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翔
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自从搬演之后,众口交赞,不但满足了老观众对越剧的审美需求,吸引了许多本来对戏曲缺少兴趣的青年观众,还赢得了戏曲专家的高度赞赏,使得剧中陈琳的扮演者吴凤花凭此而获“二度梅”。
《狸猫换太子》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剧目”,据现有材料来看,它肇始于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后明代传奇《金丸记》亦写此事,清代康熙年间人石子斐在前人的基础上创作了《正昭阳》,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石玉昆改写说唱本《龙图公案》为小说《三侠五义》,其第一回即叙写此故事,使得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热传中国大地。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京剧界将此故事改编为京剧连台本戏,红遍上海滩,并波及全国,许多剧种纷纷移植该剧,而演出最繁者当数越剧。1956年浙江越剧团再度演出该剧,由吴剑芳饰陈琳、高佩饰寇珠。1957年,芳华越剧团改编演出,剧名为《陈琳与寇珠》。1980年、1991年,上海虹口越剧团、静安越剧团相继上演该剧。从1994至1998年,上海京剧院推出3本版的《狸猫换太子》,受到沪、京、津、苏、浙、粤、鲁、闽、台等地观众的热烈欢迎,于是,京剧版的《狸猫换太子》又一次对全国戏曲界发生影响,不少于50个剧种步其后尘,将该剧搬上舞台。我们若在百度网上搜索“狸猫换太子”的演出剧种,粤剧、评剧、淮剧、潮剧、越调、沪剧、黄梅戏、锡剧、川剧、滇剧、桂剧、吕剧、扬琴戏、汉剧、楚剧、湘剧、大弦戏、秦腔、蒲剧,等等,纷纷涌现,有的为豪华版,有的为连台本戏,有的为传统版,有的因以主要角色全由梅花奖演员担纲而名为“梅花版”。电视也不甘落后,拍摄成了30集的连续剧。
一个剧目绵延了六百多年,仍以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舞台上,其原因是什么?一个县级剧团能在同演一个故事的五六十个剧种中脱颖而出,奥秘又在哪里?
宫斗:民间永不衰歇的话题
在古代社会,尽管帝王是一国之君,皇后为一国之母,但是底层百姓对他们多没有尊重敬爱的态度,而是在茶余饭后,喜欢用揶揄、嘲讽的口吻谈论宫闱秘事。用诸如吕后“人彘”的故事揭露后妃之间争斗的残酷与激烈;用武则天为了夺取皇后的位置,不惜以亲生女儿的生命为代价,以表现宫廷女人的阴险与狠毒;以夏之妹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汉之飞燕、唐之韦后与玉环等人,来演说宫廷的淫乱。之所以如此,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都不是出于为民众谋福祉、为民族求前途的目的,皆是出于让自己作威作福、让子孙拥有天下的私欲,百姓们既然洞晓其动机,又如何会尊重他们?相反,总会以自觉不自觉的态度,编撰出一些宫廷题材的故事进行无情地批判。二是统治者本身道德堕落的程度、生活糜烂的境地,比起民间,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他们却总是借助于所占据的权力高地,不时地向民众提出很高的道德要求和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而从心里反感他们的百姓们便以揭露肮脏、阴暗的宫廷生活和编排一些故事来反击、讽刺他们。三是宫廷题材的故事大多与某一个时期甚至和某一个朝代的政治相关联,而热情关心政治的底层百姓们能够通过这些故事了解国家上层的政治生活。至少,宫廷题材故事中所表现的为了获得权力,惯用阴谋、相互倾轧、拉帮结派、借刀杀人等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实为政治生活的缩影。而千百年来对宫廷题材故事的喜爱,已经使民族养成了一种审美习惯,即使到了新的时代、新的社会,人们仍然对此类故事保持着浓郁的兴趣。近年出品的电视剧《甄嬛传》,其极高的收视率就能证明这一点。《狸猫换太子》无疑是一部宫斗剧,加之它的艺术手法较为高明,所以,它得到了古今人们的赞赏。
平心而论,从《正昭阳》到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许多情节存在漏洞,和宋真宗时期的历史有一定的距离。那么,为什么人们还高度地认同它呢?乃是因为它表现了生活的本质,揭示了宫廷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
