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钊[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求同寻异
由项羽与圣地亚哥看中西方对英雄的共同认识
⊙李维钊[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475000]
项羽是我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笔下的一位叱咤风云、文武双全的英雄,圣地亚哥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老人与海》中一位坚持抗争、英勇顽强的硬汉。两位英雄分属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空间领域,然而却同样闪耀着夺人的光彩,在他们身上映射出了东西方人们对“英雄”这个概念的共同认识。
项羽圣地亚哥英雄东西方共同认识
人类历史上对英雄的崇拜由来已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①。道出了中国人对英雄的定义。从蒙昧时期的开天盘古、追日夸父、射日后羿、舞干戚的刑天、战蚩尤之黄帝、再到力拔山兮的末路英雄项羽,无不具有浓重的英雄主义色彩,此后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的英雄豪杰成为人们讴歌追随的目标。而在西方文化中,英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力量、勇气,以及能力都超乎寻常的人,他们是实干家而非思想家,以战争和冒险为职业,有着个人的荣誉准则。他们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从希腊神话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中世纪英格兰的不断挑战自身命运的侠盗罗宾汉、到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一个个英雄满含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下面就项羽和圣地亚哥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谈谈中西方对英雄的共同认识。
一、皆勇武刚健、仁爱宽厚项羽力能举鼎、武力过人,有万夫不当之勇且精通兵法,可谓文武双全。巨鹿之战,面对“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的危局,他“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他“九战,绝其甬道,杀苏角,虏王离”,一举歼灭秦军主力。面对项羽的勇猛威武,“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羽杀会稽守,则一府慑伏,‘莫敢起’;羽杀宋义,诸将皆慑伏,‘莫敢枝梧’;羽救巨鹿,诸将‘莫敢纵兵’;已破秦军,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势愈张而人愈惧,下四‘莫敢’字,而羽当时勇猛可想见也。”然而,他也有仁爱宽厚,儿女情长的一面,他时常考虑百姓疾苦,对待自己的属下:“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饮食。”他的八千江东子弟兵对他忠心耿耿,愿意为他出生入死,即使战死也无怨无悔。垓下被围,四面楚歌之际,项羽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垓下歌》,不仅唱出了末路英雄的悲戚,还唱出了英雄对虞姬的柔情。
同样,圣地亚哥在面对恶劣的海上环境,凶狠的鸟类和鲨鱼时,义无反顾地到达大海深处。他筋疲力尽捕到一条大鱼之际,却遭到鲨鱼群围截,此时他手中唯一能够战斗的工具就是舵柄,圣地亚哥选择了战斗。虽然拖回家的只是一副巨大的鱼骨,但是老人无所畏惧、铮铮铁骨的英武气概直冲云霄。同时圣地亚哥也有仁慈柔情的一面,在他眼中浩瀚的大海是可爱美丽的女人;对手马林鱼是少不了的兄弟,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赞美,还想亲自喂它们;他怜悯弱小的海燕,惊心动魄的搏斗间隙也要同在船上栖息的小鸟说话。和唯一的朋友小男孩,相亲相爱,相互照顾,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是老人善良质朴的体现,出海捕鱼却接连八十四天一无所获,面对男孩父母的鄙视,老人依然友善;把拼死搏斗得到的那副鱼骨架中的鱼头送人钓鱼……由此看来,无论东方西方,英雄在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基础上其实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使得他们更加可亲可敬。
二、都是寂寞孤独的勇士英雄从来寂寞。为王者,必然高处不胜寒。项羽,因绝世骁勇,而成绝世霸王,是气贯长虹、叱咤风云、勇武绝伦、侠骨柔肠的盖世豪杰,亦是寂寞孤独的末路英雄。鸿门宴上,项羽对范增多次目视和举起玉的暗示默然不应,对樊哙多次不恭的言谈举止宽宏大量,对项伯阻挡项庄欲借舞剑之机刺杀刘邦的行为放任不管,以致刘邦趁机走脱,他的磊落坦荡无人懂,甚至连范增都得出“唉!竖子不足与谋”的论断,直至范增也离他而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韩信曾是他的部下;七出奇计,困项羽于垓下的陈平从前接受过项羽赐给的卿一级爵位,而他们俱弃他而去。四面楚歌的项羽是孤独的,连心爱的虞姬也自刎而死,只余“泣数行下”的项王。乌江渡口的项羽是孤独的,面对滔滔江水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古来圣贤皆寂寞”,往往孤独成就英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英雄注定是孤独的。
