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国
(宾县宁远镇农技站,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探讨
李万国
(宾县宁远镇农技站,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常见病害。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增加,菌核病的病害会直接影响到大豆最终产量与品质。因此做好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工作是大豆生产的必然措施。根据病害发病特点及原因,探讨了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防治方法
大豆菌核病体现于花期、苗期在大豆叶片、茎秆方面的染病。花期染病会导致苗枯、叶茎腐烂;苗期染病使得茎部产生水渍状或棉絮状菌丝,后期干缩枯死。由于大豆菌核病危害很大,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保证大豆产量的直接因素。
1.1 前茬作物影响
大豆菌核病不仅危害大豆,还危害其他植物,比如菜豆、马铃薯、白菜及胡萝卜等农作物。由于种植业调整相关结构,导致前茬具有多样性,大豆菌核病发病率提升。有数据表明,前茬是豇豆的豆田,大豆菌核病发病率高达41.7%,而以向日葵为前茬的豆田,菌核含量可高达6.18 g/m2。若是以油菜为前茬的豆田地,大豆菌核病的病害率比正常的大豆田种植高达20%~50%[1]。
1.2 栽培管理不当
在栽培过程中不合理的操作都会导致大豆菌核病的发病频率增加,比如未及时在封垄前中耕培土、大豆种植过密等,使栽培过程中透气不良、湿度提升等。
1.3 重迎茬造成发病率高
数据表明,重茬发病比迎茬发病率高得多。连年种植大豆的豆田,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率容易增加。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植株茎部。发生时可以首先注意到上部大豆植株叶片的异常情况。褐色病斑会发生在植株茎部上,开始会生成棉絮状菌丝或者白色颗粒物,后期会演变成黑色菌核。若是剖开植株茎部,可以明显看出圆柱形的黑色菌核排列[2]。枯死的植株会呈现灰白色,在中部会腐烂成麻丝状空皮层结构,甚至外部的黑色菌核会脱落。在豆荚上呈现的病斑是褐色的,大豆菌核病会导致豆荚直接枯死,全豆荚呈现苍白、腐烂、干缩皱瘪的形态。由于大豆菌核属于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所以大豆菌核病是值得探讨的病害症状。菌核在植株茎部呈现圆柱形、鼠粪形及不规则形状。菌核外部黑、内部白,薄壁组织切面结构。子囊盘需要大豆菌核在湿润、光照条件下才会萌发。菌核被混在种子及土壤中过冬,并在适宜条件下形成子囊孢子及子囊盘,促使大豆田间的初步病源侵染。总体上来讲,菌核发生多处于阴雨天气、地势低、重茬地或向日葵茬地等环境下。同时如果大豆栽植过程中操作不当,比如氮肥过多、种植过密、临近向日葵、倒伏地段等,也会导致大豆菌核病发病频率高。
3.1 农业防治
大豆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相关的筛选工作,确认种子内无掺杂菌核,并在无病豆田内进行生产,杜绝前期种子感染病菌的可能。由于大豆菌核病仅针对于大豆、向日葵及油菜产生危害,却不会侵染禾本科的农作物,因此大豆豆田的栽植要改变耕作模式,避免与相关豆田地、向日葵田地、油菜田地相邻情况,并采取3年轮作模式来控制大豆菌核病的侵染途径与渠道,使得大豆菌核病范围得以控制。
在大豆栽植时,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如合理密植、防旱治涝、平整土地、适度排水,在封垄前产趟处理等等,避免子囊盘的萌发。密植合理指的是要采取垄三栽植的形式来进行培育,需达到25万~31万株/hm2的保苗密度。若是采用小垄5 cm密植栽培,需达到33万~ 35万株/hm2的保苗密度。若是采用大面积大垄110 cm密植栽培,需达到38万~40万株/hm2的保苗密度。大豆菌核病主要是对植株病枝侵染,因此在田地收获后要深翻土壤,及时处理病残体及菌核,必要时可将病残体进行烧毁操作,杜绝菌核病发病的可能[3]。
3.2 化学防治
在大豆种子萌芽开花期间,正是菌核子囊盘盛行时期。在这期间采取一些化学防治措施,可以达到85%以上的病菌防治效果。具体措施是:将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1 500倍液进行喷洒,或者采用可湿性粉剂50%农利灵1000倍液喷洒,按照450kg/hm2的用量进行喷洒操作,隔一周喷洒一次,花期总共喷洒2~3次即可。
[1]冷国凤.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 2016,07:101.
[2]于双城.大豆菌核病发病特点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6, 02:91.
[3]马静.大豆菌核病及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 2015,03:8.
1005-2690(2016)07-0099-01
:S436.6
:A
2016-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