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文化:沟通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桥梁

2016-01-27 11:29陈补林
运动 2016年12期
关键词:竞技运动体育

陈补林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37)

运动文化:沟通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桥梁

陈补林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37)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既相似又不同。鉴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只有运动文化才能够将两者真正联系融合在一起。运动文化反映着人们通过运动实践来追求个性发展、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本质特征。一方面,运动文化的发展敦促着学校体育进行学科内容构建和教学方法改革,在维持学校体育教育性的基础上,促使人们积极关注和参与竞技体育;另一方面,运动文化的发展也敦促着竞技体育不断地完善竞赛体系、完善媒体呈现方式,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内容素材,并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方向引领。运动文化是联系两者的桥梁,运动文化的构建状况是决定两者融合程度的关键,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离散程度,往往反映着运动文化构建的合理程度。

学校体育;竞技体育;融合;运动文化;课程改革

无论是学校体育,还是竞技体育,都是社会文化构建的结果,它们都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形塑。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一直比较微妙,学校体育在形式上多参照竞技体育的模式,这不仅受到竞技体育的轻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其所属的教育领域的轻视,也正因为如此,学校体育一直力图在教育、健康和青少年发展等领域有所建树,目的是想利用这些建树来维持其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然而,学校体育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原因在于:学校体育教师大多来自竞技体育领域,竞技体育一直主导着学校体育发展的话语权,学校体育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受竞技体育的影响,使得学校体育更多偏向于竞技体育的竞技表现目的,从而偏离了教育领域所主要关注的教育、健康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等目的,因此学校体育受到教育领域的排挤也就不足为奇了。学校体育为了维持其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不得不有意识地与竞技体育疏远,然而,这种有意识的疏远行为又带来了更严重的问题,即越来越偏离体育的竞争性本质,弱化身体、弱化技能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学生体质下降、技能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不仅影响了竞技体育的普及与发展,也大大削弱了学校体育的公信力。实际上,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并不冲突,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对抗,也不应相互诋毁,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学校体育是构建竞技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倘若能够提升青少年群体参与体育的热情,为竞技体育提供坚实的基础,那么竞技体育没有理由轻视学校体育,而倘若学校体育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质,通过体育活动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那么教育领域也没有理由不重视学校体育。而学校体育之所以未能很好地满足上述要求,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未能与竞技体育构建协调的关系,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都包含着运动技能学习,运动技能学习是连接两者的关键,但学校体育侧重普及,竞技体育侧重提高,它们在进行运动技能学习上的目的是迥异的,唯一能够将两者无缝对接的乃是运动文化。运动文化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包容性的概念,运动文化不仅包含“身体的教育”,还包含了身体运动的社会性和娱乐性。

1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构建

学校体育虽在很多方面都参照了竞技体育的模式,但学校体育也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构建是复杂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构建主要有4种类型:对峙、强化、承继和融合。(1)对峙关系:当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有相互区分的欲望时,两者之间就呈现出对峙关系。在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分属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管理的状态下,就经常出现这种状况。(2)强化关系:指一方纳入另一方以便加强另一方的功能, 如教育纳入竞技体育,提升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为运动员退役安置打下基础;竞技体育纳入学校系统,提升学校体育的水平。强化关系的本质是一方为主导,另一方为辅助。(3)承继关系:学校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提高,学校体育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同时为竞技体育遴选后备人才;而竞技体育为学校体育提供指引和支持,并吸纳学校体育涌现出的竞技人才。承继关系似乎符合双方的利益,但难点在于,学校体育教师在角色定位上会出现模糊。(4)融合关系:两者融为一体,破解人力、资源、政策、部门之间界限,合作共赢。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纠缠不清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体育想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和竞技能力,但最好的人力资源却掌握在竞技体育部门;竞技体育要培养和吸纳后备人才,但绝大多数的适龄人口却掌握在教育部门。只有两者进行融合,才能最终实现共赢。从理论上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融合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方案。而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两者的融合,则需要一个更具统摄性的理论制高点,这个理论制高点就是运动文化。运动文化是以身体活动为基础特征的,它涵盖了人类在不同运动实践中对身体的维护、提高和管控。运动文化不仅体现在竞技体育领域,也体现在学校体育领域,还体现在健身娱乐领域。运动文化存在于所有有关人体的运动形式中,指向社会群体在劳动或维持生命之外对运动需要的一种表达方式。运动文化包含着一整套运动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玩耍、舞蹈、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等。

