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礼貌言语行为”

2016-01-28 18:13张瑞娜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浙江温州325000
名作欣赏 2016年20期
关键词:达西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

⊙张瑞娜[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浙江 温州 325000]

试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礼貌言语行为”

⊙张瑞娜[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浙江温州325000]

本文基于礼貌言语行为理论,从微观的角度尝试性地分析探讨了《傲慢与偏见》中的礼貌言语行为现象,力图通过观察该小说主要人物在言语交际中的礼貌言语行为来分析、归纳和总结性地研究其礼貌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效果,以期进一步验证礼貌言语行为理论不但可以应用于文学作品的赏析之中,还可以用来指导人们如何进行日常礼貌交际。

礼貌言语行为礼貌理论 《傲慢与偏见》

一、引言

《傲慢与偏见》(PrideandPrejudice)是简.奥斯丁(JaneAusten)写于18世纪90年代的代表作品,它以宾利与简、柯林斯与夏洛特、约翰韦翰与莉迪雅、达西与伊丽莎白的婚事为主线,在婚姻观、世界观等方面,针对达西为人处世的“傲慢”和伊丽莎白等人对达西的“偏见”,展开了人与人之间思想和言语行为诸方面的描写,揭示了人们如何通过言语行为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矛盾。虽然小说中反映的大都是一些讽刺、讥笑、自负、高傲的言语行为,但作者也使用了部分笔墨来描述礼貌言语行为。

二、礼貌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概述

综合国内外礼貌言语行为理论,主要反映在“自谦尊人”“尊人贬己”“以诚待人”和“互相体谅”这四种观念之中。

“自谦尊人”观认为,“自谦”和“尊人”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相互尊重和谦让是礼貌交际的核心。在人际交往中,说话和处事要注意自己在交际关系中的身份和地位,做到长幼有序,地位有别,亲疏有异。

“尊人贬己”观主张将“礼让为先”看作是“仁、义、礼、智、信”的做人信条。在人际交往的矛盾冲突问题上,言语交际者要通过贬低自我、谦虚自我以及抬高他人、尊重他人等方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不利于人与人交际的非礼貌言语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以诚待人”观是通过交际者本人在思想感情上向交际对方表现的尊重、关心、体谅、友善、好客和热情的礼貌言语行为,主张言语交际者的言谈举止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多给他人好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他人对自己的好处,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

“互相体谅”观认为,当言语交际者双方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言语交际者双方要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出言要高雅,做到文质彬彬,要多用委婉语,在言辞中故意回避可能会令人不快的话题,帮助交际双方顺利地进行话语交流。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尽量使用雅言,禁用诅咒语、骂譬语、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

三、礼貌言语行为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具体体现

根据以上礼貌言语行为理论的概述,与《傲慢与偏见》相关的礼貌言语行为理论主要有自谦型、尊他型和混合型三大类。

1.自谦型

《傲慢与偏见》中的“自谦型”礼貌言语行为主要有“自谦”“自责”“致歉”等类型。

“自谦”往往要通过比拟、否定词或情态动词来表示。例如,达西先生在回答宾利小姐向他夸耀的彭伯里藏书室时就是用“ought to”和“hasbeen”完成时态来表示“自谦”礼貌言语行为:“Mr.Darcy:’(那有什么稀奇)。He replied:‘Itthe work of many generations.’(那是好几代的成绩啊!)”

“自责”即自我责备。自责者一般利用虚拟语气表示温和的自我批评。例如,小说主人公达西非常礼貌地用了一番自责的话语向伊丽莎白表白他第一次求爱遭拒时受到指责的态度和心情。“(你骂我的话,哪一句不是活该?)For,though your accusations were ill-founded,formed on mistaken(我那次对你的态度,实在应该受到最严厉的责备。那是不可原谅的。)”

“致歉”即道歉。小说中常常利用“sorry”“apologize”“begyourpardon”“excuseme”“forgiveme”之类的词语来表达“对不起”“请原谅”“抱歉”等礼貌言语行为。它具有“解说”“回避”两个功能。例如:“my interference.——Itwaskindlymeant(.请原谅我好管闲事,不过我是出于一片好意。)”

2.尊他型

《傲慢与偏见》主要通过回避、委婉、请求、询问、祝贺、祝愿、安慰、恭维等形式来具体体现“尊他型”礼貌言语行为。

“回避”“委婉”的礼貌言语行为:作者经常利用宽容、原谅的话语回避不高兴或矛盾冲突的礼貌言语行为,或用恰当的语气、得体委婉的动作表示的礼貌言语行为。例如:“But shortly recovering himself,Mr. Darcyadvancedtowardstheparty,andspoketo Elizabeth,(语气之间即使不能算是十分镇静,至少十分有礼貌。)”

“请求”“询问”的礼貌言语行为:作者经常使用“pray+祈使句”“favour sb.with”“do one the honour of”等短语或“askif(whether)”句子委婉表示“请某人做某事”。例如,凯瑟林德布儿夫人对伊丽莎白小姐说:“Miss Bennet,I should be glad to take a turn in it,(可否请你陪我一走?)”

