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宁
150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
姚宁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治疗方案及疗效的进行探讨。方法对15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135例有效果显著,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死亡,且大多好转出院。结论针对性的对肝硬化患者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能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有效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肝硬化;护理;预后效果
肝硬化[1]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因较多且病程发展很慢,一般3~5年可发现,甚至潜伏在体内更长时间,使肝脏呈进行性病变;临床以病毒性肝炎作为常见病因,乙、丙、丁型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后果严重;甲型和戊型则一般不会发展为肝硬化;还有慢性酒精中毒、药物和毒物刺激、胆汁瘀积、循环障碍、遗传和代谢性疾病、营养失调等原因,也有病因不明者。临床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界限不明显,晚期可合并多种疾病,如腹水、消化道出血、感染、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甚至肝性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给患者带来极大伤害[2]。本研究对其护理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50例肝硬化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0例,女50例,年龄40~65岁,病情严重程度及长短不同。
1.2方法 对150例肝硬化患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常规药物治疗,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密切注意患者的变化。治疗与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病情观察[3]因为此病潜伏期比较长且不易发现,多数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肝病,所以定期检查身体很重要,一旦检查出来就应行正规的治疗;如检测病毒含量,定期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测定,应用干扰素治疗等;代偿期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乏力、纳差、厌油腻、上腹饱胀感,常误以为是劳累,有些经休息和治疗后可缓解,肝功能多正常或轻度异常;失代偿期此时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所致的全身症状,一般情况差,失代偿期症状加重,活动无耐力,营养状况较差,肝细胞有进行性坏死时出现黄疸;由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等原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和贫血的可能;门脉高压是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壁静脉曲张,脐周静脉明显扩张;此时最明显的临床表现为腹水、血清白蛋白降低。
1.2.2消化道出血护理[4]消化道出血是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也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首先查看出血的情况,若为上消化道出血,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禁食水48 h后无出血可进食少量温热的流食,一般以面食为主;消化道大出血时死亡率较高,应积极采取止血措施,防止休克,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口唇、大便颜色、量、性状、尿量、血压及出入量等,加强监护,严格交接班,并做好记录;应用止血药物,静脉补充营养,必要时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或脾切除术。
1.2.3心理护理[5]由于本病病程长,不容易恢复,影响工作和生活,大部分患者都会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心理,此研究看来,学历越高发生抑郁的几率就越高,经济条件是大多数患者拒绝住院的主要原因,其次疾病易复发、并发症多且难治、无根治方法、预后不佳也是重要的诱因;住院次数越多,心理压力越大,往往感觉不被别人重视,有失落感,渴望被理解,耐心听其倾述,被人尊重,针对此种心理状态制定合理的措施,耐心解释,鼓励,转移其注意力,积极治疗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腹水的护理 肝硬化失代偿期时机体受损,由于血清白蛋白降低,食欲下降所导致的营养缺乏,易形成腹水;应限制水钠的摄入,卧床休息应用利尿剂,避免利尿剂引起电解质紊乱,甚至诱发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所以在此期间监测体重和血压是有意义的。使用大量利尿剂而无效者称难治性腹水,发生率很高应积极治疗;可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自身腹水浓缩回输,应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还可用血管介入的方法治疗,但要预防诱发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肝移植是顽固性腹水最佳适应证。
1.2.5并发症的护理 肝硬化的诸多并发症都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及预后转归,上消化道出血是本病最常见而且最易反复发作的并发症,多突然出现大量呕血、便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常易发生感染,如肺炎、胆症道感染、自发性腹膜炎等;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晚期并发症中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应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肝肾综合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肝肺综合征应警惕。
经过综合治疗及护理,15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135例效果显著,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死亡,且大多好转出院。
肝硬化主要由病毒性肝炎引起,是一种难治性疾病且预后不理想;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乏力、纳差、浮肿、贫血、腹水、肝掌、脾大等,最近看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播途径也在扩大,本病的发生发展也在上升,病毒性肝炎呈明显上升趋势,广大医务人员及市民应高度重视[6]。
肝硬化的预后与病因、肝功能代偿程度及并发症有关。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肝瘀血等引起的肝硬化,病因如能在肝硬化未进展至失代偿期前予以消除,病变则可静止,相对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好。死亡原因以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为主。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肝移植的开展和临床应用,已显著改善了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掌握手术时机及尽可能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可提高存活率[7]。
根据研究显示[8,9],肝硬化时机体应激反应严重,患者对疾病不了解,过分担心治疗效果不好及心理压力大,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和家庭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易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导致其治疗不能及时进行,护理治疗不能有效实施,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有学者提出对此病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还应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安全宣教等,这样可改善治疗的依从性,完成救治并以积极的态度治疗和护理,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综上所述,针对性的对肝硬化患者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能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有效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1]刘艳芬.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243-244.
[2]时胜春.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84-85.
[3]李娜,赵蕊.急诊全身麻醉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4例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4,9(36):178-179.
[4]赵亚君.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12):139-140.
[5]黄淑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6例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2):163.
[6]时海爽,杨嫚,王秀涛.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舒适护理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191-192.
[7]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等.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2(11):2694-2696.
[8]华静,李继强,曾民德,等.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研究.肝脏,1997,2(4):407-409.
[9]韩立燕.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236-2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148
2015-09-30]
450000 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