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外伤性脱落再植临床治疗探讨

2016-01-27 08:11:58黄艳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4期
关键词:牙周膜离体外伤性

黄艳阳

前牙外伤性脱落再植临床治疗探讨

黄艳阳

目的探讨前牙外伤性脱落再植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36例(48颗)前牙外伤性脱落患者,牙齿离体时间<1 h 31颗,≥1 h 17颗,患者均行牙齿再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比较不同牙齿离体时间患者的植牙成功率。结果48颗再植牙,植牙成功44颗,成功率为91.7%。牙齿离体时间<1 h 31颗,植牙成功31颗,成功率为100.0%,牙齿离体时间>1 h 17颗,成功13颗,成功率为7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外伤性脱落前牙再植效果的因素有牙离体时间、保存完好度、固定牢固度等,严格控制诸要素可有效提高植牙效果。

前牙;外伤性脱落;牙齿再植;疗效

自体前牙脱位多因暴力打击或交通事故外伤所致,前牙处于口腔最为突出的部位,容易受损[1]。前牙受到外伤后会脱离牙槽窝,牙齿发生脱落和位移等情况,这对患者面部美观,咀嚼和发音等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对于外伤意外脱落且保存完好的脱位牙,特别是年轻恒牙多采取牙齿再植术固定术的方法治疗[2],将牙齿再植回牙槽窝并进行后期治疗,使脱落牙得以保留并维持功能。本科在前牙外伤性脱落再植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本次研究将对前牙外伤性脱落再植进行临床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6例(48颗)前牙外伤性脱落患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13~44岁,平均年龄(26.3±4.6)岁。其中上前牙41颗,下前牙7颗;从牙齿脱落到就诊<1 h 31颗,>1 h 17颗,牙齿脱落时间最短15min,最长5 h,无明显牙槽骨骨折。患者就诊时在口腔内脱落牙25颗,手拿或纸包着的脱落牙20颗,放在冷水里拿来3颗。

1.2 方法 患者就诊时医生应首先处理脱位牙,脱位牙应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将牙齿的污物彻底清除干净。牙齿脱落时间不同给予不同的处理措施,牙齿脱位时间<1 h应将牙齿置于0.25%的氯霉素生理盐水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再将其置于生理盐水中,处理过程中对牙周膜进行保护;牙齿脱位时间>1 h可将牙齿放置于0.25%氯霉素生理盐水中浸泡10min,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采用无菌操作将牙周膜刮净[3]。

口腔常规消毒,局部麻醉下用刮匙将牙槽窝内的血凝块以及其他异物清除干净,刮的过程中避免刮到骨壁,保护好残留于牙槽窝骨壁上的牙周膜,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牙槽窝。牙槽骨若发生骨折移位应先将骨折片复位,然后缝合牙龈,最后以抗生素溶液冲洗牙槽窝,使牙槽窝充满新鲜血液,准备植牙[4]。植牙时将脱位牙按照牙脱位的方向植入,为患者垫入棉球或者小纱布让患者正中咬合,确保牙齿完全复位。植牙复位后进行固定调合,如植入多个牙齿,患者同时伴有牙槽骨骨折,应先用牙弓夹板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为3~4周,如植入单个牙齿则只需用不锈钢丝做8字结扎或光固化夹板固定即可。

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和维生素C等药物,防止发生感染。对患者口腔卫生进行宣教护理。术后1周内患者应进流食,2周后可以恢复到正常饮食,1个月内避免用再植牙切咬食物,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患者1、3、6、12个月各复查一次。并对从牙齿脱落到就诊<1 h 31颗牙齿与脱落>1 h 17颗牙齿进行比较,比较两者的植牙成功率。植牙成功:植牙无松动和疼痛情况,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患者植牙经X线片检查后牙尖周围未见阴影,牙根无明显吸收;植牙失败:牙齿出现松动和脱落情况,牙根吸收超过根长1/3[5]。植牙成功率=植牙成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无失访病例。48颗再植牙,植牙成功44颗,成功率为91.7%。牙齿离体时间<1 h 31颗,植牙成功31颗,成功率为100.0%,牙齿离体时间≥1 h 17颗,成功13颗,成功率为76.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前牙外伤性脱落常见于恒前牙,多见为单个牙脱落。恒前牙由于位于面部的突出部位,其牙根体积小,解剖结构又多为单根锥形,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导致牙齿脱落。过去由于医疗技等原因,当牙齿外伤性脱落时往往弃置不用,患者因此而造成牙列缺损,使患者的面部美观、咀嚼和发音受到影响。脱落牙成功再植可使脱落牙齿得以保留,继续生长、维持功能,使患者在伤后得以在短时间内重建口腔咬合功能。

