了5%。”这句话里学生已经找到了三个量,表示出其中一个相等关系,我便草草收场,转入到下一个问题。要是在这个时候“慢”下来,把这句话中三个量之间所有的相等关系:2013年的图书阅读量比2012年增加的阅读量=2012阅读量×5%;2013年图书阅读量=2012年的阅读量+增加的量,也可以表示成2013的阅读量=2012的阅读量(1+5%);5%=(2013年的阅读量-2012年的阅读量)÷2012年的阅读量,都让学生找出来,一定可以让学生迅速的反映出在增长问题中存在的所有等量关系,这也是这节课我想要达到的目的,并不需要用大量的语句去体现那些关系,相反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提高效率。

二、知识点需要“点破”时要慢下来

“增加了5%”和“增加了m本”学生能够正确地表示出来跟原来量的关系,我并没多做分析,只是让学生注意它们的区别就放下了,要是这个时候“慢”下来,让学生发现并分析出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相对增加的百分数,一个是相对增加的具体量,在表示的过程中一个与原来的量相乘,一个相加,一个不带单位,一个一定要带单位,相信达到的效果远远超过一带而过,这个时间的节省让学生在知识点突破时戛然而止,确实不能不算是一处败笔。

三、新方法的“升华”要慢下来

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表格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其目的是要达到学生基本可以根据题意自己建立表格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边分析题目边设计好表格,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把建立起来的表格中涉及的相关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填进表格,借助表格学生轻松找到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出来,然后让学生感受一下表格的优势,就接着要求学生按照这种方法分析下一个问题,要是这时候“慢”下来,让学生观察,体会表格的构成,明白表头我们一般在横向描述问题中涉及的量,在纵列列上年份或者研究量的其他方面,那么学生一定可以深入认识表格分析法,以帮助分析下一个问题。

四、中考复习要培养学生有逐步得分的意识,这个要慢慢渗透

本节课就是专门为中考复习打造的,目前我们复习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学生在中考中得分,那么学生对中考中每个题的得分情况并不清楚,那我们在中考题的评讲过程中就不能仅仅就题讲题,还要分析每个问题的得分点,让学生明白怎样去挣分,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慢慢渗透,但我只就题讲题,并没分析每一问的得分情况。

整节课我倒是紧赶慢赶地把预设的内容赶完了,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他们只是被动地听着,机械地做着,而这节课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新的收获还值得我去思考,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但前提是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不要怕给他们的时间多了,我们自己的节奏会慢下来。只要学生能在这种慢节奏中有新的生成,慢一点又何妨?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讲题表格中考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撰写解题小反思 促进师生共成长——从数学复习课“讲题活动”谈起
统计表格的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讲题”能力的培育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