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宇,张松兴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郝学君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经验
修宇1,张松兴2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摘要:中风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和生存质量,属中医“拘挛”“痉证”“筋痹”等范畴。郝学君老师认为中风痉挛性瘫痪属阴跷、阳跷为病,病机总属阴阳失调,病位在脑和经筋。在“近病灶”治疗思想的指导下,治疗时选取头针运动区和舞蹈震颤控制区,同时结合体针,并对痉挛肌群采用多针排刺泻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中风;痉挛;针刺;郝学君;经验
中风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报道显示,约80%~90%的病人在恢复过程中出现瘫痪肢体痉挛[1]。这种状态不仅妨碍病人肢体康复,影响疾病恢复,且加重残疾的形成,对病人自身心理造成负担。郝学君老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病因病机认识有独到见解,并提出“近病灶”的治疗思想,采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认识
《内经》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中风的病灶在“脑”,但已经认识到病灶在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有“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灵枢五乱》有“乱于头,则为厥逆,重则眩仆”。直到近代,医家张锡纯、张伯龙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明确本病病灶实质在脑。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属中医“拘挛”“痉证”“筋痹”等范畴。祖国医学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较早,相关记载始见《黄帝内经》,内经中“臂、肘挛急”“脊强反折”等皆是对本病的具体描述。《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筋者,皆属于节”。《灵枢·刺节真邪》言:“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可见,古代医家将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病位定在经筋。《素问·萎论》有云:“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萎”。《灵枢·邪客》中言:“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难经·二十九难》则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根据《难经》有关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及历代医家的观点,郝学君老师认为,中风痉挛性瘫痪常出现上肢呈痉挛屈曲状,以内侧屈肌占优势,上肢诸关节呈痉挛屈曲状,当属“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下肢呈外旋过伸状,以外侧伸肌占优势,髋、膝、踝关节伸直状,当属“阳跷为病,阳急而阴缓”。 因此,中风痉挛性瘫痪病灶在“脑”和“经筋”,病因病机属阴阳失调。
2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现代医学认识
1980年英国的Lance 最早提出“痉挛”,基于神经生理学理论,认为痉挛系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由于牵张反射兴奋增加引起以速度依赖性的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伴随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个组成成分[2]。
中风痉挛性瘫痪是由于脑高级运动调控中枢受损,使其对脊髓等低位运动中枢的调控及抑制作用中断,致使低级中枢的原始功能释放,导致运动环路的兴奋性增强,使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3]。
肌张力除与牵张反射有关外,还与组织的内在特性,即肌肉、肌腱、关节的黏弹性等机械特性有关。研究表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后,肌肉的内在特性会发生一定的程度变化,使肌张力增高,也是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的原因之一[4]。
不自主运动或称异常运动,为随意肌某一部分、一块肌肉或某些肌群出现不自主收缩,是指病人意识清楚而不能自行控制的骨骼肌动作。临床上常见的有肌束颤动、肌纤维颤搐、痉挛、抽搐、肌阵挛、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和扭转痉挛等[5]。中风后痉挛一般在发病1个月~3个月或更长时间开始出现,且逐渐加重,郝学君老师认为中风痉挛性瘫痪属于不自主运动的一种,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一是高位中枢神经的损伤,即脑损伤,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病灶的部位;二是痉挛肢体,其可能存在内在特异性改变。
3针刺治疗经验
3.1衷中参西,善用头针郝学君老师根据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发病机制,衷中参西,善用头针治疗本病。取穴:选用《焦氏头针》分区,取运动区、舞蹈震颤控制区(一侧病变针对侧,两侧病变针双侧)。定位:运动区相当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上点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0.5 cm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之间的连线即运动区。将运动区划分为五等分,上1/5为下肢、躯干运动区,中2/5为上肢运动区,下2/5为面部运动区。舞蹈震颤控制区在自运动区向前平移1.5 cm的直线(参照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针刺操作:病人取卧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28号~30号长1.5寸~2寸毫针分段刺入,与头皮呈30°夹角,将针快速刺入头皮下,当针达到帽状筋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少,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达到针刺该穴应有的深度后,以180次/min~200次/min频率捻转1 min~2 min。每天1次,每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5次,4周为1个疗程,每次留针30 min。
电针操作:头针进针并行快速捻转手法后,运动区及舞蹈震颤区可以分别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中风痉挛性瘫痪是由于高位中枢神经的损伤,即“脑”损伤所致。“头针”是继承中国古代针刺治疗脑病独特理论及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西医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等,通过反复研究及临床验证总结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刺激区大部分根据皮层功能定位的头皮对应区来确定,其适应证亦多是神经系统疾病[6]。其中“运动区”主要治疗对侧肢体瘫痪,“舞蹈震颤控制区”主要治疗对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及震颤。与大部分学者多采用头针运动区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不同,郝学君老师认为中风痉挛性瘫痪也属于不自主运动一种,故治疗时除针刺头针运动区外,同时选取舞蹈震颤控制区,通过刺激头皮对应区来治疗偏瘫伴发的痉挛。