“祝贺”“祝愿”的礼貌言语行为:在小说中,这类礼貌言语一般出现在正式的信函、文件中,语言的风格也非常书面语。例如,夏绿蒂对伊丽莎白说:“‘Well’,(衷心祝简成功)”

“安慰”“恭维”的礼貌言语行为:安慰礼貌言语行为主要通过许诺或批评第三者的方式来表示,而恭维的礼貌言语行为则经常使用“sincerely”“respectable”“best”“first”之类的词语和感叹句表示。例如,当达西第一次与伊丽莎白跳舞时威廉爵士对达西恭维地说:(跳得这样一手好舞,真是少见。你毫无问题是属于第一流的人才。)”

3.混合型

在《傲慢与偏见》中,“混合型”主要指“自谦型”与“尊他型”混合使用表示礼貌言语行为,主要通过打招呼、道别、称呼语、道谢、介绍、评价、语调、体态、动作等来体现。小说中的人物经常利用鞠躬表示见面礼、挥手示意表示打招呼或道别、默默注视表示爱慕、目光远送表示依依不舍等礼貌言语行为。例如:“Embracingliveliest spirits.(十分亲切地拥抱了她一番,甚至还跟伊丽莎白握了握手。伊丽莎白高高兴兴地告别了大家。)”

四、《傲慢与偏见》中的礼貌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效果

1.严于律己的交际效果

《傲慢与偏见》中,在达西与伊丽莎白家族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下,正是由于达西那种为人处世的谦虚态度和知错就改的自我批评精神以及乐于帮助他人的礼貌言语行为感动了伊丽莎白,促使他们改变了相互之间的误解与偏见,达成“百年之好”的交际效果。所以,小说中的这一礼貌交际效果告诫人们要学会交际,就必须学会“严于律己”,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学会在挫折面前不灰心丧气。

2.宽厚待人的交际效果

小说主人公达西对韦翰的帮助,伊丽莎白对韦翰的宽容,达到了化解矛盾、消除误解的交际效果。这也足以说明人们在当时是希望寻求一种比较和谐的交往原则的。小说中的这一礼貌交际效果告诫人们要学会礼貌交际就必须学会“宽厚待人”,学会“宽容对人”,学会“容纳他人”,学会“尊重他人”。

3.灵活多变的交际效果

时间、场合、事件、交往者称呼语、交际对象的身份和社会地位都具有灵活多变性,在《傲慢与偏见》中,“混合型”的交际效果又是通过交际的灵活多变性来反映的。例如,小说中柯斯林是一个道貌岸然、见风使舵的伪君子,他可以根据不同身份、地位的交往对象使用不同的礼貌言语行为。这正好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灵活多变、因人而异的。

4.平等交往的交际效果

《傲慢与偏见》本身就是围绕主人公达西的“傲慢”和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之间的矛盾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中之所以有许多讽刺、嘲笑、虚伪、假情假意等非礼貌言语行为,就是因为这些交往者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的不平等。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要告诉人们,一旦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就会在交际中产生矛盾和摩擦,这些矛盾和摩擦就会通过非礼貌的言语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小说中的“平等交往”效果告诫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因身份和地位的变化而影响人际间的平等交往,这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五、结语

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礼貌言语行为的研究,在日常礼貌交际中,有以下几点交际规律值得人们去思考。一是礼貌交际是人际间保持良好

交往关系的基础。礼貌交际言语行为主要是通过表示请求、建议、疑问的句子来表达的。二是交往者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处理礼貌交际行为问题,交际者双方的交往环境、时间、距离、方式以及交往者的素养都会直接影响礼貌交际的效果。三是人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交际态度,交际者双方应当坚持平等交往的观念。四是要以正确的整体交际观与人进行交往,注重交际前与交际后礼貌言语行为的实施。五是在任何言语交际行为中,交际者任何一方都应当坚持礼貌交际的原则。这是人们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1]朱晓姝.跨文化成功交际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4).

[3]陈科芳.委婉语翻译的礼貌观[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刘国军.英汉请求策略理论与实证对比研究——礼貌语用学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夏侯富生.《傲慢与偏见》中的礼貌言语行为与交际世态[J].外语研究,2009(4).

[6]辛程.浅议礼貌语言的层级性表达[J].US-China Foreign Languag,2007(6).

[7] 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Bibliography and Chronology C David Campbrll Publishers Lt,1991.

作者:张瑞娜,硕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学。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达西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
一分钱也没少
傲慢与偏见
钱包风波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