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内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妊娠结局分析

2016-01-26 09:26:21刘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2期
关键词:卵细胞受精率睾丸

刘莹

睾丸内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妊娠结局分析

刘莹

目的探讨睾丸内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妊娠结局。方法132例行睾丸精子抽吸术和附睾精子抽吸术取精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无精子症患者,将行手术发现不活动精子的2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发现可活动精子的1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受精率、正常原核(2PN)受精率、卵裂率以及早期胚胎流产率分别为70.3%、79.5%、93.6%、14.3%,对照组分别为80.8%、88.1%、97.8%、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选择睾丸内尾端柔软的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虽然受精率有所影响,但临床妊娠情况良好,是治疗睾丸内无活动精子患者的有效方法。

不活动精子;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妊娠结局

在育龄夫妇中不育夫妇大约占据了10%,而其中因为男性因素导致的不育夫妇就占2/5,且有逐年增加趋向。虽然经睾丸精子抽吸术能够获取精子实施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让较多无精子症患者顺利妊娠,且国外关于睾丸内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也有相关研究,但是怎样选择睾丸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依旧各有说辞[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睾丸内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妊娠结局,特选择本院132例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于本院行睾丸精子抽吸术和附睾精子抽吸术取精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132例无精子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通过2次或以上精液常规和精液离心沉淀而确诊为无精子症患者,通过诊断性睾丸活检或附睾丸穿刺后证实睾丸与附睾丸中有成熟精子;且均排除由于内科疾病、感染、子宫异物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因素取消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患者以及患有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患者。男性平均年龄(31.6±4.5)岁,女性平均年龄(29.3±4.8)岁;平均不育年数(4.8±2.5)年。将行睾丸精子抽吸术发现不活动精子的2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行睾丸精子抽吸术和附睾精子抽吸术后发现可活动精子的1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促排卵 两组女方常规运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联合促卵泡激素(FSH)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长或短方案予以控制性超排卵,经B超检查发现双侧卵巢内有2个或多个直径>18mm的卵泡则表示卵泡发育成熟,即刻肌内注射1万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6 h后于阴道B超引导下实施经阴道穿刺负压抽吸取卵术。将卵子置于培养箱内孵育大约4 h后进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1.2.2 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精子选择 注射时要仔细观察,尽可能选择活动精子,若无活动精子则选择结构相对完整且尾端柔软的不活动精子,具体方法是:用注射针轻柔拨动精子尾部远端,若尾端随拨动移动且头部未大幅度移动或翻转则表示尾部柔软;或用注射针从精子尾部吸入针管再逐渐推出,若精子尾部和头部出入针管的位置能够因注射针的推出吸入而发生变化则说明尾部柔软;或用注射针从精子头部吸入针管,将尾端留于针外,若精子尾端因注射针摆动而变换位置则说明尾部柔软。注意不活动精子的制动要给予机械性刺激,保证刮擦有效。若精子黏附微小颗粒较多时,要反复冲洗精子,防止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中把不明颗粒带入卵细胞内。

1.2.3 胚胎移植及黄体支持 在胚胎培养的第3天,选择1~3个可利用胚胎予以移植,其余可利用胚胎给予冷冻保存;取卵后第2天给予黄体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平均获卵数、获成熟卵子数、成熟卵子比例、受精率、2PN受精率、低受精发生情况、卵裂情况、可利用胚胎率、优胚率、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临床妊娠情况、种植率以及早期胚胎流产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数据比较 观察组平均获卵数、获成熟卵子数、成熟卵子比例、受精率、2PN受精率、低受精发生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胚率、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以及早期胚胎流产率分别为(14.4±7.8)枚、(12.1±7.3)枚、83.2%(313/376)、70.3%(220/313)、79.5%(175/220)、3.4%(1/29)、93.6%(206/220)、66.5%(137/206)、35.4%(73/206)、(2.2±0.7)个、(1.5±0.9)个、50.0%(14/28)、24.1%(14/58)、14.3%(2/14);对照组分别为(14.2±8.4)枚、(11.9±6.9)枚、83.8%(1885/2249)、80.8%(1524/1885)、88.1%(1342/1524)、1.9%(2/103)、97.8%(1490/1524)、70.9%(1056/1490)、41.5% (618/1490)、(2.2±0.6)个、(1.7±0.9)个、43.6%(44/101)、27.2%(55/202)、6.8%(3/44)。两组平均获卵数、获成熟卵子数、成熟卵子比例、低受精发生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胚率、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临床妊娠率以及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受精率、2PN受精率、卵裂率以及早期胚胎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1例由于卵裂失败无可利用胚胎移植外,14例(48.3%)移植后均成功妊娠,其中5例足月分娩健康婴儿,6例仍在妊娠,3例初期胚胎停育。对照组2例由于无可利用胚胎取消周期外,44例(42.7%)移植后均成功妊娠,其中25例分娩健康婴儿,14例仍在妊娠,3例初期胚胎停育,1例在25周流产,1例由于胎儿畸形在25周引产;两组成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研究者表示睾丸精子的活动力并不代表授精能力。孙惠君等[2]运用a/b/c级睾丸精子与d级睾丸精子比较,后者受精率和正常受精率明显下降,但是在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优质胚胎率等指标上比较无显著差异,表示睾丸精子活动力对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本次研究发现,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受精率和正常受精率与活睾丸内活动精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与上述研究[2]结论一致。睾丸内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制动方法有无合适以及挑选活性不活动精子的方法。有研究显示,在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90%左右的睾丸精子均具有活性,但是活动力十分微弱甚至完全不动。虽然临床治疗中,在睾丸内获取的不活动精子,大多数属于活性精子,但也有少数精子死亡,若睾丸组织具有病理现象,则精子死亡率更高。所以也明显加大了准确选择活性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难度,对医务人员的标准相当高,其需具备丰富经验,能够有效提高受精率。

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受精率、2PN率、卵裂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可能是在选择活性不活动精子时仍存在错误选择,但是在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中卵母细胞受到注射针的机械刺激后被激活,出现孤雌生殖,使得异常受精胚胎数加多。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早期胚胎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观察组患者数量偏少导致。

综上所述,通过选择睾丸内尾端柔软的不活动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虽然受精率有所影响,但临床妊娠情况良好,是治疗睾丸内无活动精子患者的有效方法。

[1]贾博钦,宋学茹,赵晓徽,等.预防性控制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对IVF/ICSI-ET妊娠早期的影响.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12):830-833,836.

[2]孙惠君,李博,陈书强,等.不同种类精液异常对辅助生殖临床结局的影响.中国男科学杂志,2016,30(2):21-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045

2016-10-13]

110043 沈阳二〇四医院辅助生殖实验室

猜你喜欢
卵细胞受精率睾丸
超声诊断睾丸肾上腺残余瘤1例并文献复习
种蛋受精率检查的重要性和结果解释
提高种鹅受精率的几项关键措施
天壤之别
意林原创版(2019年3期)2019-03-31 15:02:48
睾丸“犯拧”,赶快就医
女性肿瘤患者卵细胞冻存研究进展及问题
产蛋周龄对科宝父母代肉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效果的影响
广东饲料(2016年3期)2016-12-01 03:43:11
条件性诱导转基因斑马鱼卵细胞的凋亡和消融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可口革囊星虫体腔中卵细胞大小组成的周年变化
生物学杂志(2014年4期)2014-03-23 0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