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的腹腔镜治疗109例临床分析

2016-01-25 03:38:58曹学庆
吉林医学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临床分析腹腔镜

曹学庆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 安阳 455000)

脾切除的腹腔镜治疗109例临床分析

曹学庆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完全腹腔镜下进行脾切除手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其中血液病4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42例;脾占位性病变11例;合并胆囊结石10例。依据首例手术时间<120 min为临界点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0例病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例巨脾病例采取全腹腔镜脾切除术。由于肥胖、巨脾、脾胰韧带较短、粘连、出血等原因,29例采取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4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过后,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在临床治疗中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脾脏疾病的治疗,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关键词]脾切除;腹腔镜;临床分析

[收稿日期:2015-01-11编校:王丽娜]

自1991年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成功完成以来,腹腔镜脾切除术已在全世界广泛推广使用[1]。相关研究证实了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以及腹腔镜器械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腹腔镜外科的手术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治疗各种脾脏疾病首选的手术方法[2]。我院普外科自2011年5月共109例脾脏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1年5月~2014年3月,我院普外科共有109例各种脾脏疾病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其中男67例,女42例,年龄23~78岁,平均(44.7±9.2)岁。通过对病例进行术前诊断,血液病4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42例;脾占位性病变11例;合并胆囊结石10例。术前所有患者经过B超检查后发现有14例脾脏明显肿大,其余患者脾脏大小均正常。

1.2方法:在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进一步明确患者脾脏尺寸,排除相关疾病。对于血小板低于30×109/L的患者应提前进行预防性的血小板输注。术前保留常规导尿和肠胃减压,术中常规预防性地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气管插管并进行全身麻醉。所有病例平卧后不分腿,将头部抬高30o后,在将其向左侧倾斜30°~45°,在其右腰下放置棉垫,并将其左手手臂固定至麻醉架上,弯曲右膝,伸直左膝。分别在剑突下、剑突和脐连线中点、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和左侧腋中线肋缘下安置5 mm套管作为辅助操作孔。手术开始后首先将脾下极抬起,使用超声刀分离脾结肠韧带,遇到肝硬化曲张的或者较粗的胃短管可上钛夹后切断。对于脾背侧的脾肾韧带和脾上级的脾膈韧带,直接使用超声刀进行分离即可。最后使用腔镜下切割吻合器处理脾蒂,将脾脏装入标本袋后,使用扩张器将左侧操作孔扩张后将标本袋从此孔拉出,在标本袋中使用卵圆钳进行碎脾操作后取出。用生理盐水清洗腹腔后根据实际需要在脾窝位置放置引流管。若在手术过程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现象,立即改用开放脾切除术。

1.3观察指标:以手术时间<120 min作为临界点将病例分为两组,观察分析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2结果

两组病例各项数据情况比较:对两组病例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得知,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性别比(男/女)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例(%)]第1组6234/28106.7±11.977.4±16.26.4±2.77(11.29)第2组4726/21143.4±20.6126.9±34.58.9±3.58(17.02)t/χ2值0.002511.69729.95254.21110.5573P值0.9602<0.0001<0.00010.00010.4553

3讨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住院时间较短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大多数脾脏疾病的标准手术方法[3]。本研究中21例巨脾病例有14例病例采用全腔镜下脾切除术,7例采取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对腹腔镜技术掌握比较熟练的医师看来,巨脾并非是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手术禁忌证。

采用腹腔镜进行脾切除,腹腔镜进镜后首先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对脾门、脾蒂血管区、胰尾区、肠系膜、大网膜等易发生附脾位置进行仔细探查,及时发现并切除存在的附脾[4]。这对于需要进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患者,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本研究中因血液系统疾病需要进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病例有46例,其中有6例病例在其脾门及肠系膜等位置发现附脾并及时对其切除送检后得到证实,占13.04%。

脾脏质地较脆,血供比较丰富,对于出血现象难以控制,且邻近的器官较多,局部解剖比较复杂,因而具有较大的手术风险[5]。我院采用左前侧腹壁入路能够有效增加手术操作的空间,将头部适当地进行抬高有利于手术部位的暴露,能够清晰地对脾脏周围的结构进行辨认,避免对脾脏周围器官造成损伤[6]。采用高频电刀对脾脏周围韧带进行切断时止血效果差,术中出血较多,手术视野不清晰,对整个手术的操作造成影响。本研究则采用超声刀进行腹腔镜脾切除术,超声刀切割精度较高,切割过程中能够快速凝血,做到少出血或不出血,无烟雾和焦痂出现,保证手术视野清晰,整个过程并没有电流通过机体,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组织传导性热损伤[7]。

综上所述,腹腔镜脾切除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正常脾脏大小的脾脏占位以及相关血液系统疾病,同时也能够可靠地对门脉高压、肝硬化等巨脾患者进行治疗。腹腔镜手术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能够实现一次手术多部位病变切除而不必造成更大的手术创口,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4

[1]陈思瑞,彭兵,王艺超,等.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性病变18例临床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1(4):740.

[2]毛忠琦,朱政,周晓俊,等.腹腔镜下脾切除51例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5):826.

[3]吴海福,盛卫忠,刘风林.腹腔镜下脾切除67例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7):584.

[4]刘郁,王宏,段绍斌,等.我国手助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临床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6):756.

[5]柳立蓉,王丹.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江苏医药,2010,36(14):1705.

[6]李圣忠,姚勇,彭乐元,等.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8):839.

[7]朱安龙,朴大勋,侯彦伟等.利用腹腔镜技术改进开腹脾切除术的操作流程[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3):282.

猜你喜欢
临床分析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12例新型隐球菌肺炎诊治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0:48:33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10:12:43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