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敏
摘 要:学习文化知识有利于个人智力的成熟,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培养人们的空间抽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是学习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基础,所以说数学对于教育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是一个关键阶段,只有在这个关键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才能在未来数学学习中走得更远。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度的探究,可以从中找出优点和不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从而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赏识教育;分组教学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总结。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成为数学教学的关键,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1.创新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关键
在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上,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把握学生的年龄阶段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出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讨论各式各类数学问题。
2.培养数形结合思想,锻炼创新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神秘之处就是把数量关系与数学图形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互相转化,达到解题的目的。比如在讲三角形问题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中自行车架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让学生清楚三角形边长所代表的数与形的联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不善于总结找出结论,在考虑问题时不够全面。所以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1)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的总结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数的概念和如何对数进行概括。(2)使学生具有最基本的推理能力。(3)增强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师应当讲解容易一点的数学题,学生会因为个人参与数学知识的研讨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多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就目前情况分析,应试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评价学校,以分数或升学率排名,“题海战术”成为老师唯一的选择,考试的重点成为老师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是为了应试。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思想是应该改变的,如何把课堂教学变成对学生的赏识,激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老师在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创建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是营造活泼课堂的有效途径。在学习“问题解决”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更加贴近生活的实例,例如苹果个数的加减,公交车上人数的多少等等,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掌握应用题;在学习“认识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用直尺测量他们感兴趣的小物品,加深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如:学习“认识厘米”,量一量数学书有多长,量一量我们的手指有多宽,从而加强认识一厘米、一分米、一米的空间概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包括口头表扬和书面表扬两种形式,学生会因为受到老师的赏识而信心大增,更加热爱学习数学。
三、建立小学数学分组教学的单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划分小组,通过小组进行分组教学,包括以下四点:(1)需要制订详细的教学和学习计划,为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每一堂课需要完成什么任务、完成到何种程度,争取按计划达到目标。(2)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重视老师的引导作用。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小组内部的成员发挥个人的主体能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合组学习的过程中来。如果出现没有积极参与的情况,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引导地位,有目的地对小组成员进行恰当的指导。(3)为小组合作学习创建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只有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和学习氛围中,他们才能发挥最大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好学习的力度和平衡。(4)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这是营造活泼课堂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及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要不断创新,变换授课过程的教学方法和情景假设,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给予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结合实践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及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对数学学习有实质上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范杰.小学数学分组分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科普童话,2015(17):23.
[2]周丽娜.分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路[J].文理导航:下旬,2014(03):43.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