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翠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细节中的教育
于 翠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从当班主任第一天起,我就在学习如何带好一个班,秉承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理念看了很多很多本关于班主任的书籍,不同的书籍带给了我不同的知识,有真人实例,也有理论教育,我从中也学到了推己及人、理智制怒、蹲身教化等等先进的教育方法,同时在身边的优秀班主任那学到了法治、人治、自治的方法,在这边学边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可是问题还会层出不穷,今天解决这种问题,明天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屡屡困扰我,每当这时候,我就会苦思冥想,向身边的人求助,用尽办法,好在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问题都会几乎圆满的得到解决。曾经有人问我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学生-可以说学习没兴趣,生活无规律,情感无依托的这群孩子们,我们要怎么做呢?
我们现在很多学生是属于学习不积极,属于后进生,对生活没有明确目标,缺少父母对其的关心,天天浑浑噩噩的过生活。这就是我们班主任经常遇到屡教不改、知道但做不到、有心结卡住的学生,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的做法是反复地说,反复的劝,反复的给予纠正,可是结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其实这不是学生行为的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我们没有走入学生的内心。我们一直按照我们的方式传达着我们自己的需求。比如:你不可以这样做;你干什么呢?你最好安静一会,否则……;你的行为就像是三岁的孩子;你以为你是爱因斯坦啊。当我们这样带着情绪以这样的信息表达感受和要求时,就像伸出食指----指责、数落对方的错误。这是我们经常会在生气时说出的话。此时,情绪表达变成了指责和宣泄,将自己的感觉归罪于对方。这时常会让自己感觉很糟糕,情绪会愈演愈烈,不断升级。这时我们的教育就已经完全失败了。沟通一定要针对学生的感受做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说实话,这让我想到想到了一个名词,叫“职业倦怠”,其实不是我们工作不认真,而是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下,我们已经逐渐的忽略了我们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由于工作中的琐事,整日的忙碌,再加上习以为常,我们逐渐被职业倦怠所捕获,我们就会身体疲劳、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所以我们应该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之后再去解决学生的问题。我们要给学生所需要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做到先了解学生心理,明确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完成对学生情绪的接纳与回应,之后再解决问题,举个例子:班级同学小A,怒气冲冲的回到班级里,因为天气问题体育课不上了,心情特别不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朝老师同学开炮。如果你是老师你打算说什么?有两种不同的答案,1:天气不好,心情不好是没用的,又不是我让他下雨的,你为什么冲我发火?2:你看起来很失望;我当然失望了;你已经准备好一切,该死的下雨了;是的,正是这样;不过,可以以后出去玩。这样的事经常会发生在我们周围,但最后解决的方式大部分都会是一场师生大战,最后靠我们头上老师的帽子取得胜利,可是教育的隐患已然留下。所以只有我们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才能真正的帮助他们成长。做老师的做到穿TA的鞋走TA的路,只有真正的走进学生心里,师生之间的沟通才会是有效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班主任每天一样的付出一样努力,可是班级还是乱糟糟的。这也是我曾经有过的困惑,那个时候我就明白是自己的方法不好,到底是哪里不好,自己又不知道。其实问题出现在我们只关注了一个结果,却忽略了这种结果营造的过程。我们只是在做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生角色。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的话,我是否问过自己问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如果让每个人在这个时间段都有自己的事情做,老师能够及时表扬先进时,这样的情况就应该有所改变吧。这些都需要班主任把事情具体化,不泛泛的说,(也许大家都有个这样的经历:今天中午需要把门刷一下,可是到了中午很少出现主动去刷门的人。能够顺利完成的时候,我们大概都是说:XXX你们几个中午把门刷一下)这样的具体化可以深入到班级的各个方面。比如书桌上的东西摆放、值日的标准和时间等等。在这其中,班级值日是我们量化考核的一大项,每个班主任每天都会为这个操心,但是这其中一定会有一些让你放心的学生,他们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比如我班有个学生是室外值日生,室外总会有一些小杂物,不能够用扫帚扫起的,这个学生就根据镊子和挠子的原理,自己用铁丝做了一个小工具,既省时又省力。老师就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表扬,不要认为学生应该做得好,当我们针对这个就行表扬时,不仅仅是激励了当事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而且我们让其他同学受到教育。学生在这其中获得了成就感,会带动自己其他方面的进步,学生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如古人所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可以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我们要善于从问题的其他方向入手,真正的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