生活中的刘后虽然没有剧中刘后那么狠毒,但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实现垂帘听政的目的,居然生生地割离他人的母子之情达二十年之久。直到她死后,已经做了六年皇帝的仁宗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普通的宫女李氏,而此时李氏己死,仁宗为自己没有一天以儿子的身份为母亲奉孝而痛苦不己。与该剧的情节更为接近的是发生在明朝成化年间宫廷中的故事: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虽然大明宪宗17岁,却深受明宪宗的宠爱。在她到了不能生育的年龄之后,也不允许别的妃子生养孩子,因为怕母由子贵,会动摇她已经占据的地位。后来发现一位姓纪的女史怀了孕,她立即命宫婢拿烈性堕胎药去给纪氏吃。可是那个宫婢却下不了手,冒着杀头的危险,保住了纪氏肚中的孩子,并向万贵妃谎报说,纪氏并未怀孕,只是肚子上有“病痞”,所以肚子肿胀。万贵妃没有怀疑,只是把纪氏打发到收容老病宫女的安乐堂居住。于是纪氏在安乐堂中,生下了一个瘦弱的男婴。太监张敏对明宪宗忠心耿耿,有心要保住皇帝唯一的儿子,但万贵妃势力太大,稍不周密,自己和皇子的性命全都难保,所以他和纪氏把皇子交给了废后吴氏秘密抚养。六年后,宪宗哀叹自己无子,张敏乘机告知纪氏养育皇子的事情。宪宗自然十分喜悦,给孩子取名为“佑樘”。可是不久,纪氏便突然去世了,很可能是万贵妃下的毒手。
可以这样说,如果宫斗故事全为胡编瞎造,没有任何生活的依据,不反映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本质,是不可能引发和长期保持人们的浓烈兴趣的。
传奇性:戏曲叙事的命脉
文学范畴的“传奇”定义,是指情节离奇曲折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我华夏民族对“传奇”可谓情有独钟,早期的神话、寓言、史书所记述的人和事与民间传说都具有传奇的意味。在小说成为独立的文体之后,“传奇”便成了小说的代名词。故而唐代的裴铡将自己所创作的小说集名之为《传奇》,后人因唐人的文言小说都有奇特的故事与不凡的人物,干脆将它们都称作“传奇”。之后,这个名词被反复运用,宋代的文言小说甚至话本小说也被人称作“传奇”,元代北方的杂剧、南方的戏文亦有人以“传奇”名之,如《小孙屠》第一出“副末开场”,便有“后行子弟,不知敷演甚传奇”的问答;《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五出的唱词里有“你把这时行的传奇,……你从头与我再温习”。然而,“传奇”一词成为全社会大众的熟语,还是在昆曲产生之后。昆曲的剧作家为了满足民族的审美心理的需要,以描述传奇性的故事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李渔对此有着透彻的阐述:“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华夏民族之所以有此审美心理,与祖祖辈辈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农村有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因农业生产的需要,一生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几乎足不出乡镇。他们的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对外面精彩的世界便充满了向往,然而,客观条件限制了他们的活动空间,于是,只能将这一想了解外面世界的强烈兴趣投注到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传奇性故事上。
深谙民族审美心理的戏曲剧作家们,为了使自己的剧作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便挖空心思让剧目所讲的故事具有传奇性,不论演员的歌唱如何,演技如何,单就故事的内容来讲,也具有让人跟着情节紧追不舍、欲罢不休的吸引力。可以说,任何一部受到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目,都有着一个传奇性的故事。
明代的《正昭阳》虽然在情节上和清末之后的“狸猫换太子”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就传奇性来说,亦是引人入胜的。剧写北宋真宗朝时,陈州大旱,百姓饥馑,丞相吕端与枢密使寇准保荐开封府尹包拯,前往赈灾。又因滇蛮作乱,边境不宁,于是御驾亲征。以杨延昭为帅,寇准保驾,而吕端留京,总理朝政。时刘皇后与李宸妃皆身怀六甲,真宗征前诏旨:诞生太子者,册为昭阳圣母。无几,刘后生女,而李妃生男。刘伪称生太子,一边驰报真宗,一边与心腹内监郭淮设谋,偷梁换柱,以所生之女,易宸妃所生之男。郭淮又将女摔死,诬为宸妃所害,将其贬入冷宫。真宗临滇,蛮人不降,孟良暗用火攻,洞主方诚服。真宗班师回朝后,听信刘后谗言,赐宸妃绞死。吕端、寇准知有冤,入朝保奏宸妃。帝怒,贬端为黄州司户,而宸妃得免死,谪守皇陵。刘后差人谋杀吕端,幸为杂耍艺人巩折天、蒯飞云夫妇所救,护送至黄州。宸妃日夜啼哭,终成盲人。刘后见太子赵祯长成,貌似宸妃,复与郭淮谋,遣人纵火欲焚宸妃。初,寇准密令巩折天夫妇保护宸妃,宸妃得以移居商丘。月转星移,十余载后,真宗病笃,托孤于寇准,并召吕端还朝。太子登基,是为仁宗。包拯加封龙图阁大学士,奉召还朝。过商丘之时,巩折天代宸妃鸣冤。包拯遂送妃入京,自己则微行赴阙。途遇郭淮矫诏赐吕端饮鸩自裁,拯不信,命卫士执郭淮。拯、端入京廷奏,诏发郭淮付法司审理。刘后令内监雷应春,贿托两台御史朱能,劾包拯诬奏。拯先察得奸情,命执朱能。蒯飞云献计,假扮内侍,至天监探视郭淮,赚得口供。刘后又遣雷应春纵火烧宫,欲谋刺仁宗,幸得巩折天保驾,杀雷应春。包拯审理郭淮、朱能,得知实情,刘后惧而饮鸩身亡。仁宗见母,宸妃双目竟明,于是正位昭阳。如此情节内容,正如作者所云:“新奇创,非虚赝,始终事,多奇多变。”
