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危险因素

2016-01-25 08:57李勋王俊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泰兴225400
中外医疗 2015年30期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监护病房危险因素

李勋,王俊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泰兴 225400

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危险因素

李勋,王俊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泰兴225400

[摘要]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随机选择该院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6月—2015年6月并予以救治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通过观察其预后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措施。结果所选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当中,有36例(60.00%)死亡病患,其中,28例病患死于肺外源性因素,8例病患死于肺源性因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死亡诱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为心功能衰竭25.00%和脓毒性休克33.33%,由于呼吸衰竭而引起的死亡患者并不多,仅13.89%。结论基于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而言,必须预防心脏衰竭以及感染性休克等情况的出现,有助于降低死亡率、提升病患预后效果,可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险因素

ARDS属于一种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发病因素较多,机制复杂,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该病的死亡率还是非常高,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该研究总结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危险因素,随机选取该院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6月—2015年6月并予以救治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6月—2015 年6月并予以救治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病患年纪最大值76岁,年纪最小值是17岁;男性病患有32例,女性病患有28例。此次入选的所有病患持续治疗时长均已经超过24 h。

1.2诊断指标

①给予病患X线扫描或者是CT扫描后,影像资料呈现出双肺密影,无法对胸腔积液、肺叶、塌陷等进行有效解释。

②肺水肿诱因。病患表现出呼吸衰竭指征后,予以检查发现并非心力衰竭、体液超出负荷等原因,如果病患并未表现出危险因素,通常需要予以客观评价,用以排除患有流体静力性的肺水肿[1]。

③氧合情况。病患PEEP(呼气末正压)、CPAP(持续气道正压)均≤5 cmH2O,同时氧合指数在201~300 mmHg之间代表轻度;病患PEEP(呼气末正压)≥5 cmH2O,同时氧合指数在101~200 mmHg之间代表中度,病患PEEP(呼气末正压)≥10 cmH2O,同时氧合指数≤100 mmHg则代表重度[2]。

2 结果

2.1入选病患的原发病以及死亡率

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有22例(36.67%)属于肺源性,38例(63.33%)属于肺外源性;36例死亡患者,占60.00%,28例病患死于肺外源性因素,8例病患死于肺源性因素。原发病分析:20例病患的原发病是肺炎,占有比33.33%;26例病患的原发病是脓毒症,占有比43.33%;14例病患的原发病是非胸部受伤,占有比23.33%。

2.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的预后危险因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死亡诱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为心功能衰竭25.00%和脓毒性休克33.33%,由于呼吸衰竭而引起的死亡患者并不多,仅13.89%。见表1。

表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的预后危险因素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的原发病以肺炎、脓毒症以及严重性创伤、大型手术为主,同时也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的根本性诱发因素。基于重症监护病房而言,其急性呼吸窘迫整体并发率可达到8%左右,且大型手术病患数量不断上涨[1]。该次入选对象中,有36例(63.33%)病患属于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20例(33.33%)属于肺炎病患,26例(43.33%)属于脓毒症病患,14例(23.33%)属于非胸部受伤病患,与王宏飞[2]等人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

据边伟帅等人[3]研究发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西方国家中的死亡率比我国相对偏低。在我国,该次入选的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当中,有36例(60.00%)死亡病患。其中,28例(77.78%)病患死于肺源性因素,8例(22.22%)病患死于肺外源性因素。同时,肺炎致死率是40.00%,脓毒症致死率是69.23%,非胸部受伤致死率是71.43%,与徐磊等人[4]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该结果表明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整体死亡率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去研究程序中,应当将研究重点放在致病诱因方面,再结合不同病因展开深入调查,寻找其处理方案。

从36例死亡病患的诱因中发现,多功能器官出现障碍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死亡的一种危险性、独立性诱因,当病患体内各重要器官均出现障碍状况后,其机体功能就会急速下降,以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死亡数量直线上涨[5-6]。需强调的是,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除了生理病理和机械通气等方面具有直接差异以外,其呼吸力学同样存在差异,然而二者的死亡诱因是否一致则需要展开深入调查[7]。

与此同时,脓毒性休克、心脏衰竭等同样会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死亡。该组入选对象中,心功能衰竭25.00%和脓毒性休克33.33%,由于呼吸衰竭而引起的死亡患者并不多,仅13.89%。与卢善翃[8]等人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由此可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死亡的诱因涉及到器官衰竭以及年龄等,所以在总结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危险因素时,必须对上述诱因进行深入分析与处理[9]。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而言,必须预防心脏衰竭以及感染性休

克等情况的出现,有助于降低死亡率、提升病患预后效果,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中进行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钟明媚,张琳,王璠,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血管生成素2水平及其对预后的诊断价值[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11):804-809.

[2]王宏飞,王勇强,李寅,等.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6):416-419.

[3]边伟帅,晁彦公,陈炜,等.无创心排血量监测系统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猪模型呼吸循环功能的评价意义[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11):799-803.

[4]徐磊,王志勇,李彤,等.体外膜肺氧合与机械通气用于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院间转运的对比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11):789-793.

[5]刘改英,林广,刘颖,等.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肺表面活性蛋白A变化的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4):1090-1091.

[6]吴苏武,张绵锋,林玉芸,等.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4,35 (12):1926-1927.

[7]葛庆岗,姚智渊,王铁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及预后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11):773-779.

[8]卢善翃,李俊辉,欧阳莎,等.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3(6):560-564.

[9]西艾木西卡买尔·艾合买提,玛丽叶古·阿吾提,王在义,等.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危险因素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207-5208.

Prognostic Risk Factors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LI Xun, WANG Jun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aixing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Medical Schoo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Taixing, Jiangsu Province, 225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prognostic risk factors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reated in the ICU in this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12 and June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by the author to observe prognostic risk factors and discuss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Results Out of the 60 included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 total of 36(60.00%)died with 28 dying of extra-pulmonary factors and 8 dying of -pulmonary factors. There were many inducing factors for patients who died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ainly including heart failure accounting for 25.00% and septic shock accounting for 33.33%, and only 13.89% patients died of respiratory failure which was much less than the two above.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prevention of heart failure and septic shock is conducive to reducing mortality and improving prognosis, therefore this method can be extended.

[Key words]ICU;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isk factors

收稿日期:(2015-03-05)

[通讯作者]王俊(1976.4-),男,江苏泰兴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重症医学。

[作者简介]李勋(1977-),男,江苏泰兴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重症医学。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10(c)-0108-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563.8

猜你喜欢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监护病房危险因素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探讨儿童重症麻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护理模式效果
探讨43例胸部创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护理措施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