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的国际志愿服务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2016-01-28 11:41杨蕾马立民王丽君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大学生

杨蕾 马立民 王丽君

摘 要:在全球高度一体化的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育人工作的国际化进程是大势所趋。以建立基于选拔、培训、实施、评估的运行联动机制,基于团队、项目、课堂、基地的培养联动机制,基于制度、人员、物资、认证的保障联动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国际志愿服务实践教育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国际化进程,顺应了育人工作的国际化趋势。

关键词:国际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大学生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和中国的日益开放,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格局逐步形成。在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已迫在眉睫。国际志愿服务既是帮助大学生走出国门、深入实践、提高素质的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迫切需要和广受欢迎的国际交流项目,对于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推进育人工作的国际化进程是大势所趋、任重而道远。

现代国际志愿服务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通过借助来自不同的国家、宗教和文化背景的青年人的集体力量,帮助受创后的欧洲地区恢复重建。后来,国际志愿服务项目逐渐从欧洲传播到世界各地,并逐渐将工作目标转换为帮助青年人冲破文化、社会和民族的差异,增强责任感,增进互相了解和学习,进而从长远角度促进世界和平[1]。在国际志愿服务中,服务类别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建筑翻修、文化交流、古迹维护等,项目持续时间为2周~3周,每个项目吸纳10名~20名各国志愿者参与其中,所有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同吃、同住、同劳动。国际志愿服务采取资深志愿者负责制,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当地政府或志愿者组织机构协调负责所有志愿者的食宿费用,志愿者只需承担往返路费。

开展国际志愿服务的必要性

1.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国际视野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的沟通和交流空前活跃,地球村模式已经形成。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大学生“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2]。国际志愿服务让大学生能够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青年一起工作、生活、交流各国文化,有利于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全球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爱国的精神、热爱和平的情怀、宽容的态度和理性的方式,进而加强大学生在观念和行动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统一。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国际志愿服务是高校“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3]的有效载体,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国际志愿服务由举办地政府或志愿服务机构资助开展,解决了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参与国际交流的需求与高校提供的国际交流实践项目资源有限、价格昂贵之间的矛盾。通过组织各国青年共同体验国外生活、从事志愿服务,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培养英语交流、实践动手、国际交往、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有效促进了高素质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高校在开展国际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不断深化与发达国家政府和国际志愿服务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进而从提升认同、健全制度、强化资源、抓住载体、创出品牌等多方面出发,不断推动学校管理机制改革创新,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推进国际化进程。

构建三位一体的国际志愿服务实践教育模式

1.建立基于选拔、培训、实施、评估的运行联动机制

国际志愿者采取公开招募、自愿报名、两级选拔、集中培训、分批派遣、总结反馈的运行办法。学校每年上半年发布国际志愿服务项目和国际志愿者招募通知,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自愿报名后,参加院级初试,通过后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笔试、面试、心理测试、英语口试等一系列的选拔测试,择优录取。志愿者在录用后需要接受学校统一组织的集中培训,完成全部学习后于每年暑期分期、分批到不同国家参与国际志愿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由当地国际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和学校志愿者组织对志愿者进行共同管理。服务期满后,由当地国际志愿服务组织机构为志愿者出具志愿服务证明。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学校通过收集汇总成果材料、召开成果报告会、举办项目评估会、开展志愿者经验交流会和志愿服务组织机构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评估和反馈。

2.建立基于团队、项目、课堂、基地的培养联动机制

学校实行“学校统筹规划、专家指导培训、团队辅助协调、学生自主管理”的培养机制,逐步建立了以“基本志愿服务—专业志愿服务—国际志愿服务”为主线的三段进阶式国际志愿者培养体系。学校组建专门团队协调负责国际志愿者的培养,通过组织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实践锻炼等形式增强志愿者的知识与技能。学校阳光志愿服务团于2013年成为欧洲国际志愿者联盟成员,通过国际志愿者联盟大会发布和申请国际志愿服务项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严格筛选后与相应国际志愿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力求为志愿者提供优质的国际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学校开设“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通识教育选修课,通过多个单元的系统教学,对志愿者进行理论培训。依托学校近百个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加强志愿者的实践锻炼。

3.建立基于制度、人员、物资、认证的保障联动机制

为了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学校先后制定了《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者时长认证办法》《国际志愿服务营地管理办法》《国际志愿服务营地志愿者服务协议》等多个文件,保证国际志愿服务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校为每名志愿者配备固定联络人,建立了国际志愿者网络化管理机制和联络机制,保障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的安全,并联系各国际志愿服务机构为每名志愿者妥善安排服务期间的工作与食宿安排和相关保险。志愿服务结束后,学校依据《志愿者时长认证办法》通过网络平台对志愿者进行服务考评与认证,并将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效果等统一录入到数据库中,形成国际志愿服务网络档案。

