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国内动态

2016-01-25 12:37:23
中国果业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柑桔

资讯国内动态

福建·永安芙蓉李成为富民产业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陈世平)近几年来,永安市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芙蓉李产业。该市西洋镇内炉村通过不断做大产量、做优品质、做响品牌,使芙蓉李成为了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香饽饽”。据悉,内炉村芙蓉李产业一是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目前全村芙蓉李种植面积达600hm2多,年产量达7000t左右,年产值4000多万元。今年,仅芙蓉李一项,内炉村人均收入达2.6万元,种植大户收入30万元以上的有44户,20万元以上的有130户,10万元以上的有150户。二是实现了优质化生产,在拥有优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培训、发展生态果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规范整形修剪技术、推广杀虫灯和生物农药,内炉村所产芙蓉李无公害,果实色泽鲜美、果大肉厚、汁多味甜。今年,该村芙蓉李销售顺畅,省内外客商纷至沓来,连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客商也来了,网络订单连续不断。三是实现了品牌化营销,通过实施品牌战略,2015年注册了“西洋内炉芙蓉李”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村芙蓉李统一品牌上市,目前 “西洋内炉芙蓉李”已形成品牌效应,在广东、上海、浙江及本省泉州、漳州等地市场享有美誉。

福建·福安积极推动特色水果产业扶贫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陈世平)近几年,福安市创新发展思路,将精准扶贫与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在该市穆云畲族乡发展壮大穆阳水蜜桃和刺葡萄产业。穆阳水蜜桃和刺葡萄是穆云畲族乡的传统地方特产,穆阳水蜜桃被誉为“闽东珍果”。据悉,几年来,福安市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带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等多项举措,不断做大做强穆云畲族乡穆阳水蜜桃和刺葡萄产业,目前穆阳水蜜桃和刺葡萄产业已发展成为该乡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许多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主要成效:一是规模效益日益突出。全乡穆阳水蜜桃种植面积达到600hm2多,刺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50hm2多,年总产值逾2亿元,果农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二是科学种果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培训、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果园、开展设施栽培、实行标准化生产,果农素质较高,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蔚然成风,全乡所产穆阳水蜜桃、刺葡萄品质优异,颇受消费者青睐,穆阳水蜜桃售价高达100元/kg。三是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近年来,该乡先后注册了“穆阳水蜜桃”和“溪塔刺葡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穆阳水蜜桃和刺葡萄产业实现了品牌化营销,销售渠道不断拓宽,果品销售顺畅。2015年,穆阳水蜜桃品牌价值 (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49亿元,品牌影响力与时俱进。

湖南·江永形成四季种桔新常态

本刊讯柑桔产业是江永县最靓的一张名片,是江永县在永州市乃至湖南省最叫得响的产业。现已形成了两主(以香柚、晚熟柑桔为主)多辅(温州蜜柑、椪柑、沙糖桔、南丰蜜桔、中熟脐橙等为辅)的格局。预计2016年,全县柑桔总面积1.26 万hm2,总产量16.3万t,总产值5.86亿元。

近几年来,柑桔黄龙病为害日益严重,给江永县柑桔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控制柑桔黄龙病,成了保护江永柑桔产业的生死之战。转“危”为“机”,2014年秋,在江永县人民政府的安排下,由江永县农业局和江永县扶贫办各提供100万元,合计200万元柑桔产业无偿扶植资金,湖南季丰农业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获得了建设江永县柑桔无病毒苗圃资格。现已建成占地面积6hm2的无病毒工厂化苗圃。该苗圃共建有生产管理用房、配电房、消毒、材料与工具室等综合用房面积850m2;建成连栋温室4栋,面积4545m2;建成单栋防虫网室92栋,面积18000m2;配套营养土配制车间377m2,营养土发酵棚1892m2,防疫保护围墙1410m等。每年可出圃优质柑桔无病毒容器苗木100万株以上。

众所周知,柑桔容器苗随时都可种植。依托柑桔无病毒容器苗木繁育场,今年2—3月,全县共种植以沃柑和W·默科特为主的晚熟杂柑300hm2,成活率在99%以上;6月,本县松柏瑶族乡南峰山村能人——廖生科与本乡富素村外出务工返乡创业能人——何永明合作,利用容器苗种植沃柑60hm2,成活率在98%以上;8月,铜山岭农场一种果大户利用容器苗种植沃柑3hm2,成活率也在98%以上;11月小阳春,至少已有5户完成了全部定植前准备工作并订购苗木8万株,期望按期完成种植计划。现在的江永县秋末及冬初种植柑桔,春、夏补蔸全苗,春季种植柑桔,夏季补蔸全苗的四季种桔新常态已经形成。

