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旁肌入路胸腰椎内固定的临床疗效

2016-01-27 23:20黄海翔刘丙科邱春云苏中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3期
关键词:椎旁腰背腰椎

黄海翔 刘丙科 邱春云 苏中南

经椎旁肌入路胸腰椎内固定的临床疗效

黄海翔 刘丙科 邱春云 苏中南

目的研究经椎旁肌入路胸腰椎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其病房号码的单双数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给予治疗组经椎旁肌入路治疗,给予对照组行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种手术指标、随访结果以及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下地时间、腰背肌锻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29.25、4.62、21.84、12.04,P<0.05)。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两组患者经过X线检查,均未产生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治疗组术前VAS评分为(5.34±1.23)分,对照组为(5.45±1.34)分;治疗组术后7 d VAS评分为(3.12±1.01)分,对照组为(4.65±1.98)分;治疗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1.27±1.03)分,对照组为(2.69±1.32)分。治疗组术后7 d及1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椎旁肌入路治疗能够优化各种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降低其术后VAS评分。

胸腰椎骨折;胸腰椎内固定;椎旁肌入路

人体脊柱较为常见的受伤部位为胸腰椎,而对胸腰椎骨折进行治疗的常规方法是传统后路手术治疗[1]。然而,传统后路手术广泛地剥离椎板与双侧棘突上的椎旁肌,以显露双侧关节突于椎板,这样会容易导致椎旁肌产生失神经支配、缺血、坏死等情况,从而对患者造成腰背肌无力、顽固性腰背疼痛等并发症。有研究说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能够达到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的目的。因此,本文研究了经椎旁肌入路胸腰椎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同时取得良好结果。现将研究过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并按照其病房号码的单双数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中,女12例,男26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6.28±4.58)岁;受伤原因:重物压伤5例,交通事故伤13例,高处坠落伤20例。对照组中,女11例,男27例;年龄31~61岁,平均年龄(46.34±4.89)岁;受伤原因:重物压伤6例,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该组患者行经椎旁肌入路治疗,具体步骤为: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帮助其采取俯卧位;以需要置钉固定节段为长度,以骨折椎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两侧游离皮瓣显露(胸)腰背肌筋膜,于中线旁开2cm纵行切开(胸)腰背肌筋膜层,再使用手指钝性分离多裂肌与最长肌的间隙,直至触碰、显露关节突关节,部分剥离后显露进针点,经过C型臂透视定位将伤椎明确后,将椎弓根螺钉植入伤椎与伤椎上下椎体处。安装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撑开复位与固定,再使用X线透视检查掌握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的具体情况。

1.2.2 对照组 该组患者行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具体步骤如下:同样地,对该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采取俯卧位;手术切口与治疗组一致,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沿棘突骨膜下广泛地剥离椎板与双侧棘突上的椎旁肌,以达到显露横突、双侧关节突以及椎板的目的;牵开两侧椎旁肌以显露进针点,将钉棒系统安装完毕后,撑开复位并固定;使用生理盐水将手术切口进行冲洗,并置入引流管,最后分层缝合。

1.2.3 术后处理 放置引流管1~2 d,并采用抗生素对两组患者治疗2~3 d;7 d后可指导其佩戴腰护具进行下地活动;在其卧床期间可以指导其行腰背肌功能训练,2次/d,分早晚各训练1次,强度由小到大,20~30个为1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种手术指标、随访结果以及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其中,VAS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下地时间、腰背肌锻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29.25、4.62、21.84、12.0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下地时间(d) 腰背肌锻炼时间(d)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治疗组 38 2.01±0.24a 3.64±1.46a 60.07±2.18a 200.14±8.75a对照组 38 3.87±0.31 5.98±2.76 76.55±4.11 228.67±11.69t29.25 4.62 21.84 12.04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随访结果比较 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两组患者经过X线检查,均未产生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

2.3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 治疗组术前VAS评分为(5.34±1.23)分,对照组为(5.45±1.34)分;治疗组术后7 d VAS评分为(3.12±1.01)分,对照组为(4.65±1.98)分;治疗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1.27±1.03)分,对照组为(2.69±1.32)分。治疗组术后7 d及1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胸腰椎骨折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创伤疾病,该疾病占脊柱骨折的90%左右[2]。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主要是进行手术,能够减轻脊髓神经组织的压力,并能够恢复该神经组织的功能,进而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常规的传统后路手术广泛地剥离椎板与双侧棘突上的椎旁肌,以显露双侧关节突与椎板[3]。但是该手术耗时较长,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容易导致患者椎旁肌产生水肿、缺血、坏死等症状。经椎旁肌入路胸腰椎内固定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操作较为简便,能够加速肌肉间的愈合速度,能够防止椎旁肌产生损伤,还能够有效地降低感染率。临床资料表示,经椎旁肌入路胸腰椎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比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更佳。因此,本文研究了经椎旁肌入路胸腰椎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同时取得良好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下地时间、腰背肌锻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29.25、4.62、21.84、12.04,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产生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治疗组术前VAS评分为(5.34±1.23)分,对照组为(5.45±1.34)分;治疗组术后7 d VAS评分为(3.12±1.01)分,对照组为(4.65± 1.98)分;治疗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1.27±1.03)分,对照组为(2.69±1.32)分。治疗组术后7 d及1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椎旁肌入路治疗能够优化各种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降低其术后VAS评分。

[1]张洪相,马超,李付彬,等.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9):14-16.

[2]袁贤赟,吴骏,刘伟,等.经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6,23(4):85-87,90.

[3]龙海波,罗林,林强,等.椎旁肌入路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2):5190-51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3.027

2016-10-26]

529600 阳春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椎旁腰背腰椎
肌骨超声评估支具干预对Rigo E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旁软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腰背酸痛抖小腹
基于IDEAL-IQ序列MR纹理分析评价慢性腰痛患者椎旁脂肪浸润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