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春子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 150000)
猫科动物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治
那春子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 150000)
本病多发于家养猫较为集中的地区和猫饲养场,世界上许多有玩赏猫习惯的国家均有此病。一岁以下的幼猫最易感,但未接触过的成年猫也可感染。动物园的野生猫科动物如野猫、虎、豹、狮、山猫、豹猫及小灵猫等均易感,以幼兽最为易感。鼬科动物中的水貂、雪貂也易感。浣熊科动物中的密熊、长吻浣熊等也有感染的报道。此外,小熊猫也可感染。人不感染本病。自然传染主要由于直接和间接接触。患猫在感染后18h即出现病毒血症,在其后一周多的时间内经由其尿液、粪便、唾液、呕吐物、鼻和眼的分泌物向周围环境排出病毒,即使康复后粪尿中仍能排毒数周甚至长为一年以上。被这些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食具、垫料、笼子和周围环境,可再使易感猫和其他猫科动物等受到感染。
潜伏期2~9d,平均4d。病初表现倦怠,食欲缺乏。发热,表现二峰性热型,第一次发热在几小时内升至40℃左右,持续24h左右,然后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体温。经2~3d后体温第二次上升,此时临床表现十分沉重,精神高度萎顿,被毛粗乱,头和前爪贴靠腹部,对周围漠不关心。常见呕吐和带血的水样腹泻,严重脱水而身体质量明显下降,眼鼻流有脓性分泌物,白细胞明显减少。通常在体温第二次上升达到高峰后不久即死亡,病程短促,一般为3~5d,个别病程可为十余天,如10d不死则多在体温再次下降后康复。怀孕雌猫出现流产、死胎、早产或仔猫小脑发育不全,2~3周龄时可见运动失调、旋转等症状。
据报道,国内某些动物园的野生猫科动物发生本病的有云豹、金猫、华南虎、东北虎、狮及小灵猫。其潜伏期与家猫基本一致,临床症状也相类似,白细胞数有的下降至1000左右,有的为400~1000,多为一年以内的幼兽。病程多为2~3d,少数为5~7d,转归多为死亡。但狮子预后良好,如某动物园3只4月龄的狮发病,其白细胞数为2600~7000个/m3,经治疗5~6d后康复。可见,狮对本病相对钝感,据报道麝猫和大灵猫也比较钝感。
主要病变为小肠纤维素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免疫器官的退行性变化及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
常见肠炎病变。多发生于回肠末端,肠黏膜或仅有轻度炎症,或有严重假膜性炎症。炎症有时可遍及整个小肠,此时胃肠空虚,整个胃肠道的黏膜面均有程度不同的充血、出血水肿及被黏液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其中空肠与回肠病变尤为突出。肠壁严重充血、出血、水肿,致肠壁增厚似乳胶管样;肠腔内有灰红或黄绿色的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或纤维素条索。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湿润,呈红、灰、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或呈一致的鲜红或暗红色。长骨骨髓多脂呈胶冻状。肝、肾等实质器官淤血变性。虎、云豹、金猫、狮患本病小肠出血严重,肠内常充满粉红色血水样物。肝脏肿大,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胃内有黄色液体潴留,黏膜脱落,伴有出血斑。
根据临床症状和白细胞减少的现象可做出初步诊断。确切诊断应以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及血清学试验为依据。
取急性且典型临床症状病例的粪便或病死猫的肠黏膜及肠内容物、脾淋巴结和胸腺,经冻融、离心和除菌等一系列方法处理后,在细胞传代的同时接种于仔猫肾细胞上37℃培养。由于细胞病变常不明显,可于接种病料后的第3、5、7天分别对培养细胞做H.E染色或用姬姆萨染色后镜检,观察有无细胞病变及Cowdry氏Ⅰ型包涵体,对7d后的培养物。和猪红细胞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判定结果。
本试验为了检查病死动物、发病动物、人工接种发病猫的粪便、肠内容物、肝、脾、肠系膜淋巴结中是否含有本病毒。检查时先做HA试验,如HA为阳性,在用已知的阳性血清进行HI试验,试验阳性,则证明本病。
本病一旦在猫群发生,很难制止流行。因此,预防的关键是免疫预防。很多国家已广泛采用来源于细胞培养的弱毒苗。在日本,不使用弱毒苗,而广泛应用感染猫脏器 (肝、脾)或细胞培养毒的灭活苗,以后者更适用于幼猫。由于幼猫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母源抗体,因此第一次预防接种应在生后7~10周龄进行;第二次接种应在第一次之后2周进行。如果第一次接种时日龄达12周龄,则不需进行第二次接种。但为达到最佳免疫保护状态,在16周龄时应再进行接种。以后每年重复接种一次可获得良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