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平++程玉
摘要:拉格朗日点理论来自天体物理学,将其应用于旅游研究,有助于理解以旅游体验为牵引的等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旅游研究具有多学科性质,旅游现象的复杂性不仅取决于其本质的内藏而不露,也与广泛的域外联系密切相关。在旅游与生活两元话语体系基础上,通过天体物理学的拉格朗日点理论,将体验、认想、回归、养生与度假也纳入到话语体系中,构筑了有关旅游体验结构多元性的概念系统,提出了具有理论意义的域外原点概念。通过研究还发现,旅游体验与旅游认想其实并不统一而是处于分离状态,旅游体验即个人的旅游世界具有生活化趋势,旅游世界乃社会有关旅游的经验总和等。
关键词:拉格朗日点; 假说; 旅游现象; 旅游体验;域外原点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5)06-0135-07
一引言
中国自2012年开始对太空小行星进行飞越探测,嫦娥二号飞行距离已到达距地球约700万公里的深空。2014年11月12日,欧洲空间局的探测器经过10年长途跋涉,甚至成功地在一颗彗星上实现了软着陆,飞行距离达几十亿公里。科学家在宇宙探测研究中,经常提到拉格朗日点,这个概念似乎可以引起旅游学者的注意。探测器在宇宙中飞行及到达预定位置时对天体的观察,那种航天尺度的大移动,似乎与旅游尺度的小移动很相像。在中国知网上查找,可以得到30余篇有关拉格朗日点的文献,其中既有博士论文,也有科普文章,甚至还有几篇与高考物理科目有关。旅游学是一门多学科研究领域,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纯理科,也可作为探索性旅游研究的知识来源。本文作者之所以这样努力地了解拉格朗日点理论,主要是考虑该理论对旅游研究应该很有启发。
拉格朗日点理论研究的是三体问题,如地月系统再加太空探测器,两个大小不一的天体再加上一个人造的太空飞行物,这一情形很像在目的地与常住地两地关系上,再加上个体的旅游体验。
收稿日期:2015-11-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GL201)
作者简介:王艳平(1962-),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哲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地理;程 玉(1991-),女,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拉格朗日点即是两天体所组成系统中的平衡点,质量极小的探测仪若能够到达拉格朗日点上,则可以利用该区位的稳定性而开展观测,因而太空探测器大多努力地奔往拉格朗日点。生活与旅游之间是不是也存在那样的体验区位?很类似拉格朗日点。旅游学者一般都较为积极地研究旅游,认为旅游可以实现自我价值[1],将逃离作为旅游动机,多将生活与旅游对立起来,以逃离生活世界作为逻辑起点,至多认为旅游是一种生活状态。旅游与生活之间应该是有平衡点的,暂时性其实就是一种平衡结果,旅游者还要返回常住地的,而且根据拉格朗日点理论,平衡点还不止一个。在旅游定义中其实也有对平衡因素的考虑,只是学者们多忽略这一点,一般不研究旅游归来,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到达目的地后的体验上。
二拉格朗日点理论
拉格朗日点理论的命名取自法国著名科学家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1735-1813)的名字,该人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其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3个学科领域中都有历史性的贡献,尤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2]。拉格朗日点又叫做动平衡点,它具体是指两个大天体所组成的相对运动系统中的受力平衡点。简单的理解,拉格朗日点理论就是指在两个质量有相差的天体的引力作用下,在双引力场内存在着能使小物体相对于两个天体的稳定点。如果小物体(天体探测器或小行星)处在某一个拉格朗日点上,那么它所受到两大天体吸引的合力,恰好等于它与两大天体一起做整体转动时所需要的向心力,其围绕的圆心应该是两天体系统的质心,小物体的质量可以被忽略,其与两天体一起都围绕着同一个质心并以相同的角速度运动。
根据拉格朗日的计算,这样的平衡点共有5个。3个为直线解(L1-L3),两个为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解(L4,L5),只有那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解是稳定解。所谓稳定,就是指小物体一旦在一定范围内离开此点也会自动回到这一点上,或者一旦进入临近范围就自动趋向这个平衡点,以及或者围绕这一平衡点做圆周运动。而不稳定点就是指小物体一旦离开就不容易回来了,即便是回来也是通过而已。要想在不稳定点上保持长期的平衡,必须要进行不断地调整与调控,一旦有离开的趋势,就要施加阻止离开的反作用力才能维持平衡。3个直线解分别位于两天体连线之间及其向两边的延长线上,L1位于两者之间但很靠近质量较小的天体那一侧,其如何分割两天体之间的距离要取决于两天体的质量比。换言之,两天体质量可比性越不显著,L1就由质量小的那一侧越向居中方向移动。L2点位于通过质量较小的天体那一侧延长线上,但延长得并不很远,因为这个天体质量不是很大。L3位于大天体这一侧的延长线上,距离大质量天体较远。
