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强+赵卫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的这一番论述,言明了茶在中国的悠久历史,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在人们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一斑。作为举国之饮,茶被赋予了太多的内容可谓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茶能清心明志,显示我们高雅的修养。茶正在以其深刻的内涵,被誉为21世纪“最文明的饮料”。同时茶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茶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酚类化合物、矿物质等人体中必须含有的营养物质,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因此,多饮茶即能补充多种营养,增强体魄,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因此,茶被称为“万病之药”。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最早产于中国西南,然后逐渐向东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扩展。唐朝时,茶叶已遍及现时的茶区。茶的饮用习俗则由南方逐渐向北部地区传播,至宋朝,茶叶已成为西北游牧民族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且举国上下,从皇宫贵族到平民布衣皆喜欢茶,中国最早饮用的茶是绿茶的团饼茶,发展至明朝,废除团饼茶,改饮散茶。
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寒冷,不宜植茶,所需的茶叶必须从南方用人力或畜力运至北方,因路途遥远,运输时间往往需要一年半载,途中风吹雨淋,日晒夜露,茶叶的内含化学成分聚合,使原本汤色清绿,滋味浓强的绿茶变得汤色红浓,滋味醇和,干茶色泽也因此变得深褐,当时又称为乌茶或黑茶。
我国黑茶共有五个产区,分别为湖北老青茶、湖南安化黑茶、广西六堡茶、云南普洱茶、四川边销茶。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黑茶的历史记载是1524年。
黑茶是西北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古时西北不产茶也缺少蔬菜和水果,而人们所食之物为牛肉、羊肉和奶酪,不易消化,使人易患疾病。茶不仅能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而且能消解脂肪,祛除油腻,故自茶传人北方后,茶便成了北方少数民族赖以补充维生素、防病、治病的主要物质,以至“不可一日无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献记载了茶在西北少数民族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黑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具有其它茶类的所有生化特征,但又因选料运用、加工工艺(渥堆发酵和发花)等方面有别于其它茶,从而导致黑茶的生化成分的组成和比例及由此产生的药理功能具有特殊性。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经过渥堆发酵微生物的参与形成的茶叶,因其内含成分与其它茶类有极大差异,所表现的功能也不同。在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减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癌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黑茶的主要成分有:
茶多糖
1.茶多糖在黑茶中含量最高、活性最强。据测定,茶多糖的含量随着茶叶原料的老化而增加,六级茶中茶多糖的含量是一级茶的2倍左右,不同茶类的茶多糖含量也随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经过研究证明,茶多糖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并结合有大量的矿质元素,蛋白质成分主要由约20种常见氨基酸组成,矿质元素主要含钙、镁、铁、锰及少量的微量元素等。
2.茶多糖具有多重药理功能。茶多糖是一种复杂且变化较大的酸性蛋白质,并结合了大量的矿质元素。科学家虽然在多糖对人体的临床试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多糖复杂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以及多糖在体内的作用机制还未十分明了,对多糖的溶液构象和晶体结构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同时测量方法还存在许多问题,现将多糖对人体的一些特殊临床试验结果分列如下:
img src="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cxx/jcxx201511/jcxx20151126-2-l.JPG" alt="" />
(1)茶多糖能降低血糖。目前,对茶叶降血糖的有效成分报道的主要有三种:茶多糖、茶多酚、二苯胺等,其中主要是茶多糖。茶多糖的口感为甜纯,存放多年的老黑茶茶品越泡越甜,可能与茶多糖含量有关。
茶多糖降血糖的机制: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升高,并会使肝糖原分解,而能使血糖下降的只有胰岛素,所以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也可能与其保护和刺激胰岛素细胞的分泌活动有关。此外,茶叶降血糖的机制还与其他酶相关。
(2)茶多糖降低血脂的作用。高血脂是导致人类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给每只小鼠腹腔内注射浓度为4.0毫克/毫升的茶多糖0.2毫升。血清甘油三脂给药组在12小时及24小时后比照降低约1%;血清胆固醇含量给药组在12小时后比对照约低1.5%,24小时后约低5.0%,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在给药后12小时上升7.1%,24小时上升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升高表明茶多糖可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使胆固醇进入血管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对机体有益的。因为它能增强胆固醇通过肝脏的排泄。茶多糖还能与脂蛋白酯酶结合、促进动脉壁脂蛋白酯酶入血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于1990年5月~1991年5月对某干休所155名老干部中的55名高血脂患者,经连续服用黑茶180天(每日3克)的情况进行观察,其中50例饮用黑茶的,血脂含量明显下降,结果表明,黑茶可以降低血中LPO活性。LPO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经酶促途径生成的一类过氧化物,主要损伤部位是生物膜和亚细胞器,影响细胞功能。临床资料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增加。由此可证明,黑茶降低了LPO活性,即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延缓衰老。
