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艺术浅析

2016-01-28 13:55:04黄国珠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态中学语文语言

黄国珠

自古以来,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教育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其实是一门艺术。只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艺术性地把握,深入研究教学的内涵,才能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那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怎样做才能成为教学的艺术家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参与热情的前提条件。语文课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开始时,一个好的导入往往会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整节课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开场白。我们可以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形象的比喻、一段节奏轻快的乐曲或者一个生动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不知不觉地进入语文世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自然就会好。

二、准确把握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只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者和新思想的开拓者,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艺术性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学生心里塑造出一个完美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所教的中学生都是青少年阶段,他们对亲人朋友的关爱特别敏感,所以,教师要用亲切關怀的语言启发诱导学生学习语文,使他们更乐意接受。二是教师的语言要体现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个性化的语言会让学生对某些重点内容印象深刻,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巧妙运用教态语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的教态要自然大方得体,有助于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态包括手势、表情、目光、精神、动作、走动等方面,这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特殊的语言形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只靠语言来开展教学容易让学生失去新鲜感,还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活动也很难靠语言来清晰地表达。所以,教师可以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表达一些更为细腻的心理活动。

总之,在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潜心研究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运用艺术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投身到语文学习当中,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教态中学语文语言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未来英才(2016年20期)2017-01-03 10:10:17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甘肃教育(2015年24期)2016-01-05 18:58:51
体育教师教态对学生情绪的影响
甘肃教育(2015年17期)2015-10-17 13:27:47
如何美化语文课堂教学
甘肃教育(2015年14期)2015-08-27 20: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