三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启发
有趣的是,科学家在地球上看似是在研究拉格朗日点在哪里,其实研究的目的在于试图利用那些个点位,设想着当探测器到达后,该怎样观测地球与其他星体等。那个点上有时最多会有个小行星存在,天体物理学家也经常通过寻找拉格朗日点的方法来发现小行星,当有小行星时必然会研究之。如果不在那个点上开展研究,观察对象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与角度都处在多变状态,因而较难取得研究进展。
将拉格朗日点理论与旅游语境进行对照,笔者设想着也存在着那样或这样的几个点,是否可以设定存在着相对稳定的旅游状态,不仅就是目前只要一个平衡点上的旅游——旅游是什么,可能旅游有很多。虽然仅就是一种类比而已,类比也是研究复杂的一个重要方法[3],但都言旅游现象是复杂的,复杂不一定就是指内部的复杂,还有系统复杂与多变复杂等。将旅游比作在各个拉格朗日点上的状态,那些平衡点上相应的应该是什么?笔者为此进行了思考并做过多种尝试,最主要的是要考虑那样做是否合理而并非就是简单套用,最后给出了图1那种考虑,寄希望通过这种做法能够推进相应的思考,有助于发现一些以往不知道的新规律。
图1旅游与拉格朗日点理论
生活世界在本文中即是指常住地社会,也包括工作与生活两部分,对此一般没有什么争议,可认为是所有人对常住地的认识与感知总和。本文认为生活世界要大于旅游世界,故而图上将生活世界表示为一个大圆。至于旅游世界是指什么,人们的观点多不统一,本文在这里是指旅游者全体的,不是指某个人的异地世界,那是一种可被称作现世旅游的状态集合,是没那么理想但也不同于常住地的旅游现实,即社会关于旅游的体验总和——基于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世界是个仓库。参照图示,以及结合笔者个人对旅游现象的理解,旅游没那么严肃也没那么随意。依据上述描述,笔者在这里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观点一:关于旅游现象,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本质认识,虽然本质具有惟一性,但不同人群的认识却有多元性,会有几个相对稳定的观点,或许有5个,它们分别是体验、认想、回归、养生、度假。与体验、认想及回归相比,养生与度假是相对稳定的旅游状态。
观点二:当旅游发展很快时,即大众旅游的规模越来越大,也即现世旅游处于迅速膨胀中,此时个人旅游越来越有生活化趋势。一方面大众旅游者并非都具有所谓的高素质,很容易受到时尚左右,另一方面,拉格朗日点理论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即L1点的位置由两大天体的质量比决定。换言之,旅游不发达,体验就距离生活很远,理想化成分高,等同于纯精神追求。
观点三:回归指对成长地的思念、怀念及前往,那也是一种旅游,但其与狭义旅游不同。生活隔开了回归与体验的直接联系。将精神回归与狭义的旅游世界进行区分是有意义的,因为在以逃逸为主要动机的理论体系中,很难生成对家乡的思念情绪,探亲访友也多不被认作是旅游[4]。
观点四:认想在本文即是人们对旅游的认为与想象[5],类似于旅游想象,是一种理想化状态。旅游者一旦到达了目的地,就会发现其与自己的想象很有差别,因而会将那种认想推向更远的地方。认想是一种美好,也是一种精神上的真实,但那种真实总是存在于旅游者到达之前。
观点五:关于旅游的体验与认想之间其实保持着距离,现世体验与想要的体验不是一回事。换言之,人们将异地经验合成了旅游世界,但却把旅游中的生活成分留在外面了,可一旦进去还是发现里面有很多生活。这也说明人们在旅游前将体验与认想当做一回事,那或许是一种遥看的透视效果所致,但到达后才会发现两者是分离的,一个是现世旅游,而另一个是更远的认想。
观点六:旅游认想在空间分布上看似很大,旅游前一般会将异地视为美好,但旅游者实质上不可到达,到达了就不再是。换言之,旅游目的地的真实性如高原上的空气稀薄,存在一些元素和符号而已,是一种飘渺与意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确实难及。这可能提示着一个道理,认想不可体验,所以才有了目的地的舞台真实[6]。要想体验真实,旅游者需要住下来,转换身份至少要成为旅居者。在体验之上增加点责任感,才能让旅游者高尚起来,但定义中又规定了旅游的暂时性与异地性,这是一个矛盾,旅游者不能对体验负责到底。真实性在西语中与诚实密切相关[7],以金钱摆平体验的旅游者诚实吗?旅游者自己心知肚明,只是受认想的诱惑而前往,仅此而已,到达后对看起来还不错的假事件也就满足了。
观点七:回归、体验与认想都是不稳定状态,稳而不定,当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都变得很大很重要时,两个世界都有功利,旅游是后来形成的非现实诱惑,回归与认想被推向两侧更远的地方,其不与期望与功利有染,也即回归与认想才是真正的精神向往,可形象地描述为两极以远。精神所到,肉身难往。而此时夹在之间的体验也可能被撕扯成两部分,分裂了,一部分人将旅游当做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生活状态,而另一部分人仍然坚持旅游是逃逸,是实现自我。