构建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志愿服务实践教育平台

1.建立国际志愿服务海外营地,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海外实践渠道

截至2015年9月,学校已经在德国、美国、法国、芬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爱沙尼亚、希腊、奥地利、捷克、韩国、冰岛、中国台湾等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志愿服务营地,每年暑期选派学生走出国门参与2周~3周的国际志愿服务。志愿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爱好自由选择志愿服务国家、项目类型和服务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主体性。参与项目的各国志愿者需要在志愿服务期间按照要求相互合作,每天工作6小时~8小时,开展环境保护、建筑翻修、农场服务、教育支持、庆典筹办、古迹挖掘等志愿服务,其余时间进行各国文化展示交流和当地民俗体验活动。截至2015年9月,学校已累计选派493名大学生远赴1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55,217小时。

2.创建国际志愿服务中国营地,吸引外国青年到北京参与国际志愿服务

2013年,学校创建了国际志愿服务中国营地,每年暑期招募10名~12名外国青年来到学校,利用两周时间与学校5名~6名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在学校周边中小学、社区青年汇、敬老院、街道等参与支教服务、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中国传统民俗体验、各国历史文化交流、古迹参观游览等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本项目,积极向外国青年宣传了中国和北京的历史文化,展示了中国建设发展的成果,宣传了学校,帮助外国青年认识中国、了解北京,扩大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同时,本项目也为学校大学生提供了与外国青年深度交流的机会。截至2015年9月,本项目已累计招募来自法国、捷克、意大利、加拿大、中国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5名青年志愿者到北京参与国际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3,920小时。

3.举办多层次的成果展示与交流反馈活动,促进项目质量的持续提升

学校每年通过在校内举办多次国际志愿服务项目宣讲会、举办各级成果报告会、张贴海报、编制和发放成果汇集等多种形式对国际志愿服务进行宣传推广,活动期间组织参与项目的国际志愿者通过微博、微信等各类新媒体及时发布国际志愿服务动态,通过《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校内外知名媒体和海外媒体对国际志愿服务进行专题报道,不断扩大国际志愿服务工作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同时,学校定期与海外国际志愿服务机构进行互访,不断深化与国际志愿服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每年举办国际志愿服务项目评估会和国际志愿者经验交流会,全面评价和反馈项目运行情况,促进项目的持续改进和项目质量的不断提高。

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1.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国际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并通过反思和内化逐步形成个人的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进而积淀和升华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自国际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以来,学校的咨询和报名人数逐年增多,累计报名人数已超过4,000人,体现了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国际交流主动性不断增强。在国外独立参与志愿服务,培养了大学生的奉献精神,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也锻炼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调整心态,客观全面认识与评价自己。通过与国外青年的深度交流与共同工作,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世界公民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提高。

2.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国际志愿服务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符合当今的时代需求和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特别是作为地处首都的高校,更应当为北京建设“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培养和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通过对参与过国际志愿服务的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学生认为通过参与国际志愿服务,帮他们克服了语言、文化和民族的差异,开阔了国际视野、丰富了人生阅历;通过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培养了他们的组织策划、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通过与外国青年的沟通交流,提高了他们的英语交流、国际交往等能力;通过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热情,并增强了自己的文化素养。根据学校2011年-2014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数据表明,参加过国际志愿服务的学生,其就业率高达100%,历年升学率均超过了学校整体升学率的2倍。通过对2015年参加国际志愿服务的学生进行电话访谈调查,高达73.8%的学生毕业意向为继续深造。

3.有效提升学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学校持续加强志愿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深了对国际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促进了对国外志愿服务机构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的学习与借鉴,推动了自身管理机制改革创新,提高了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在开展国际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校建立了多项规章制度,健全了组织管理机构,规范了管理运行职能和流程,建立了志愿者激励保障机制,推动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学校建设了志愿服务网络认证平台,建立了志愿者数据库,并通过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和展示国际志愿服务成果,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同时,学校与德国、美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国际志愿服务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定期互访,学校阳光志愿服务团于2013年正式成为欧洲国际志愿者联盟成员,学校先后选派493名大学生走出国门参与实践,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教育是立国之本。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全球高度一体化的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育人工作的国际化进程是大势所趋、任重而道远。国际志愿服务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有效地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的科学化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曾雅丽.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2(3).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5-11-27.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55/201202/129911.html.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团委)

[责任编辑:张 雯  实习编辑:陈 栓]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