民国初年问世的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情节更为奇特,且不说其他的内容,单说用剥了皮的狸猫替换太子,就会引起人的极大好奇心。连台本戏巧妙运用了诸如“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等章回小说的叙事手法,把故事讲得波云诡谲、云遮雾障、回环往复、高潮迭起,演完全本,非用数月时间不可。上海演出期间,酒楼茶馆之中,家人聚会之时,人们所谈的话题几乎全是《狸猫换太子》。
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不因为缩短了演出时间,就放弃或淡化了传奇性,相反,就单位时间来说,比起之前的内容,情节更为曲折,节奏更为紧迫,其效果也就更能扣人心弦。如第三场寇珠发现准备抛入御河之中的“妖孽”是一个健康的男婴时,先是惊骇,再是恐慌,后是犹豫,此时的观众急切地想知道寇珠的态度。当她正准备设法保护太子时,撞见了太监陈琳,在观众的心理上,于是又出现了第二个问题,陈琳能维护正义吗?在陈琳与寇珠想好对付刘后的计策,正欲将婴儿送至八贤王府上时,冤家对头的刘后与郭槐恰在此时出现了。她三次唤回陈琳,每一次唤回,观众都会将心提到嗓子眼儿。尤其是最后,要陈琳揭开藏着婴儿的礼盒时,所有的第一次观看此剧的观众一定会屏息静气,以恐惧的心情注视着台上人物的每一个动作。该剧就是用这样的情节和这样的叙事方法构建而成,它能不强烈地吸引观众吗?
人物性格:由单一到复杂
从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到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复杂的过程,在上海京剧院三本戏问世之前,剧中的好人和坏人,其性格都是平面的,好人好得无以复加,坏人坏得彻里彻外。从上海京剧院三本戏开始,该剧注重摹写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不再将主要人物当作一个道德符号来展示,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刻画。而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应为近年才搬上舞台的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
最受观众赞赏的两个人物,一是陈琳,二是寇珠,倒不是因为他们二人具有见义勇为的品质,为正面人物,而是因为在这两个人物的身上,具备人应有的复杂性,使得在所展示的形象中,人的气息更浓。当寇珠见到“妖孽”是一个男婴时,并不是一下子义愤填膺,浑身上下充满了斗争的勇气,以用生命为代价的决心,誓死保卫这一皇家的血脉。而是犹豫不决,心中反复掂量着“救还是不救”。因为她知道刘后的狠毒,她还想在这世上好好地活下去,不敢冒犯刘后的淫威。最后是她女人天然的母爱战胜了恐惧,使她毅然做出了保护婴儿的选择。陈琳是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年长太监,对于后妃争宠争权的残酷性比之寇珠,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他本不想参与其中,以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悠游于宫中这一是非之地。之所以选择与寇珠一起保护婴儿,是寇珠这一弱女子的正义举动触醒了蛰伏在他内心深处的良知:“她女儿家有胆有识有骨气,愿与太子共死生。我陈琳纵然心如铁石硬,又怎忍,又怎忍眼睁睁断送两条命。面对裙钗心有愧,我身为三宫总监不如寇珠小宫人。恨只恨奸佞作祟乱朝廷,觊觎正宫毒计生。叹皇上昏庸无能少主见,怕只怕大宋江山一旦倾。我陈琳两代忠良保大宋,受皇禄理当尽责酬皇恩。我怎能社稷安危全不顾,我怎能瞻前顾后保自身,我怎能见死不救皇太子,我怎能做一个千夫所指的有罪人。九曲桥你为证,九天明月鉴我心。”
按照生活中人的本来样子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是戏曲与时俱进的表现。因为今日的观众既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初戏曲为百姓主要文艺娱乐形式时期的观众,更不同于一百多年前百姓多是文盲时期的观众。他们有文化,有见识,况且深受电影、小说这些以塑造活生生的人物为能事的文艺作品的影响,如果再给他们扁平的、道德符号式的人物形象,他们一定是不愿接受的。
越剧《狸猫换太子》是一优秀的剧目,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仍有一定的雕琢的空间。即从语言上说,还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如让刘后在真宗仍活着的时候,却五六次自称为“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