观点八:养生与度假是相对稳定的旅游状态,在生涯的前半阶段,众所周知,旅游者会向认想那个方面靠拢,而在生涯的后半阶段里,成熟社会的旅游会向生活与回归那个方向摆动。从某种广义角度上说,体验、认想、回归、度假与养生等都属于大旅游世界范畴,再加上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生活中也出现了微旅游,一种2+5结构模式,而狭义旅游世界是指现世加认想的旅游世界,人们将两者当做一个。
审视有关旅游现象的既有研究,多为关于本质的一元认识,或者是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二元比较。如前述,本质具有区别其他的唯一性,每个人对旅游本质的认识是一元的,但将社会对旅游本质的各种认识合到一起,社会对旅游本质的认识则具有了多元分布特征。目前的旅游体验研究侧重于寻找现象学的本元,对系统性、结构性、环境规定等关注不够,本文给出了一个多元的认识结构,努力地为学者提供在既有认识基础上可以施力的支撑点。
有一些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本文所给出的观点。如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人们回乡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即便每次回来也时间短,因没办法向单位请假,工作太忙及现实功利诱惑也很大等,生活与工作中有很多时间戒律。这就意味着人们虽然没有忘记作为精神家园的故乡,但在实际行动上似乎却把家乡越推越远。虽然如此紧张,可人们旅游的次数却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个悖论。时间哪去了,又是从哪里来的。旅游正在发生嬗变,成为继生活世界后的又一个功利世界,这个新功利是享受、享乐和推卸责任,一种金钱之外不需要认真负责的获得。只要与功利无关,现代人对责任与义务的态度,经常是有时间想没时间做。再一个例子可谓发生于18世纪的英国,当英国的律师、医生、银行家和商人开始热衷大旅游时,冒险的英国贵族们却已经离开了,开始了探索葡萄牙及近东国家和地区了[8],这说明认想的旅游世界是随着大众旅游的到来而远去的,认想的旅游世界被认为远离大众旅游。
依照王宁教授观点,中国学者接过真实性话题后,将其朝着审美方向推进。通过逻辑可得到如下观点:体验有离开旅游世界朝生活世界移动的趋势,至少对中国旅游者而言是这样。笔者这样理解并认为:当今的很多建设并不是着眼于向旅游者提供真实,真实在远方,而是就近省事地提供视觉冲击与体验享受,这些需求原本就是旅游者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而并非是因为异地有这些存在,所以就可以将美化的异地元素向生活需要靠拢,摆在生活附近就可。在旅游者这个集合中,真心想到远方的人很少,致力于艰辛旅途的人也是少数,那其实是旅行者,旅游者的游字意味深长,多数人在旅游中还是以吃喝玩乐为重要,这些享乐在生活世界也有,只是因为自己身份不合适而已,因而只需借用异地这个平台。这也意味着只有少数人去追求认想的旅游,多数人还是在享受着距生活不远的俗化体验,而不是遭遇什么就体验什么。在互联网时代,旅游者在出发前已经做好了功课,只是为了确认下对象物,体验在弱化,几乎所有细节都设计好了,依照生活经验的考虑自然有些像生活。
也可进行另类解释,也即为什么观点二那样认为:体验在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之间。旅游者的心理其实是一种先后矛盾,在出发前及旅游的前半程,一般是信心满满地去异地体验,要体验与生活世界的不一样,但当他们发现旅游世界并不如此前的想象,旅游世界已被俗化了,本来应该去更远的地方以寻找真正的真实,但在后半程又想着回家而不坚定了,即旅游者不是一个坚定的离家者,因而会选择在更远的反面去寻找不一样,离家更近一点的同时,也相信其他人可能走过头了,在走过的路上一定会有珍贵之物被错过,如此决策并践行会有更高的性价比。这一方面说明旅游者的聪慧与精明,另一方面也提示着由生活世界到旅游世界,体验变化可能并不是线性的。体验不在旅游世界中,很可能就在旅游的路上,这个路不一定就是指实际的空间距离,但心理距离与空间距离是有些映射关系的。体验是个人经历,每个人都不愿意将自己的经历与他人混作一团。
虽然诠释不同,但结论指向都是一致的,即大众旅游的个人体验在向生活靠拢。尽管少数人还会追求旅游认想,当然那也可看做一种体验,论作痴迷也未尝不可,痴迷实际上已经开始有些非旅游了,但极少数服从绝大多数,笔者还是觉得应该将体验放在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之间,如果放在比旅游世界还远的那一边,那可能就是旅行了。图1没有给出旅行的位置,作者也没有想好该把休闲、旅居与游憩放在何处,这些都是本研究在今后要考虑的问题。
四旅游体验的域外原点
