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黄龙病田间症状、发生规律与防控措施

2016-01-27 03:05王雪峰
中国果业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病树木虱黄化

文/王雪峰



柑桔黄龙病田间症状、发生规律与防控措施

文/王雪峰

【导读】柑桔黄龙病是危险性较大的检疫性病害,及时发现和清除田间感发病植株,彻底消灭传播媒介柑桔木虱,是打赢柑桔黄龙病防控持久战的重要途径;加强柑桔黄龙病识田间症状识别、发生规律认识及防控技术的普及宣传,提高防控效率,则是打赢柑桔黄龙防控持久战的关键。

一、柑桔黄龙病田间症状与识别

柑桔黄龙病的特征性症状是初期病树黄梢和叶片斑驳型黄化。开始发病时,往往首先在树冠顶部出现一到几枝黄梢。在夏秋季,黄梢通常出现在树冠顶部,即为典型的黄梢症状。随后,树冠其他部位陆续发病。黄龙病的症状有三种类型:(1)斑驳型黄化:当叶片生长转绿后,从叶片主脉、侧脉附近和叶片基部开始黄化,扩散呈黄绿相间的不对称斑驳,最后可以整叶变黄。(2)均匀黄化型:一般多出现在初发病树的夏秋梢上,在叶片转绿前开始在叶脉附近出现黄化,迅速扩散至整张叶片呈均匀黄化。(3)缺素状黄化:一般出现在植株感病后期,从病枝上抽出的新叶表现叶脉青绿、脉间组织黄化的花叶症状,与缺锌状相似。其中,叶片的斑驳型黄化是黄龙病最具特征性的症状。

感染柑桔黄龙病的病叶,较健叶厚,有革质感,有的叶脉肿突,局部木栓化开裂。病枝抽生的新梢梢短、叶小。病叶容易脱落,在不良的栽培条件下,落叶枝容易干枯。

柑桔植株感染黄龙病并表现出症状后,一般在第二年开花早且花量多,常形成无叶花穗,花畸形并多早落,有的病树还会不定时开花。发病初期的植株,所结果实一般不表现出典型症状,当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病树的果实多早落或变小,有的畸形,着色不均匀,种子多败育。温州蜜柑、福桔等宽皮柑桔发病后,成熟期果实常表现为蒂部深红色,其余部分青绿色,俗称“红鼻果”;而橙类发病后,成熟期果实则表现为果皮坚硬、粗糙,一直保持绿色,俗称“青果”。通常,叶片黄化与果实症状在同一年呈现。有时,果实症状先出现,叶片症状在第二年出现。

柑桔黄龙病发病初期,发病植株根系多不腐烂,至叶片黄化脱落较严重时,绝大多数病树的细根开始腐烂。至发病后期,大根亦开始腐烂。腐根的皮部碎裂,并与木质部分离。

柑桔黄龙病的田间诊断可依据黄梢症状和叶片的斑驳型黄化症状。其中,叶片的斑驳型黄化症状出现的时间长,可用作诊断的主要依据。疫区的福桔和温州蜜柑果园,“红鼻果”亦可以用作为识别病树的依据。如根据症状在田间无法诊断,可采集叶片样本送实验室进行检测。

二、柑桔黄龙病发生为害规律

柑桔黄龙病的发生是黄龙病菌与寄主柑桔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原菌成功侵入寄主并建立寄生关系后,便进行大量繁殖和侵染,过一段时间植株才出现初发病状。黄龙病潜育期长短与侵染的菌量多少有关,也与被侵染的柑桔植株树龄、栽培环境的温度和光照等因素有关。用带1~2个芽的病枝段,于2月中下旬嫁接于1~2年生的甜橙实生苗上,在防虫网室内栽培,潜育期最短为2~3个月,最长可超过18个月。在一般的栽培条件下,绝大多数受侵染的柑桔植株在4~12个月内发病,其中,又以6~8个月内发病最多。