海明威塑造的圣地亚哥也是孤独的。他“独自驾了条小船,在墨西哥湾捕鱼。出海八十四天了,连一条鱼都没有到手”。“这老头真是晦气,倒霉透顶”。他年轻时曾作过水手,现在老了,却仍是这一带“顶好的渔夫”。“除了一双眼睛,他浑身上下都很苍老。那双眼睛乐观而且永不言败,色彩跟大海一样”。老人只有孤单一个人,老伴已去世多年。他没有房屋,只住在一个间陋的窝棚里,和他来往的只有名叫曼诺林的男孩,小男孩看着老人每天摇着空船回来,心里很难受总是跑下岸,帮他把盘好的钓绳、拖钩,渔叉和卷在桅杆上的帆布往回搬。圣地亚哥的帆布上缝着几个补丁,用以遮盖破洞,整个卷拢之后,就像一面永远打不了胜仗的败军之旗。老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在这样的描写中展露无遗。然而在圣地亚哥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孑然一身寂寞孤独,更多的是他克服困难战胜孤独的力量和勇气,他唱歌,自言自语。“他记不起他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开始在独自待着的当儿自言自语的了。往年他独自待着时曾唱歌来着,有时候在夜里唱,那是在小渔船或捕海龟的小艇上值班掌舵时的事。他大概是在那孩子离开了他、他独自待着时开始自言自语的。”他睡觉:“我大可随波逐流,他想,管自睡去,预先把钓索在脚趾上绕上一圈,有动静时可以把我弄醒。”他观赏风景:“他眺望着海面,发觉他此刻是多么孤单。但是他可以看见漆黑的海水深处的彩虹七色、面前伸展着的钓索和那平静的海面上的微妙的波动。由于风的吹刮,云块正在积聚,他向前望去,看到一群野鸭在水面上飞,在天空的衬托下,身影刻画得很清楚,然后模糊起来,然后又清楚地刻画出来,于是他发觉,一个人在海上是永远不会感到孤单的。”他不断进行自我暗示、安慰和鼓励,“你现在头脑糊涂起来啦,他想。你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保持头脑清醒,要像个男子汉,懂得怎样忍受痛苦。或者像一条鱼那样。”这样一位“孤独”勇士,表现了勇敢坚强、沉着冷静、无所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性格品质,顿时让人心生敬畏。
三、俱是虽败犹荣的悲剧英雄项羽最终失败,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垓下之战,是霸王项羽的最后一战,场面惨烈,但不悲哀凄凉。这一战项羽的英雄风采得到最浓烈最动人的表达。当时“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前方又有大江阻拦,军队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已经走向败亡。这个曾经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面对这一结局,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的苍凉悲壮显示了项羽拔山盖世的英雄气概和无比的伤悲。这首歌不仅慨叹他的生死、抱负、事业,更多的是叹息与自己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虞姬,是陪伴自己驰骋疆场杀敌无数的乌骓马。面对“汉军围之数重”,他依旧英雄本色,“‘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乌江亭长劝他渡江逃生,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对亭长道:“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②在生死攸关之际,英雄气概依然光芒耀眼,他没有苟且偷生保全性命,更多考虑的是江东子弟父老乡亲的情义,让人不禁为这个走向末路穷途的悲剧英雄掬一把同情之泪。
在《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同样具有悲剧英雄之美。在捕获那条大鱼且跟鲨鱼搏斗的三天三夜里,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位勇敢坚强、不懈斗争的英雄形象,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始终没有低下尊贵的头颅。小说中有两处圣地亚哥在困境中的话令人难忘:与那条大马林鱼胶着僵持时他对自己说:“疼痛对男人来说不算回事儿”,当他被鲨鱼围攻时他高喊道:“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③这慷慨激昂的话语,是一个硬汉永不屈服的内心写照,这启示着人们:人可以被打倒但不能被消灭,失败中仍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刚强的生命硬度,用坚强勇敢的意志去战胜一切困难!圣地亚哥实在是一位不甘屈服、永不言败、光彩照人的大英雄。
由此看来,尽管东西方对英雄的认识有着诸多的不同,例如西方英雄多是主动寻找命运,在命运之外同命运抗争,中国英雄则多是让命运找到自己头上,始终被包含在命运之内,最后被命运所吞噬,英雄人物不逼就上不了梁山,揭竿而起实乃属无奈。但是,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古代抑或现代,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眼中的英雄大多具有多重人格,使得这些形象既可敬可畏又可亲可近。人们希望汲取英雄永不枯竭的力量,期待得到他们直面人生与命运的勇气,渴望自身具备他们非比寻常的精神意志,人们孜孜以求自己心中理想的英雄,又在英雄身上发现理想的自己。
①刘邵著,刘建国注译:《人物志》,长春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②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85页。
③[美]欧内斯特·海明威著,黄源深译:《老人与海》,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作者:李维钊,河南大学外语学院2013级本科生。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