概念区分在学术研究中很重要,在那之后一般要研究概念的本质与属性。但本文着眼于新视角,认为关联也同样重要,尤其是与域外的联系,那些关联存在为研究提供养分。现有的旅游体验研究可谓只关注眼前畅爽,琢磨旅游中那种沉浸是什么。但在进入休闲与度假时代后,更多的旅游者在体验的同时会经常顾及其他,可能会超越当前诱惑而宁静致远,其实有时就是需要那个区位而已。虽然有思想的学者喜欢研究纯粹的体验,但其并不是发生在虚无中,体验既有大背景也有小背景。扣除了背景的体验,在旅游地理学视野下的意义就打折扣了。当体验开始疲劳,当旅游者过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阶段,大小背景中的隐性注意就成为了旅游者的新兴趣[9]。直白而言,生活中的平常一旦被拿到旅游中,以及在旅游中反观生活,有时会让旅游者产生顿悟效果。当旅游者进入这种状态,体验本身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此时的体验与其它存在的关系就显现出来,体验立场由自我转向了客观、利他。
基于5个拉格朗日点的任何一点,其它4点及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都可视为旅游体验的域外原点,也可称作域外支点。关于旅游现象的认识,既有研究在深层次上多只关注体验本身,有唯我独尊意思,基本不考虑与生活世界及旅游世界的关系,也未见到旅游世界正在走向功利化那样的观点,旅游体验可能也并不是内心在精神层面上真正想要的,也想不到旅游现象并不只包括体验,还应包括可以与体验并列重要的其他内容,那些内容一样可以做到深沉和有哲学味道。狭义而言,旅游的域外原点即是指旅游者从哪里来,即生活世界或曰常住地,而后再进入到广义语境中,旅游者要到哪里去,旅游与哪些为伍,与哪些相互平衡,以哪些引以为戒,甚至哪些场所不能去与哪些时间不能为,即是指基于当前考虑的旅游之外的其他任何平衡点,以及是指旅游要获得平稳的借力点。如没有域外原点,体验可能就漂浮不定,难以自控和不可长久。
在引入拉格朗日点理论后,让旅游研究的视野豁然开朗起来,要比以往只关心体验本身的视野大了许多,既可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继续探讨旅游体验是什么,旅游本质是什么,同时也能通过尺度变化来放大视野[10],避免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当然,在这些平衡点之外也有旅游形式,只不过那是一种发展与变化很快的旅游状态,很不稳定,可能今日这样认为旅游,过了些日子又那样认识旅游。在学者的成长过程中,也经常见到出尔反尔的观点更迭。
这里以伟人事迹为例,说明域外原点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自1919年起到1952年可谓是戎马生涯,其后的40余年主要生活在北京,文革期间在江西住过3年。虽然后来的常住地在首都,但一生中都没有放弃浓重的四川口音,说着一口大家都能听得懂的四川普通话,以及一直都钟爱川菜与川剧,一有机会就品尝辣味十足的川菜和欣赏川剧。这个例子不仅意味着常住地的重要,在精神层面上还有比常住地更重要的原点——家乡,其就相当于本文讨论的L3点。对于被称为回归的这个域外原点,遗憾的是旅游者经常是想回而不归,顺境中不归,逆境中也不归,一生中也就回归几次或者更少。这又是为什么?所给出的任何解释,其实都不足以解释。一旦认可域外原点这个概念,从体验现场引向各点的距离就有了矢量意义,指向常住地的线段可称为反向距离,其提醒旅游者在享受中要感谢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旅游中要给家人购买礼物,会想到今后要带家人一起享受出游等,也会反省常住地为什么要生产那么多的雾霾,这就超越了只顾自己的体验意义。
五结论与展望
1.本文结论
通过上述讨论,文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有关天体物理学的拉格朗日点理论对旅游研究十分有启发意义,其改变了唯体验而体验、唯本质而本质的思维惯性,也自然而然地体现了旅游研究的多学科性质;第二,通过运用拉格朗日点理论,可以将旅游世界、生活世界、体验、认想、回归、度假、养生等概念,纳入到一个有机关联的话语体系,改变了以往许多概念彼此不搭界之现象,倡导要以尺度变换思维模式来认识旅游现象;第三,关于旅游现象,文章认为存在着几个相对稳定的概念,其并非是依靠逻辑上的步步深入而得到的认识,这些概念彼此之间相互制约或促进,如此可以让旅游体验研究获得结构性的外在支撑;第四,在理论上提出了域外原点概念,这是作者的一个创新尝试,力图为旅游体验研究提供可以获得反作用力的作用对象。
2.延伸讨论
学者研究旅游现象时,笔者一直疑问其脚下的位置叫什么,如果称为视角的话,有哪些视角是重要和稳定的,目前似乎是视角无数,你谈你的视角,我谈我的视角,莫衷一是,自说自话。是否可以将他人的视角,也纳入到自己的建构中,不是否定,也不是铺垫,亦不仅出现在文献综述中。以及在洞悉旅游体验过程中,如果同时反观体验之外,研究者又会发现哪些重要存在就在体验身边,这些重要的域外原点在目前还没有被学者纳入到话语体系中。
本文观点仅限于假说,尚未得到实证,这是文章的缺陷所在。关于旅游现象的本质,可谓存在着众多观点,有审美说、体验说、栖居论等,多一种新认识不多,本文企图能对既有观点之林有所贡献,限于且仅作为观点之一。诚然,本文提出的一组五元概念系统:体验、认想、回归、度假、养生,还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这也正是文章定位于假说而不敢言他的原因,今后将努力进行有关的实证研究。这5个概念之间并非互不搭界,而是有着某些交叉或从属关系,5个概念之间毕竟还存在着差异,为了说明机理,而将5个概念摆在了同一个层面上。在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机理清晰目的后,未来则应着手于合成,复原旅游现象之复杂的本来面目。其实,兴趣者也可以选择其他概念,替代本文给出的概念,本文重点在于提出一个认识的框架体系,不同于既有观点,不坚持框架内某个概念一定正确。关于旅游认想等选词是否合适,都有进一步研讨的必要,文章也力图将概念所指交代得更清楚些。包括整个框架,也仅是一个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宏梅,陆 林. 近10年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24(2): 60-64.
