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萍
(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江西 赣州 341000)
人性化护理在改善手术室护理方面的临床效果
林洪萍
(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接受手术干预的112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施以一般手术室护理服务,试验组则于对照组护理内容基础之上加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入选者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入选研究对象干预后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入选手术病例干预后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选,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引入至手术室护理实践过程之中,能够显著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改善;效果
[收稿日期:2015-01-12编校:王丽娜]
与人群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现状相伴生的,是人群对就医环境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和标准的不断上升态势,这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在护理理念和护理模式等方面也必须不断地做出更新和进步[1]。手术室作为特殊的医院诊治护理患者的场所,该科室所能提供的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对于患者治疗和康复进程的顺利进行影响巨大,因而手术室采取何种护理模式方能为其服务对象提供更合乎现代护理标准的服务,成为手术室护理研究领域急需加以解决的现实课题[2]。我科尝试性地将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引入至手术室护理实践过程之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干预的112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试验组平均(25.22±11.08)岁,对照组平均(26.71±10.85)岁。两组入选研究对象在手术类型、文化程度、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施以手术室一般护理服务,主要内容为手术过程配合、术中病情观察。
1.2.2试验组:于对照组护理服务内容基础之上加以人性化护理服务干预。①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 d至手术患者科室,通过查阅病历、与主管医护人员交流、与患者的面对面沟通等一系列术前访视步骤,掌握手术患者个性化心理特点和病情特征,对手术患者施以科学的术前心理疏导和知识教育。②手术过程配合:术前30 min到位准备,检查物品和器械并按手术过程所需优化放置部位,在头脑中快速复习手术过程,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可能的特殊物品和器械需求,保证快速准确地对术者施以理想配合。③病情观察与处置:术中对患者情况给予积极主动的病情观察与及时有效处置,提高手术病例的安全系数。④术后访视:术后3 d内完成术后延伸访视,了解手术效果、切口状况,给予后续康复知识指导。⑤自术前访视开始至术后访视结束,对服务对象施以涵盖整个围术期的高质量心理支持。
1.3评价指标:护理质量的评价采用科室自制的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表,由入选手术患者进行评价,该评价表含心理支持质量、术前访视质量、手术配合质量、病情观察与处置质量、术后访视质量5个项目的内容,每项满分均为20分,研究对象给出的评分越高,说明手术室护理质量越高。
2结果
两组入选手术病例干预后心理支持质量、术前访视质量、手术配合质量、病情观察与处置质量、术后访视质量5个项目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入选手术病例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入选手术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项目试验组(n=56)对照组(n=56)t值P值心理支持18.36±1.8014.89±2.219.081<0.05术前访视18.20±1.8514.89±2.218.565<0.05手术配合18.05±2.0214.79±2.138.328<0.05病情观察与处置18.23±1.7915.16±2.148.244<0.05术后访视18.29±1.6614.82±2.179.499<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施以人性化护理服务干预的试验组入选手术病例,其干预后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者提供的心理支持质量、术前访视质量、手术配合质量、病情观察与处置质量、术后访视质量5个项目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病例,提示将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引入至手术室护理实践过程之中,能够显著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3]。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运用满足了手术患者身心的需求,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手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4]。此外,在手术室护理中结合人性特点,给予人性化护理可改善患者情绪,稳定血压心率,提高手术安全性[5]。
手术对于受术者来说是一种影响力极大的强应激源,手术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都存在着特殊的身心护理需求,希望能够得到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和真切关怀。而传统的常规手术室护理仅局限于对手术过程的简单配合以及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的被动执行医嘱,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围术期全程护理需求未给予满足,导致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报务质量评价不高[6-7]。而本研究对试验组入选手术病例施以的包括全面细致的术前访视、娴熟准确的手术配合、积极主动的病情观察与及时有效处置、延伸化的术后访视、围术期的全程心理支持等内容在内的人性化手术护理模式,充分满足了手术病例对手术全程、身心整体的护理需求,以其对整体观念、全程观念、身心合一观念等科学护理思维的实践运用,在心理支持、术前访视、手术配合、病情观察与处置、术后访视5个项目的护理服务质量方面均获得了手术室护理服务对象的高度认可,在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独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4
[1]韩琼,许萍.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癌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32.
[2]张文娟,石雅泳.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24.
[3]许莹.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907.
[4]王玉鸽.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4,3:610.
[5]高影力.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4,7:1536.
[6]程真霞.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17):112.
[7]陈映薇,陈倩仪,周月辉.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