(伍兴甲)

山西·吉县快成熟苹果受到冰雹灾害影响

本刊讯2016年,吉县的中垛乡、东城乡苹果园区多次遭受冰雹灾害,当地苹果产业受到严重损害。9月29日,临汾市果桑站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吉县中垛乡、东城乡,再次对受灾果园进行受损调查。通过实地勘查,中垛乡中垛村、柳沟村受害较为严重,90%以上的果实留下被打的斑点。中垛乡白额村、南坪村和东城乡受灾情况略轻,但果实果面受损比较严重,影响到商品性状。目前,雹灾受损果实销售比较困难。吉县地处黄土高原山区,是冰雹多发地带,吉县果业部门也深刻认识到雹灾对果业生产的影响,呼吁县委县政府出资补助防雹网建设,在各示范园区做了防雹网建设示范点。但由于防雹网搭建投资较大,全县防雹网搭建面积仍然很少。果业部门还配合保险公司开展果树雹灾投保工作。鉴于以上情况,希望有关部门加强防雹网建设,加大防雹网建设投资力度和项目资金倾斜,正确引导果农投保,降低损失程度。另外积极开拓受灾果的销售渠道,尝试延迟采收雹灾果,让其充分成熟,可大幅提高果实含糖量和风味,用口感征服消费者。还可利用电商平台销售途径出售“爱心苹果”,呼吁消费者关注、关爱受灾果农,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王秋萍)

山西·临汾依托水果特色产业促进旅游业发展

本刊讯目前,临汾市水果面积已突破13 万hm2,总产量达123万t,人均果品收入达1576元。面对果品市场竞争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该市各地另辟蹊径,依托水果特色产业促进旅游业发展。反过来,通过旅游促水果产业发展,初见成效。近年来,部分县(市、区)围绕当地特色产业,整合旅游资源,通过举办梨花节、桃花节、采摘节等形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建设成集“产业发展、休闲养生、生态保护及生态旅游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了水果产业和旅游产业双赢的目标。

隰县素有“中国金梨之乡”“中国酥梨之乡”的美称,近年来又大力发展梨中新秀——玉露香梨新品种,该品种以肉质细嫩、脆甜多汁而深受消费者喜欢。为了提升“中国第一梨、隰县玉露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力打造“隰县玉露香”品牌,做大做强梨果产业,隰县政府自2011年起连续6年举办“隰县梨花节”,以梨花为媒,以节扬名,以节厚文。节日期间,游人可以观赏到万亩梨花吐蕊绽放、云漫雪舞、清纯秀美的梨园风光,还有百名好人聚梨乡、梨乡风韵摄影比赛、戏曲表演、非遗项目展演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同时开展“中国大美梨”隰县玉露香市场营销研讨会,为招商引资提供平台。2016年第六届隰县梨花节上,互联网+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建立“玉露香”梨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和“玉露香”梨原产地电商平台之后,隰县2016年在梨花节上首次开展了市民认养梨树的活动,开辟了网络销售梨果的全新模式。认养者可以随时通过手机观赏清新的梨园风景,观察梨果的生长状况,获得线上农事体验的乐趣,还可与果农进行视频通话交流,确保认养者吃到放心、正宗的隰县玉露香梨。梨花节还带动隰县当地旅游资源的人气剧升,在黄土高原上和风花雪月的梨花仙子合个影后,去以悬塑艺术蜚声中外的小西天听一场当地戏,再到气势恢宏的晋西革命纪念馆追忆一番革命历史,到钟灵毓秀的中国梨博园领略一下隰州风土人情,这样的隰州梨乡风情一日游可谓充实圆满。隰县通过梨花节的举办,实现了由单纯卖梨果到观赏梨花、提升文化、壮大产业、梨果富民的新跨越,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达小康进程。今年9月,隰县举办了首届玉露香梨采摘节,全国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中秋前短短几天6500t玉露香梨全部出园,价格实现翻番,同时带动农家乐、土鸡蛋、核桃、小米等土特产销售。国家旅游卫视、人民网、新华网、农民日报、山西电视台、临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对此次采摘节活动进行了报道。

