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娟1.2.
1.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财务报表审计认识误区、风险及建议
郭春娟1.2.
1.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虽然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务中还是有很多事务所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认为报表审计难度低、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是简单劳动、审计对象仅限于财务数据和财务部门等,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使审计失去了应有的鉴证作用,因此,分析原因、纠正认识误区、提出对策迫在眉睫。
报表审计 认识误区 审计风险
财务报表审计是判断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及其相关附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审计中最基本的业务,也是其他各种审计的基础。目前对于财务报表审计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误区也常常会导致审计失败。
(一)报表审计业务难度低
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模式固定,业务能力不同的人员提供的产品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因此,很多人认为报表审计业务难道较低。还有人认为财务报表审计就是抄数字。一些事务所经常会安排经验不足的非注册会计师甚至实习生做项目负责人。
(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是“简单劳动”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第八条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出具审计报告的基础;提供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已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然而在审计实务中却发现,很多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与工作底稿严重脱节。同一事件根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会得出不同结论。有的管理建议书内容丰富,深入揭示了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工作底稿显示的却只是各科目明细表、抽查和复印的凭证等,看不出任何问题;有些审计底稿缺少大量的审计证据和审计程序做支撑。究其根源,主要是很多事务所认为工作底稿是形式,不重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是简单劳动。审计工作底稿也多是由助理或实习生负责,项目经理很少关注。有些项目经理虽然深入审计业务,关注审计风险,对于判断有风险的业务也会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排除风险。但是整个审计过程未形成审计记录留存于审计底稿。而作底稿的审计人员缺少专业判断,没有关注风险,只是走形式,出现审计工作与编制工作底稿完全分离的现象。还有些项目经理根本没有深入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完全由助理来完成。
(三)编制审计底稿就是填数字
审计实务中出现一些业务员为做底稿而作底稿,机械地给底稿填列数字,以模板生硬地套被审计单位业务,底稿作了很多却不知道要证明什么。如,在对管理费用审计时,业务员花费了大量时间填表,对于异常数据没有发现、分析和探究。再如,一个单位年末发生大量装修、大修费用,对于这些数据既没有核实也没有原因分析。还有些业务员对于审计证据与认定数的差异要么茫然无措,要么置之不理。譬如:取得了很多询证函、对账单和盘点表,尽管这些数据与账面数不符,却不去核对。有些业务员过度依赖底稿模板,没有根据现场情况设计适合审计目标需要的底稿,导致底稿模板限制了审计思路。如,被审计单位的长期投资业务,过程复杂,对于过程的测算,现有底稿模板不适用,业务员应该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取得相关资料,计算长期投资余额、投资收益等等相关会计要素是否正确,但是,很多业务员只是将明细数、审定数抄写完就结束了。还有些属于特别明显的异常,却没有审计程序落实原因。如:存货期初或期末余额出现负数;主营业务成本远远高于收入。问题的根源在于业务员不知道编制底稿的目的和作用,将审计作成了单纯编制底稿的机械运动。
(四)审计工作仅限于财务人员和财务部门
有些报表审计业务,业务员从进点到出报告,项目组成员接触的人员限于财务人员,工作对象限于财务数据,工作内容限于填列各种底稿,很少甚至没有接触业务部门及人员,不观察业务现场,未取得业务部门的资料,没有将财务数据与业务情况核对的意识。譬如:收入,成本的工作底稿只是对账面数据填列各种分析底稿,没有用业务部门的资料印证财务部门的数据,有些虽然复印了业务部门资料,但没有审计说明,更看不出与财务数据的勾稽关系。
(一)人员委派风险
虽然审计报告形式相同,但是不同能力的业务人员出具的作品却有本质的差异。专业胜任能力强的业务员能够发现并控制风险,专业胜任能力弱的业务员会把报表审计做成“抄表”或“抄数”。实践中,已有事务所用灭顶之灾诠释了这个道理,如2001年发生的“银广夏”事件,当时的中天勤事务所委派的项目负责人就是非注册会计师。
(二)审计依据不充分风险
报表审计的过程就是搜集证据支持项目负责人对被审计单位报表发表意见的过程。这些证据包括前期了解的基本情况,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外来账函证、实物资产盘点、计价测试、折旧、摊销等各种测试,以及各种重大事项、期后事项的关注,这些过程就是编制审计底稿的过程。只有实施了完备的审计程序获得了充分的审计证据才能形成完善的工作底稿,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依据。实务中,一些事务所认为工作底稿不重要往往很难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造成审计依据不充分的风险。
(三)处罚风险
准则规定底稿的作用“(二)提供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已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这说明工作底稿对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旦出现了审计纠纷,工作底稿能够证明业务人员是否勤勉尽责,事务所对底稿不重视就是对证据不重视。外部行业质量检查,主要标的物也是底稿,通过底稿检查审计证据是否充分,业务员是否勤勉尽责,一些事务所因不重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而导致其在行业检查中被处罚。除此之外,审计底稿还有其他很多作用,比如,方便内部管理,三级复核。
(四)降低审计效率,影响审计效果的风险
审计工作应完整有条理地进行,相关的审计证据、资料也应归到底稿中。实务中,因业务员对审计目的认识不清,往往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取得充分必要的审计证据,从而影响了审计效率;因为对工作底稿的茫然无措,不能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而无法取得高质量的审计证据控制审计风险而影响了审计效果。
(五)审计失败风险
财务数据是根据业务情况做出来的,做的是否正确、完整需要审计人员在业务部门找到证据证明。否则,审计人员做得分析凭证、填的表格会因没有对比的标的而起不到鉴证作用。一些审计人员因其工作局限于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不了解业务的实际情况,无法将财务与业务进行对比导致审计工作失去了鉴证作用,最终因不能控制审计风险而导致审计失败。
(一)业务承接与人员委派建议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职业道德准则等,频繁强调“专业胜任能力”,如果事务所没有专业胜任能力,就不要承接有关业务。同样,事务所在安排项目负责人时,也应该考虑有关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另外,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为了巩固、拓宽市场也需要专业胜任能力。客户付出的审计费要求物有所值。业务水平过关的项目经理更容易得到客户的敬重,树立事务所的良好形象。审计实践中,就有很多项目组因为业务水平而征服了客户,拓宽了市场。
(二)完善审计工作底稿
加强行业和内部质量监控,实现审计工作与审计工作底稿的统一。要求业务人员将审计工作过程、采用的审计程序完整有条理的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相关的审计证据、资料也应归到底稿中。
(三)加强业务人员培训
建议定期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中要求业务人员每履行一个审计程序或编制一页底稿,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审计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会更清晰,工作也会更有效率。
(四)出财务室,拓宽审计视野
在委派工作前应明确基本的审计思路:将业务与财务数据进行对比。要求审计人员走出财务部门到生产车间去,到业务现场去,同业务人员接触。通过与业务人员接触很可能会发现完全不同的场景。
郭春娟,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