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国阳
(重庆市永川区谐和动物医院402160)
春季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蒲国阳
(重庆市永川区谐和动物医院402160)
春季新生仔猪受 “倒春寒”现象影响,极易产生腹泻综合征。仔猪腹泻原因复杂,本文根据本病的多种致病诱因及临床症状特点分析,不断完善猪场各种预防控制措施,坚持使用合理的对症治疗方剂,达到了理想的综合防治效果。
春季;仔猪腹泻;致病原因;显症特点;综合防治
仔猪腹泻在养猪业危害中居首位,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是仔猪生产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厌食、呕吐、严重腹泻、失水为特征。在实际生产中,仔猪由于受到环境、饲养管理、疾病感染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猪场(户)发生仔猪腹泻现象,不仅影响仔猪的成活率,而且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仔猪春季腹泻的致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积极探索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减少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春季初生仔猪的消化器官结构和功能不完善,消化过程中消化酶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胃酸分泌不足等,会影响对母乳及其它食物的消化吸收,常诱发消化不良性腹泻;20日龄以内哺乳仔猪主要靠从母乳中获取免疫球蛋白,从而获得被动免疫,但随仔猪快速的生长发育,常乳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乳蛋白,也就失去足够母源抗体保护,于是导致抗病能力差,多种内外源性感染可致引起腹泻或下痢。
导致仔猪春季腹泻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温差波动过大,尤其是发生 “倒春寒”现象时新生仔猪机体会产生明显不适。经实践验证,1~15日龄仔猪适宜的温度为28~30℃,15日龄以后其体温调节能力才初步形成,可循序渐进式降温 (日下调温度值限于0.5~1℃),至转入育成舍前不宜低于20℃,此期间若室温过低或昼夜间舍内温差波动幅度超过3~5℃,则仔猪腹泻发生率明显上升;新生仔猪腹部直接接触冰冷水泥地面,也经常引发即时性腹泻症。
实践中,不当的饲养管理常导致仔猪产生即时性腹泻,比如:断奶、换料、转舍等产生不良应激;转入保育舍后温差失调、卫生及防疫消毒不到位、饮水与日粮供应不足或不均、投喂霉变饲料等综合因素引起腹泻;仔猪饲料中植物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过高导致腹泻 (仔猪日粮粗蛋白含量高于20~23%泻症率较高);日粮中含有多量蛋白酶抑制因子、非淀粉多糖等抗营养因子降低蛋白质的利用率,造成小肠上皮细胞迟发型变态反应,诱发仔猪腹泻;日粮中纤维含量过高致使消化道黏膜机械性损伤引起腹泻;日粮中铁、硒、锌、VE、B族维生素等重要微量元素不足或比例失衡引起仔猪水肿腹泻综合征;喂料量过多或饮水及饲料源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密螺旋体等相关病原菌感染引起细菌性腹泻;仔猪开食后感染相关寄生虫 (球虫、肠道蠕虫)引起寄生虫性腹泻;30日龄以后仔猪逐渐失去母源抗体保护,首次接种各种疫苗,不当的接种方法和免疫期管理导致即时性腹泻。
结合本病的致病诱因及临床症状特点,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衡控仔猪舍内环境。春季首要任务是采取恒温措施,以暖气、空调等调节1~15日龄仔猪舍温恒定于28~30℃, 相对湿度保持 65~70%, 加强仔猪舍适时通风换气,同时铺垫柔软垫草或采用保温箱培育,勿令仔猪腹部直接接触冰冷水泥地面,这是有效提高新生仔猪成活率及降低腹泻率的关键。
(2)坚持哺乳期母子统防统治原则。因为哺乳母猪的体况直接影响初生仔猪的健康,母猪营养缺乏或感染发病即可导致哺乳仔猪产生腹泻等综合征,因此,母猪产前应做好导致腹泻症的相关疫苗接种,并确保初生仔猪出生3d内吃足初乳,以获得有效的母源抗体保护;日常饲管要相应提高哺乳母猪日粮营养浓度,添加适量油脂提高能量水平,使用优质鱼粉、豆粕、肉骨粉等提高粗蛋白的吸收利用率,同时针对性补给维生素,平衡添加复合氨基酸,注意禁止饲喂霉变饲料;母猪产前后3天,使用益母生化散或白头翁散、乌梅散等复合中药散剂日粮添加饲喂,以此预防母猪产后综合征及仔猪湿热下痢。
(3)均衡仔猪全价营养,增强体质及抗病力,并降低腹泻率。初春时节气温偏低,尤其是发生倒春寒现象时,要确保新生仔猪 (1~3日龄)吃足初乳,可补充能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抗病力,这对提高仔猪抗冷应激力极为有效;重视人工协调弱小仔猪及时找到乳头吃奶,通过人工辅助固定乳头及人工哺乳、寄养等方式保证每头仔猪不挨饿、不受冻;争取早期诱导开食料 (7日龄开始教槽),以此锻炼胃肠消化机能,建议同时饮水添加 “氨基酸浓缩营养液 (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多种维生素、蛋白酶、高效营养素、胃肠宝等多种食药材)”,仔猪饮用后可开胃、消食、造血、安神、促长增重,这对预防仔猪季节性腹泻综合征效果显著。
(4)科学确定首免期,坚持重大疫病疫苗免疫原则。现代生猪规模化养殖,为最大化降低重大疫病风险,几种高危害性的仔猪腹泻症必须仰仗疫苗接种来获得有效抗体保护。笔者推荐自场免疫程序为: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 “流行性腹泻”病毒二联活疫苗或灭活疫苗,于母猪产前5周和1周各免疫1次,以确保初生仔猪获得实效母源抗体保护;妊娠母猪于产前40d、15d,用仔猪大肠杆菌 K88、K99、987P三价灭活疫苗免疫2次;新生仔猪通过吃初乳也可获得被动免疫,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痢、白痢;母猪分娩前6~7周、3~4周,用C型魏氏梭菌灭活菌免疫2次,可预防仔猪红痢;断奶仔猪用猪副伤寒活菌苗饮水免疫,5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1次,可预防仔猪副伤寒病。另外,建议仔猪腹泻症首次疫苗免疫日龄确定于30日龄以后,以避开母源抗体干扰,确保产生真实的免疫应答。
蒲国阳 (1971.8-),男,四川省人,大专,兽医师,国家执业兽医师,研究方向: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