(3)茶多糖抗血凝、抗血栓作用。茶多糖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黏附作用,并降低血液黏底。研究证明,灌胃给药50mg/kg,小鼠凝血时间延长319%;给药37mg/kg,家兔凝血酶原时间延长40%,可抑制家兔实验性血栓形成。因此茶多糖不仅可以抗凝血,还可以起到抗血栓的作用。茶多糖在体内、体外均有显著的抗凝作用,并减少血小板数,延长血凝从而影响血栓的形成。另外,茶多糖能提高纤维蛋白溶解的活力。由此可见,茶多糖可能作用于血栓形成的所有环节。
(4)茶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茶多糖分离后,对其进行体液和细胞免疫的药效实验,结果显示,均有明显的增强双相免疫的作用,同时有降低血糖、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趋势,这对于老年退化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针对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的下降,也可使其免疫力有所提高。大量药理和临床研究发现,天然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式和途径主要有:激活巨噬细胞;激活网状内皮系统:生物体中的网状内皮系统具有吞噬、排除老化细胞和异物及病原体等作用,学用碳粒廓清法测定其活性;激活T和B的淋巴细胞:香菇多糖是典型的T细胞激活剂,它在体内和体外均能促进特异性细胞T淋巴细胞的产生,关提高它的伤活性;激活补体:血液中有一组具有酶原活性的蛋白质系列,医学上称为补体。它能杀死病原微生物或协助、配合吞噬细胞来杀灭病原微生物;促进各种细胞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质、肿瘤坏死因子)的生成。
(5)茶多糖的其他生物活性。茶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茶多糖(TPS)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糖蛋白,其多糖部分是由阿拉伯糖、核糖、木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在D-脱氧核糖-铁体系中,TPS8.5~170毫克升。对-OH的清除率为5.5%~74.7%。因此,茶多糖具有防辐射、抗凝血及抗血栓、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压、降血脂、耐缺氧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多种生物学功能通过对SD大鼠和小鼠进行十二脂肠、腹腔注射茶多糖,结果表明,茶多糖对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冠脉流量,延长存活时间(缺氧条件下),抵抗紫外线、X射线辐射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特种氨基酸
γ-氨基丁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安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茶叶鲜叶在厌氧条件下,可使谷氨酸转化为γ-氨基丁酸,这与黑茶发酵渥堆和存放过程的条件基本一致。是否黑茶在这一加工工艺中形成了大量的γ-氨基丁酸或由于微生物(真菌)的代谢产生了这类物质(γ-氨基丁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目前未见详细报道。
γ-氨基丁酸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可作为制造功能性食品及药品的原料。研究证明,γ-氨基丁酸具有显著降血压效果,它还能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给,改善大脑细胞功能的作用。还有报道指出:γ-氨基丁酸能改善视觉、降低胆固醇、调节激素分泌,解除氨毒,增进肝功能,活代肾功能,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等。
茶色素
黑茶汤色主要组成分是茶黄素和茶红素,它是由茶多酚其微生物氧化缩合而成的产物,也是茶叶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之一。
研究结果表明,茶黄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而且具有抗癌、抗突变、抑菌抗病毒、改善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等多种生理功能。
试验证明,茶黄素对肉毒芽孢杆菌、肠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抗菌作用与黑茶不易馊变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此外,茶黄素对流感病毒的侵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发现茶黄素具有抑制轮状病毒和肠病毒的感染作用,对牛状病毒、冠状病毒等也有一定效果。
茶黄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也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楼福庆等发现茶色素具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还能显著降低高脂动物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关对ACE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具有降压效果。
矿质元素
茶叶中矿质元素主要集中在成熟叶、茎、梗中,黑茶采制原料较老,矿质元素含量比其他茶类高。
硒是人体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的必需组成,能刺激免疫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并对治疗冠心病,抑制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有显著的效果。茶叶中的硒也主要集中在成熟叶中,黑茶是典型的天然富晒茶。茶叶的硒含量可高达3.8~6.4mg/kg(一般为0.16mg/kg以下)。
茶皂素
茶皂素广泛分布于茶树体内的各个部位,并以老叶根部为多,茶皂素具有溶血作用,降胆固醇作用,抗生育作用、抗菌作用,杀软体动物活性、抗凝活性、镇静活性、抗癌活性和降血压功能。
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一茯砖茶”是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一日不可缺”的日常生活饮料,由于该地区以肉食、奶类为主食,长期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胆固醇失误,极易导致高脂血症,但经调查,其高血脂发病率较内地低,其原因可能与长期饮用茯砖茶有极大关系。茯砖茶的功已经得到茶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认同。事实上,千百年的饮用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