吉县依托苹果产业在金秋时节举办苹果采摘节,“十一”小长假或是周末,人们可以观赏完壶口瀑布后,顺路到东城垣上果园里采摘一筐红彤彤的苹果,到果园旁搭起的农村大戏台听听戏,品尝一下铁锅炖柴鸡的美味,充分享受黄土高坡的乡土气息。

安泽依托连翘产业在初春四月举办黄花节,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黄色的连翘花开放,春意浓浓。

尧都区贺家庄的桃王九九基地已连续举办了11届桃花节,成为大家春游踏青、吃农家饭的好去处。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宣传推介,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发展,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增效。

(赵玉山)

浙江·椪柑高接早熟温州蜜柑效果好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曹炎成)为了调整柑桔品种结构,促进柑桔产业转型发展,衢州市龙游县塔石镇莲塘村华区自然村方柏荣,2014年3月对位于山垄田里的90多株12年生椪柑进行高接换种,从当地宫川早熟温州蜜柑结果园采取接穗,每株嫁接15~20个芽,嫁接高度1.1~1.3m,建立1334m2高接换种示范园。通过两年多的生长,2016年全部结果,种植密度为4m×3m,计每公顷栽840株。据测算,平均株产40kg多,最多的可达50kg,预计每公顷产量达33.6t;果实品质好,单果质量120~150g,可溶性固形物达10.9%,含酸量1.01%,酸甜适口,风味好。椪柑高接早熟温州蜜柑种植取得成功。

去年冬至今年春,龙游县柑桔受到40年一遇的低温冻害,椪柑受冻严重,减产80%~90%。椪柑上嫁接的早熟温州蜜柑抗寒性强,受冻较轻,灾年夺高产。由于今年柑桔大面积减产,目前早熟温州蜜柑的收购价格达到2.40元/kg,高接换种园每公顷产值可达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据了解,高接换种每株接15~20个芽,每株成本为15~20元,平均每株16~17元,改接成本896元;嫁接早熟温州蜜柑后春季施肥一次,每株施复合肥0.3~0.5kg,病虫害防治3次,管理成本500元左右。到第三年,减去3年成本每公顷可获利4.2万元,为衢州市柑桔品种结构调整及柑桔产业转型发展树立了成功的典型。

福建·永泰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李果)标准基地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陈世平)9月26日,经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受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组织的专家组实地考核,永泰县创建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李果)标准化生产基地顺利通过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永泰县全面完成了创建任务,达到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及有关要求。至此,永泰县成功建立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李果)标准化生产基地。据悉,2015年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第28号通知,批准永泰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李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建设以来,永泰县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果农、合作社、企业积极参与,大力推行绿色李果生产技术,改善果园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完成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李果)标准化生产基地7360hm2,有效促进了李果优质安全生产,果品畅销价高,果农、合作社、企业实现增收。永泰县是 “中国李果之乡”,李(主栽品种为芙蓉李)年产量达5万t左右,年产值逾1.5亿元。近年来,永泰县注册了“永泰芙蓉李”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永泰县李果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福建·长泰建立农业部热作(番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最近,农业部公布了第6批农业部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名单,漳州市长泰县明昊番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榜上有名。据悉,近年来,长泰县高度重视番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的创建,强化了对示范园建设的谋划和指导,做好政策、资金、科技扶持。通过明昊番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的建立,有效提升了该示范园番石榴质量安全水平,所产番石榴大小适中,果肉厚而细脆,口感清甜爽口,而且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县番石榴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实现增效,果农实现增收。目前,长泰县番石榴种植面积达900hm2,年产值逾1亿元,番石榴产业已成为该县果农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