在大面积连片栽种感病柑桔的情况下,田间黄龙病树(侵染源)和传病虫媒(柑桔木虱)同时存在,是黄龙病流行的先决条件,二者缺一都不能引致病害的流行。在田间具备一定数量的病树(侵染源)的情况下,虫媒(柑桔木虱)发生量越大,病害流行越快。同样,在田间存在一定数量虫媒的情况下,病株越多、分布越均匀,病害流行也越快。若田间病树密度与木虱的虫口密度同时处于高位,则病害蔓延更快,在短期内可使较大面积范围内的柑桔植株遭到感染,造成暴发性流行,使这些果园在2~3年内失去经济栽培价值。老龄树比幼龄树抗病力强,病害传染和发展也较慢,所以感病幼龄树往往比老龄树先死,原因是幼树新梢多,媒介昆虫取食染病机会多。栽培管理好坏对发病轻重也有影响,栽培管理好的果园,黄龙病发生较少,发展较慢。生态条件好的果园有利于阻碍病害蔓延。林木茂盛,湿度较大的果园或有良好防护林的果园,不利于柑桔木虱的生长、繁殖和传播,所以黄龙病发生较少、发展也较慢。

三、柑桔黄龙病有效防控措施

柑桔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传播蔓延的速度非常快,目前还没有发现抗病品种和治疗的特效药剂。当前有效的防控方法是:通过及时挖除病树,减少侵染源,以及大范围控制柑桔木虱,减少田间再侵染,防止或降低病害暴发性流行的危险,从而延长果园寿命,减少经济损失。具体防控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实施严格的植物检验检疫措施。植物检验检疫部门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植物检验检疫制度,无论病区还是无病区或新发展区,对种苗调运都必须实施严格检疫,杜绝人为远程传播病虫,防止带病苗木、接穗传入或输出。

繁育和种植无病毒苗木,并尽量实行有效的隔离种植。以栽种无病毒苗木为基础,配合运用其他防控措施,是当前防控黄龙病切实可行的办法。在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的同时,切实整治本地区的柑桔苗木市场,杜绝带病苗木泛滥,帮助个体种植户从可靠的、有国家检验检疫部门认证的无病苗木繁育中心引进无病苗木。新建果园除必须栽种无病苗外,尽量做到远离病园、病树。新果园与病园、病树相距越远越安全,越不易被病害侵染。建议新建果园尽量远离有病的旧果园。若条件许可,新建园应与病园相距2 000 m以上,再结合其他防控措施减少黄龙病的外来侵染,从而延长新果园的经济寿命。

全力控制田间再侵染。在黄龙病流行区域内,能否控制好田间再侵染,降低再侵染频率,是防控柑桔黄龙病成败与否的关键。减少田间再侵染,实际上就是减少田间发病率。要达到此目的,必须抓好及时挖除病株和严格防除柑桔木虱两个环节,并把这两项工作贯穿于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之中。一是冬季,彻底清园,及时挖除病树,减少来年田间侵染源;杀灭越冬代的柑桔木虱,减少次年田间的传病媒介;防除果园中其他为害性较大的病虫,如炭疽病、疮痂病、黄斑病、红蜘蛛、锈蜘蛛、介壳虫类和粉虱类等主要病虫。二是春梢期,残留的越冬代柑桔木虱,可借春梢期繁殖回升,成为当年黄龙病的传病媒介,直接影响当年的田间再侵染和病树增长率。所以,从春梢萌发开始,注意观察嫩芽、嫩叶上有无木虱若虫为害。若发现木虱,应立即喷药防除。三是夏梢期,气温适宜,木虱发育世代历期短,加上夏梢抽发次数多而乱,田间随时都有嫩梢,给柑桔木虱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繁殖条件,使其种群数量迅速增加,是柑桔木虱发生高峰期。控制好夏梢,恶化柑桔木虱生存条件,成为这个时期防控黄龙病的重要环节。四是秋梢期,此期也是田间木虱虫口密度较高的时期,侵染源和传病虫媒数量同时处于高位,必将造成再侵染倍增,是黄龙病的高发病期。秋梢期的防控不仅关系到当年越冬木虱密度,也关系到处于潜育期病树上的越冬虫媒数量(即翌年侵染源的数量),如若处理不当,势必会增加来年的防控压力。秋梢期的防控重点,仍然是以防除柑桔木虱为主,尽量降低田间虫口密度,从而减少再侵染。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4OO712)

作者简介:王雪峰(1979—),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植物病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柑桔检疫性病害研究与防控。

猜你喜欢
病树木虱黄化
烟草对柑橘木虱的诱杀效果研究
矿物油乳剂对柑橘木虱定殖行为的影响
广西鹿寨县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韦忠献:流翔高钙来了,黄龙病、黄化树奇迹般的走了
绝望与觉悟的隐喻
病树前头万木春
柑桔衰退病对脐橙生长和结果情况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橘殇
黄化安全性保障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的周年变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