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蓉(渠县图书馆635200)
走向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整体化平台
徐 蓉(渠县图书馆635200)
农村公共图书馆在在农村文化建设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村公共图书馆的概念已经为绝大多数人所熟知,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整体化平台的建设也在不断进行之中,整体化服务体系在农村公共图书馆中的建设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该研究的研究背景及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整体化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几点合理建议。
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整体化平台
综合文化站体制下的我国农村公共图书馆没能够实现完全专业化的图书馆服务,公共图书馆理念在实践当中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碎片化特征成为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当中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了限制。我国农村公共图书馆整体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于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在政府的主导之下,健全农村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定位,完善其协调机制和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相比于前几年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县城中必须建设好文化馆和公共图书馆这一目标已经列入我国文化发展规划之中,除此之外,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也被纳入其中,书刊阅览室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一部分,是农村图书馆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的功能模块,是图书借阅场所,但是不具有公共图书馆的典型功能,像文化传承、社区教育等公共图书馆最为典型的功能都分散在了乡镇中的其他功能模块当中,因此农村公共图书馆的专业化建设十分薄弱1。农村受到经济资源的限制,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无法得到保障,在许多乡镇当中,综合文化站的作用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成为了一个虚化的管理岗位,无法形成专业化的服务体系,综合文化站的文化教育和传播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图书馆的建设已经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因此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整体化平台的建设也就有了建设的战略方向。目前社区教育和相应的文化建设都遭遇很大阻碍,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多头管理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改变,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整体化平台的建设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1.农村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与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乡镇总和文化站与乡镇图书馆有着不同的建设主体,其管理主体也不相同,有着多种管理形态,比如分级进行管理和建设,总图书馆占据指导地位,还比如进行统一建设,由总图书馆负责管理等管理模式。在目的上都是为了促进社会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但是在管理模式上却有着冲突。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一般将书刊阅览室归到图书馆的类别当中,但是不同的乡镇对于文化站工作人员如何参与到图书馆工作之中有着不同的规定。有些文化站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对资源进行共享。但是有些文化站只是一个虚化的管理岗位,那些所谓的管理干部不直接参与到图书馆的工作当中。除此之外,乡镇综合文化站与乡镇分管的人员编制的归属和其隶属关系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2.可持续性较差
我国农村公共图书馆缺乏必要的资金,乡镇政府组织由于自身财政能力的限制或者由于对农村公共图书馆的不重视而无法对其建设资金进行协调和统筹,在我国的欠发达地区这种情况表现得更为明显2。如何筹集到足够的建设资金,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使其促进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各级政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缺乏专业化
从全国范围来看,地级市的总图书馆有着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能够对分馆进行专业指导,促进分馆的专业化能力的提高,县级馆的总图书馆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在对分馆进行专业化指导方面能力不足,这种情况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分馆由于自身的资金限制等原因使其专业化水平高低,如果过专业化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就会使得分馆长期处于萎缩状态,甚至会因无法维持而被迫关闭。
4.馆内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农村公共图书馆中的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且管理理念较为陈旧,认为管理工作主要是简单的整理和管理书籍等工作,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工作积极性也不高,图书馆中缺少能够对系统进行维护的技术人员,管理系统也有待成熟3。
1.改善管理体系
要建立农村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规范和管理体系,明确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功能,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法律制度方面对农村公共图书馆进行保障。确定总图书馆和分馆的管理模式,总图书馆要在全区的图书馆的发展当中进行专业化指导,促进其发展和完善,各乡镇之间要确定合理的文献借阅制度,实现资源共享,明确乡镇综合文化站与乡镇分管的人员编制的归属和其隶属关系。
2.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
将区政府作为建设主体,投资图书馆建设工程,加大投资力度,制定农村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完善地方法规。加大对图书馆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使图书馆中的设备能够定期进行维护,图书购置能够有所保障,还可通过爱心人士和企业的捐赠等途径来获取书籍文献,使农村公共图书馆中的资料得以丰富,能够向更多人提供服务。对我国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领导意识对于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很总要作用,政府对资金的分配使农村公共图书馆得到资金上的保障,而领导意识是保障农村公共图书馆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意识的可持续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4。
3.提高农村公共图书馆的专业化水平
不仅要保持地级市总图书馆的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还要促进分馆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加强对分管的指导,加大对分馆的资金支持,更新图书馆中的设备,使读者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图书馆内的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操作。
4.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和培训
要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队伍的建设有足够的重视,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与培训,招聘标准要适当提高,在上岗之前加强培训,使得馆内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我国农村公共图书馆整体化服务平台是公共图书馆专业化延伸的一个重要部分,公共图书馆服务依靠综合文化站体系的指导来建设标准化、专业化的总分馆体系,对于我国农村公共图书馆整体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1.王宏鑫,仝亚伟,周云颜,陈辉玲,龙文. 走向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整体化平台——河南信阳“平桥模式”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4):4-15.
2.李旭鲜. 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J]. 黑龙江史志,2014(11):305-306.
3.王宏鑫,刘洋. 农村公共图书馆整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之路[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28-32.
4.陈昊琳. 面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09(17):23-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