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商学院 谭冰兰
媒体监督对促进金融审计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中的作用
河南大学商学院 谭冰兰
摘 要:媒体监督已广泛应用于公司治理中,且其作用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然而,媒体监督在金融审计中的作用却鲜有学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背景下,研究金融审计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机理,对目前我国的金融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得出金融审计需要媒体监督的结论。同时文章还对媒体监督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对促进金融审计、维护金融稳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媒体监督 金融审计 金融稳定
目前,我国金融审计不仅自身存在问题,而且与金融监管部门之间还存在职责分配不明、重复监督的问题。随着我国金融的不断对外开放,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也给金融审计机构带来繁重的任务。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金融审计虽然在内容、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变,但是,与快速发展的金融业相比,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1审计目标滞后
审计目标一般包括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我国金融审计也不例外。但是,在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审计目标仅仅停留在对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等的审计上,将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因此,审计目标需要创新。
1.2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方面,金融审计明显存在审计不足
在对金融机构进行内审时,我国的金融审计存在明显的独立性差的问题。只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克服金融审计独立性差的弱点,金融审计部门就可以有效地执行其相关监督和管理的权力。否则,不仅会给审计部门带来风险,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从1995年巴林银行的破产倒闭到2008年法兴银行49亿欧元巨额亏损等事件,都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观点。如果想要有效地发挥金融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就必须强化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的审计。但从金融审计结果公告中,我们发现,我国的金融审计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审计非常欠缺。
1.3金融审计还未形成系统和科学的审计标准和程序
从目前来看,我国还未形成标准的审计程序。国外的审计理论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而我国的金融审计还停留在传统的账项审计上;国外的金融审计已经从系统导向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而我国的金融审计依旧是系统导向审计方面。我国的金融审计大部分是一对一审计,缺乏系统的和科学的审计标准程序。
2.1金融稳定的含义
目前,国际上如何对金融稳定进行定义仍无一致性。金融稳定,其实是指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不出现大的波动,宏观经济健康运行,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各种金融设施能够稳健发挥其有效的功能。若金融系统和金融体制表现出无序性或不稳定状态,则容易产生金融危机。
2.2金融审计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
(1)金融审计的法定职责——维护金融稳定。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处在一个关键期。在该关键期内,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发生,金融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威胁。金融审计作为监督者,承担着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责。作为监督者,金融审计可以获得真实的数据和确切的信息。通过对资料的分析,金融审计可以及时揭露并查处金融问题,规避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2)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是金融审计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重要内容。金融审计的公共受托责任包括受托财务责任、受托助理责任和受托社会责任。经过这三项受托责任的演变,金融审计便从传统的财政收支审计转变为管理审计。其中,管理审计更加体现了审计的公平和效率。金融审计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同时,已经将审计的重点从审计本身转变为公共受托责任“失效”危机。因此,维护金融稳定是金融审计公共受托责任的主要内容。
(3)金融审计发挥“免疫系统”的首要功能是维护国家金融稳定。金融审计需要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这一重要观点是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首次提出的比较系统的审计理论。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在审计领域里的诠释和运用。免疫系统源于医学上免疫学的概念,机体免疫系统是与运行、控制、管理等系统相对独立而又能发挥作用的系统,“免疫系统”的作用机理一般是发现病毒、风险预警、产生抗体、产生免疫功能,以此来及时应对各种潜在风险。
金融审计的“免疫系统”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时主要有监控维护、依法清除和完善修补三大功能。目前,金融机构表现出业务经营等多元化,经营模式也由单一经营转向混业经营。金融领悟的这种发展模式,给金融审计的分业监管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审计开始从单一的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逐渐转向对我国的“一行三会”进行监督。从而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媒体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信息中介机构,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渠道,是传播信息的介质。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的统治地位,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媒体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有选择性的传递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信息成本、引导舆论、影响当事人声誉、增大诉讼风险等。媒体不仅作为载体,披露公司信息,并向资本市场传递相关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有效监督公司的行为。媒体监督不仅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而且还对审计该上市公司的事务所产生影响。作为代理人,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差别,公众和市场很难监督金融审计是否有所作为或者作为的程度。继而便出现了“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由于媒体的广大信息平台效应,媒体对金融审计的监督,就使金融审计的信息变得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金融审计机构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过程中有效地展开审计工作。
还可以完善金融审计的一些激励机制,使得审计代理人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4.1声誉激励机制
媒体通过对公司的负面报道,不仅可以帮助审计师感知客户潜在的破产风险。而且,经过媒体的负面报道,被报道公司的相关利益群体会格外关注公司未来走势。在公众的关注下,于审计师而言,审计师考虑到自己的声誉,提出合理、合法的审计意见,努力维持好的声誉和社会形象,会避免参与审计合谋(审计意见购买)、偷懒等行为,从而提高审计质量。于上市公司而言,媒体会传播有关上市公司的各种消息,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会格外重视这些消息给公司声誉带来的影响。为了避免声誉的毁损,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会约束自身的行为。声誉机制便借助社会的力量,建立隐形的激励与惩罚机制,起到监督作用。
4.2信息传播机制
媒体的信息传播机制,主要是通过对信息的制造和包装,然后通过向外传播的途径,对公司的外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媒体的信息传播机制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长期以来,公司和各利益相关者存在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企业的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媒体拥有广大的信息传播平台,金融审计机构可以利用该平台获得大量信息并得到相关的线索,从而帮助相关企业尽快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这样,企业不仅降低了审计的审计成本,而且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公众的反应,进而更好地展开工作。
4.3后期持续跟踪机制
媒体通过政策宣传,对公众的意见和态度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媒体拥有的一项权力即对金融审计机构的监督。该项权力可以维护公共权利不受侵犯,维护国家的公共利益。
媒体通过监督审计机构,曝光被监督企业包括审计机构在内的组织中所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以此来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如果媒体监督的对象与国家金融稳定有关,则媒体应该拥有更大的监督空间来监督对象行为,持续适时跟踪、频频曝光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迫使他们促进合法审计结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陈艳娇,易仁萍.金融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现的路径研究——基于审计结果公告的实证分析[J].审计研究,2009(03).
[2] 周兰,耀友福.媒体监督、审计契约稳定性与审计质量[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07).
[3] 张建平.媒体监督、声誉机制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C].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中图分类号:F23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c)-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