影响植牙效果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因素有牙齿离体时间、牙齿的保存完好度以及手术操作者的技术。牙齿离体时间是影响植牙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脱位牙离体时间越短,植牙成功率越高[3]。这主要因为脱位牙离体时间越短,牙根表面残留活性牙周组织较多,植牙也越容易成功[4]。牙齿离体时间越长,牙周细胞变性坏死越严重,牙根吸收和感染的机会也越大,植牙成功率难以得到保障。有文献报道[3,5],牙齿离体15min内,牙齿再植后根的吸收基本没有或非常少,牙齿离体30min,再植后最大也仅为10%的根吸收,而90min后的离体牙,根吸收率可达到93%。因此脱位牙应争取早期植入,30min以内植入效果最佳,发生根吸收率最小。脱位牙的保存也是影响牙齿植入效果的关键因素,牙齿脱落后应将其放在合适的介质中保存,可在生理盐水或者牛奶中保存,避免其干燥,牙周膜的生长也可以得到有效促进[5]。年龄小的患者,在受创后其基本的新陈代谢仍会较好地维持,进行脱落牙再植术后,脱落牙的成活率也更高。再植牙的愈合方式一般有三种,牙周膜愈合、纤维性愈合和骨性愈合,三种愈合方式中牙周膜愈合预后效果最佳[6]。为使牙周膜得到良好愈合,应避免使牙周膜细胞活性和牙根表面受到损伤。脱位牙如离体时间过长,应将其浸入抗生素生理盐水中保存,浸泡时间15min即可[7]。此外手术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对手术效果也有重要影响,手术过程中术者操作动作应轻柔,操作时应尽量夹持牙冠,牙槽窝不可暴力搔刮,保留残存的牙周膜[8]。植牙后应进行固定和调合,植牙后固定时间可根据患者实际植牙情况而定,若患者伴有牙槽骨骨折,固定时间可适当延长。固定时间以3~4周为宜,这有利于牙根面修复性骨质的形成,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骨粘连情况的发生,对颌牙可进行适当调整,避免发生咬合早接触情况[9]。

本次研究中,术后随访患者发现,48颗再植牙,植牙成功44颗,成功率为91.7%,脱位牙离体时间<1 h植牙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脱位牙离体时间>1 h的牙齿的成功率76.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前牙外伤性脱落再植临床治疗过程中脱位牙离体时间越短植牙效果越好,再植成功率越高,因此,当发生意外造成牙齿脱落时,脱位牙需妥善保存并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脱落牙再植术可有效提高植牙成功率,整体效果更加良好。

[1]黄辉.前牙脱位再植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 459-460.

[2]刘樱,丁小玲.前牙外伤性脱落再植的临床治疗体会.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2):86.

[3]Hinckfuss SE,Messer LB.An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replanted avulsed teeth.Part I: timing of pulp extirpation.Dental Traumatology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Dental Traumatology,2009,25(1):32-42.

[4]翟梅.外伤性完全脱位牙再植的治疗体会.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109.

[5]储德强,韩晓兰,颜雨春.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术的临床治疗体会.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3):296-297.

[6]封伟,王树峰,耿进友,等.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唇侧骨量比较.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4,20(4):283-286.

[7]徐莉亚,胡劲松,李春林.微型种植体在前牙牙列缺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5,6(4):6-9.

[8]邓佩芳.129个脱位牙治疗的临床分析.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20(7):404-406.

[9]马华祥,郭晶,李珠江,等.外伤脱位前牙即刻再植后同期正畸移动的临床分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5):694-69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078

2016-04-05]

528000 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

猜你喜欢
牙周膜离体外伤性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维生素C对牙周膜干细胞中HDAC1和HDAC6表达的影响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切花月季‘雪山’的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6
两种培养条件对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对比研究
灵魂离体
奥秘(2016年10期)2016-12-17 13:13:11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对萼猕猴桃无菌离体再生体系研究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自分泌因子对牙周膜干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