运动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不仅仅只包括运动表现,还包括休闲娱乐、健身健康、惊险刺激和自我实现。运动文化对不同形式的运动实践具有映射性,对文化规范和价值观转变的适应力更强。在学校体育中,无论是强调军事训练,还是强调队形体操,无论是强调技术练习,还是强调体质增强,运动文化都能与国家政治议程和教育思想观念保持匹配。当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然超越地理的局限而走向融合,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自我拥有自主锻炼提升身体、意识和创造性的权利,并不一定需要依从所属组织制定的标准来发展,人类越来越强烈地想要自我设计人生。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氛围愈发宽松,经济的富足与时间的充裕为人们追求自我实现提供了空间。年轻人更多寻求突破旧有的框架,传统的价值观遭到不同程度的解构。在这种情况下,附着在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上的某些价值观越来越与人类的日常生活脱离关系,青少年与传统的疏离感越来越强烈。很多现代的青少年对学校体育的内容感觉厌烦,认为它们未能培养自己的创造性,与社会上流行的体育活动也未能有效链接。学校体育课程依据竞技体育框架进行设计的传统做法,日益受到年轻人的抵制,不满的情绪日盛,脱离学校体育的意愿日益强烈。因此,需要构建新型的运动文化,加强各类体育运动形式之间的融合,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不少针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调查显示,青少年更热衷参与一些时尚体育项目,如轮滑、滑板、跑酷、单车、极限飞盘等。这些调查结果反映出,在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关注点更为扩散,他们更关注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时尚体育也属于运动文化的一部分,学校体育不应简单地排斥它们,而应适应这种运动文化的变迁。

2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关注点

学校体育应积极接纳校外运动文化的实用价值,满足青少年的现实需求,促进青少年的持续参与。当然,这并不是说,学校体育必须放弃所有形式的传统体育,而是说,学校体育所选择的体育活动应被视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中间介质,而不应该成为阻碍实现教育目的的障碍。学校体育应从竞技体育、休闲体育、健身体育、户外探险类体育等多个体育领域吸取适当的体育活动形式,保持创新性和丰富性,以满足学生需求,实现教育目的。

运动文化的发展要求明确体育课程的设计,包括“教什么”与“用什么教”,这涉及到课程内容的遴选与教材的建设等问题。然而,对于学校体育的课程设计而言,更应关注的是教学的过程,应创设一个能够培育学生运动习惯的学习环境,利用一系列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成为运动文化的终身消费者。学校体育应与竞技体育保持合适的距离,保持合理的关系,保持快乐、仪式、竞争与成就的完整运动文化因子。学校体育应从活动内容导向转变为主题目标导向,只有通过主题目标导向,才能支持学生最终走向自我导向学习、积极追求终身体育。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应跳出单一技能学习的窠臼,重点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构建。具体而言,学校体育应主要关注学生3个方面的能力:技术技能、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理认知能力和情感。这种划分并非要割裂体育课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而是要引导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所侧重。例如,一场课内的足球竞赛,既有技术动作,也有社会交往、心理认知和情感,虽然比赛中都包含着所有要素,但作为体育教学应有所侧重。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首先要对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进行评估和认定,在学校体育领域,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相同的基础水平,也不可能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运动技能水平,因此,需要预先进行评估和认定,以便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需要经历长期的发展阶段,而且需要持续地鼓励,才能获得进步。其次要分析学生潜在的身体、情感和认知能力,这些能力的高低是造成运动问题的关键。第三,要特别注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校体育很容易营造一种集体运动或对抗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社会问题会凸显出来,为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契机。学校体育的教学要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主题目标,以解决实际运动问题为主题来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竞技体育中有利于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部分可以毫不避讳地参考和借鉴,而对于不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部分,也要大胆地进行割舍和抛弃。

3 结 语

运动文化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加强联系的重要桥梁,有助于体育教师开发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运动文化为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链接,以运动文化为链接途径,学校体育就能跳出原有的桎梏,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转变,更大程度地满足个体化的需求。将学校体育纳入运动文化的范畴,理由在于:这可以在保持学校体育的教育性的同时,发展有意义的主题教学,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体现个体的需求,促进体育参与。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都是运动文化的一部分,运动文化联系者两者,促进两者的融合。以运动文化为中心,可以为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提供足够的便携性和通融性,促进各方的统筹协调。

[ 1 ]汪康乐.竞技体育在学校的发展研究[ J ].体育文化导刊,2014(4):138-140

[ 2 ]刘应.试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J ].四川体育科学,2000(2):12-13

[ 3 ]孙喜和,马春华.谈“运动文化”与“个性发展”的体育科教育思想的统和[ J ].体育文化导刊,2005(8):43-45

[ 4 ]Gavin Ward. Learning movement culture:mapping the landscape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chool sport[ J ].Sport,Education and Society,2014,19(5):569-604

[ 5 ]马晶,杨刚山,李卫平.运动文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J ].体育与科学,2005,26(6):20-21

[ 6 ]王水泉.运动文化论的源流[ J ].体育科学,2014,34(12):72-84

G807.0

A

1674-151X(2016)06-00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2.003

投稿日期:2016-05-04

陈补林(1971—), 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竞技运动体育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同台竞技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