[2]张恒谦. 奇妙的拉格朗日点[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1, 40(10): 29-30.
[3]苗东升.论复杂性[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22(6): 87-92.
[4]傅显进, 王艳平, 彭建. 基于个人遗产的省亲旅游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 (4): 311-315.
[5]Noel B. Salazar. 旅游想象的社会意涵[J]. 旅游学刊, 2013, 28(12): 3-4.
[6]张晓萍. 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理论[J].张进福,译. 思想战线, 2003, 29(4): 66-69.
[7]王宁. 旅游伦理与本真性体验的文化心理差异[J]. 旅游学刊, 2014, 29(11): 5-6.
[8][英]戴伦·J·蒂莫西,[英]斯蒂芬·W·博伊德,遗产旅游[M].程尽能,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10-12.
[9]C·米歇尔·霍尔, 斯蒂芬·J·佩奇,旅游休闲地理学[M].周昌军, 何佳梅,译.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7(4):9-10.
[10]周尚意. 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尺度转换[J]. 旅游学刊, 2012, 27(10): 3-4.
A Hypothesis on Tourism Phenomenon
——Based on Lagrange Point
WANG Yan-ping,CHENG Yu
(School of Tourism & Hotel Management,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
Abstract:Lagrange point opinion derives from astrophysics. If it is applied to tourism research,some progresses can be achieved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ose concepts which are led by tourism experience etc. Tourism study is a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The complexity of tourism phenomenon not only depends on its hidden nature, but also is closely linked to extensive off-site basis. Based on the duality discourse system of tourism and life, furthermore by Lagrange point opinion, this paper adds experience, believed imagination, regression, health-keeping and holiday-making into a wide discourse system, constructs the structural system of multiple concepts around tourism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concept of off-site basis. The paper also finds that tourism experience and believed imagination are actually in a state of separation instead of unification: tourism experience namely personal tourism world has a tendency of nearing life; and tourism world is a total sum of tourism experience related to society.
Key words:lagrange point; hypothesis; tourism phenomenon; off-site basis
【责任编辑吴应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