3.2结合体针,刺法独到郝学君老师选取头针治疗的同时,结合体针治疗,且刺法独到。取穴:阿是穴(痉挛肌);取患侧上肢肩髃、肩髎、曲池、曲泽、外关、合谷;取患侧下肢血海、梁丘、膝关、阳陵泉、三阴交、太冲、丘墟、申脉、照海等。随症加减:意识障碍加神庭、百会、水沟、本神、内关;吞咽障碍加廉泉或夹廉泉;失语加哑门、廉泉、间使;小便失禁加中极、横骨;便秘加天枢、支沟;痰湿内盛加丰隆。针刺操作:阿是穴即痉挛的肌群,采用1.5寸~2.0寸毫针,纵向排刺数针,两针间距3 cm~5 cm,进针要轻快,否则易引发抽搐痉挛。达到深度后,采用提插泻法,轻插重提,提插6次~9次后留针。上肢阳经穴位肩髃、肩髎、曲池、外关、合谷等用捻转补法;阴经穴位曲泽采用捻转泻法;下肢阳经穴位:梁丘、足三里、丘墟、申脉用捻转泻法;阴经穴位:血海、膝关、三阴交、太冲、照海用捻转补法。补法为针刺得气后,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用右手拇食二指持针,以拇指快速向前重搓为主,然后缓慢轻回,如此反复操作6次~9次;泻法操作则与之相反,以拇指快速向后重搓为主,然后缓慢向前,如此反复操作6次~9次。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5次,4周为一个疗程。历代医家在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病因病机深入探讨,在针刺治疗方面有诸多阐述。如:《素问·长刺节论》认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灵枢·官针》则曰:“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治筋痹也”,“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认为针刺治疗应着重于筋、腱附近穴位,采用恢刺、关刺,以缓解筋脉拘挛。郝学君老师根据《难经·二十九难》中“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阳急而阴缓”,结合病人自身肢体的屈曲或过伸状态,选取患侧肢体阴、阳经穴位,以调和阴阳;同时受古代恢刺、关刺的启发,针对痉挛肌群,采用多针排刺泻法,刺法独到,直达病所。
4典型病例
病例[1],男,56岁,以“左侧肢体活动不利3个月,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个月”为主诉于2014年8月14日就诊。病人于3月前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头CT检查提示:脑梗死。经住院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并于1个月前病情加重,出现四肢瘫痪,伴言语不利,继续住院治疗,病情平稳后出院,遗留有四肢瘫痪、言语不利、饮水呛咳等症状。为求康复治疗来我院就诊。现症见:四肢痉挛性瘫痪,左侧为重,站立困难,不能行走,伴言语不利,饮水呛咳,睡眠及二便正常。查体:神志清,言语不利,左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增高,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左侧肢体Ⅳ级,右侧肢体Ⅲ级。四肢腱反射亢进,巴氏征L(+)R(+),舌偏暗,苔白,脉弦。 诊断:中风(中经络)。
治疗:①头针治疗取双侧运动区、舞蹈震颤控制区,针刺以后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②体针治疗取阿是穴(痉挛肌)、肩髃、肩髎、曲池、曲泽、手三里、外关、合谷、血海、梁丘、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等。言语不利、饮水呛咳加廉泉、风池、风府、间使。阿是穴采用多针排刺提插泻法,曲泽、梁丘、阳陵泉用捻转泻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血海、三阴交、太冲则用捻转补法,其余诸穴采用捻转平补平泻法。治疗每天1次,每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5次,4周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后复诊,病人病情明显好转,四肢痉挛程度明显减轻,肌力明显增强,肌张力明显降低,可以独立站立,在他人帮扶下行走。语言较前流利,饮水呛咳减轻。治疗2个疗程后,病情继续好转,四肢痉挛程度继续减轻,可以缓慢独立行走,言语明显较前流利,饮水呛咳症状缓解。查体:左上肢肌力4- 级,下肢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4+级,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左侧肢体Ⅰ+级,右侧肢体Ⅰ级。治疗3个疗程后,病情基本缓解出院。
按语:该病人同时出现双侧肢体的痉挛性瘫痪,病情较重,临床比较少见。四肢痉挛性瘫痪,因而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运动功能。郝学君老师按照“近病灶”治疗思想,采用双侧运动区和舞蹈震颤控制区,并配合电针,加强刺激,增强疗效;同时,结合体针治疗,缓解肢体痉挛程度,疗效明显。
5讨论
中风痉挛性瘫痪目前主要从理疗、功能训练等康复手段着手[7],但其治疗时间长,见效慢;临床也可见药物、神经阻滞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8],但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多;局部注射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有创伤、易反复、费用昂贵[9]。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疗效,操作方便,无不良反应[10],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法,优势明显。
郝学君老师根据其30余年临床经验,提出“近病灶”治疗思想,即在治疗疾病时,一定要在病变部位或尽可能接近病变部位处有针对性地进行针灸治疗。其不仅是对诸形于外的病变部位进行治疗,而且要借鉴现代解剖学理论及影像学资料等确定病人病灶,明确病变的部位。郝学君老师认为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病灶”两方面:一是在脑,二是表现于外的痉挛肢体。治疗时既要针对“脑” 部病灶,重点刺激相关的头部穴位(区),同时还要针对痉挛肢体病灶进行治疗,故采用头针结合体针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公维军,张通,孙新亭.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3):212-213.
[2]Lance JW.Path physiology of spasticit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baclofen[M].Chicago: Year Book Medical Publishers,1980:8.
[3]尚艳杰,马程程,蔡玉颖.中西医治疗中风偏瘫肌肉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3):238-239.
[4]卫茂斌,高谦,黄松波.脑卒中的康复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76-377.
[5]万新华.不自主运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
[6]焦顺发.焦顺发头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
[7]顾明慧,李建,朱毅.脑卒中后肌痉挛的部分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1,26(5):375-376.
[8]岳增辉,叶禹,李良,等.脑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概况[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0):916-918.
[9]王艳霞,李军,傅立新.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62-1063.
[10]孙玉涛,丁淑强.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9):150-152.
(本文编辑薛妮)
基金项目:辽宁省中医药临床学(专)科能力建设项目(No.2012-lnzyxzk-06)
通讯作者:张松兴,E-mail: songxing95@hotmail.com
中图分类号:R743R255.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8.045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08-0923-04
(收稿日期:201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