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主持人 张永清
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守正与创新
特邀主持人 张永清
[主持人语]马克思主义绝非形而上学,而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并非我们剪裁各种事实的现成公式,而是我们研究具体问题的思想指南。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过程中,如果说“文本性细读”必须避免以“章句之学”的教条主义对待经典,那么,“总体性批判”则必须避免以一种“主观臆想”的机会主义态度审视社会。只有将问题的历史性与现实性、文本性和语境性等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才有可能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守正创新。本专题的四篇文章即围绕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中的坚守与创新展开讨论。
张永清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前史形态——试论马克思恩格斯1833—1844年的批评理论》一文认为,我们十分有必要重新“追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点”,即回到“前史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于1833年至1844年8月期间进行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活动,不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前史形态”,而且还是其他五种批评形态的基础。以往对马克思的相关研究主要存在着梅林式的“狭义化”与维塞尔式的“扩大化”两种倾向,对恩格斯的相关研究主要存在着卢卡奇等的“有意拔高”与德梅兹等的“无端贬损”两种倾向。我们必须结合历史与现实两种语境加强对“前史形态”的整体性研究。
胡亚敏的《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民族之维》一文重点指出,长期以来囿于认识与评价等因素,“民族”这一维度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所忽视。根据时代的发展,“民族”这一概念既不是指闭关自守,也不是指回到过去,更不是指集体对个人的压制等过往意涵,“民族”这里主要指“中华民族”。“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核心是文化,而文化认同才是民族赖以存在的根基,人民则是民族的真正主体。文章还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区别于其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特质就在于:其“民族之维”的提出旨在扭转在世界格局中被边缘化的现实境况,确认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进而在文学和民族精神的互塑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张进的《马克思主义批评视域中的文学事件论》一文提出的“事件论”是新世纪以来文学理论领域的“轴心概念”,它与“作品论”和“文本论”之间形成了一种“三元辩证法”。阿尔都塞等诸多与马克思主义思想谱系密切关联的“新”历史主义、“新”唯物主义和“新”物性论学说参与并塑造了文学“事件论”观念的形成过程。与作品论的作品和文本论的文本的本质性区别在于,事件论中的“事件”既不是某种孤立的物质或精神实体,也不是某一纯粹的语言符号形式,而是一个与语境相互构成的过程性存在。作为事件的文学不仅以不同方式“解释世界”,同时也成为实际历史事件的一部分,进而以特定的方式“改变着世界”。
傅其林的《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戏剧批评》一文阐释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戏剧批评既是一种人类学批评,同时也是一种历史性批评。如果说在20世纪60年代这两种批评的主题聚焦于对人的本质的相关探究,那么,新世纪以来则更注重对文本性和历史性、审美与戏剧形式的内在肌理的把握。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戏剧批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戏剧批评与以往戏剧批评侧重于悲剧理论不同,更加注重对非悲剧的戏剧的探讨,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剧场和戏剧文本关系的探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戏剧批评既切合戏剧样式的特性与当代性,又更新了传统戏剧理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戏剧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