福建·永安积极推进柑桔黄龙病防控补助项目建设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陈世平)今年以来,福建省永安市积极推进农业部柑桔黄龙病防控补助项目建设,目前已取得一定成绩。9月2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赵守歧处长在福建省植保植检站站长徐志平、三明市农业局副局长张冬松的陪同下,到永安市督查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督查组听取了永安市农业局关于柑桔黄龙病防控补助项目建设工作汇报,举行了座谈会,并深入果园实地考察,开展现场指导。赵守歧处长肯定了永安市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要求继续做好项目后期工作。据悉,今年来,永安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控柑桔黄龙病,一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觉”的指导思想,实施农业部门主抓、有关部门协助的防控机制,全民动员防控柑桔黄龙病;二是组织力量查清黄龙病发病病株,对发病病株做好清除工作;三是开展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工作,发放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手册,让广大果农认识到黄龙病的严重为害,主动扎实做好柑桔木虱防治;四是在洪田镇等地建立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示范片,加强柑桔木虱预测预报工作,推进联防联控,确保防控实效。

湖北·宜昌夷陵十项措施护航柑桔销售

本刊讯 (陈娟娟,特约通讯员谢合平)

2016年,在全国柑桔减产的大背景下,宜昌市夷陵区柑桔逆势增长,预计总产量将达到75万t。为确保柑桔顺畅销售,夷陵区采取10项措施护航柑桔销售,促进产业增效、桔农增收。

一是防虫抗旱保质量。今年夷陵区投入联防、抗旱资金600余万元,严格开展柑桔病虫害联防联控和绿色防治,全区11个乡镇123个柑桔主产村(场)大实蝇联防覆盖率达100%,充分调配利用现有的抗旱设施设备,科学灌溉保墒,确保夷陵蜜桔品质。二是走南闯北攻市场。夷陵柑桔销售团队北上满洲里、哈尔滨,南下广州、深圳,西访新疆霍尔果斯,东征上海、青岛,建构了“巩固华北、主攻东北、开发西北、抢占华东、拓展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销售网点遍布国内23个省(自治区、市),出口合作伙伴达十余个。三是线上线下增销量。夷陵区按照“稳定传统市场,开发电商市场,主攻国际市场”的销售思路,采取“直销、客商联销、出口、农超对接、农商对接、电子商务、加工转化”等多元化的销售方式,实现“线下增销、线上卖俏”。四是国际专列出口忙。支持晓曦红、星翔、洋红、天缘四大企业到俄罗斯等国际市场组建出口公司,充分利用宜昌市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共建的“宜新欧”国际运输新通道,计划从10月中旬开始一周一个专列进行柑桔出口销售。五是农旅融合价格涨。通过三产融合实现种植、加工、产品销售、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柑桔产业增值链,打造休闲度假产业引擎,全面促进柑桔销量及销价提升。六是分级错峰周期长。优化夷陵蜜桔品种结构调整,科学规划特早、早熟、中熟、晚熟等品种结构比例,鼓励柑桔企业建立柑桔贮藏设施设备,有效延长柑桔保鲜期,分级错峰销售。七是示范创建上国榜。夷陵区严格柑桔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柑桔质量可追溯体系,真正实现“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目标,今年,被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认定为“国家级出口柑桔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八是企业融资银行帮。夷陵区委、区政府积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拓宽融资渠道,为柑桔销售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2016年以来,农业银行、三峡农商行、兴福村镇银行等夷陵区境内五家银行为柑桔销售企业、打蜡厂及桔农累计提供贷款7000多万元,有效保障柑桔销售资金供应。九是宣传推介造影响。9月22日,在夷陵区乡村旅游秋季产品宣传推介会上,夷陵区农业局介绍了柑桔产业发展和销售情况。在柑桔销售期间,夷陵区积极组织柑桔龙头企业参加全国农博会、农交会、农展会,鸦鹊岭、龙泉、小溪塔等3个柑桔主产地政府将牵头分别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柑桔推介活动,提升夷陵蜜桔知名度,扩大柑桔销量。十是部门联动环境强。今年,夷陵区对到夷陵购销柑桔的客商,实现农业、公安、工商、交通、检疫等单位全程保姆式服务,全力排忧解难,竭诚提供一流的柑桔产品,创造一流的销售环境,开展一流的销售服务。

2016年全国100个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出笼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日前,由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组织的 “2016年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推介活动进入尾声,在各地遴选推荐的基础上,经形式审查、专家审核,共有100个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经过9 月30日至10月13日公示,现已正式出笼。据悉,这次获得公示的100个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包括:临海蜜桔、永春芦柑、赣南脐橙、清江椪柑、东江湖蜜桔、梅州金柚、阳朔金柑、开县春橙、安岳柠檬、从江椪柑、宽城苹果、万荣苹果、瓦房店小国光苹果、烟台苹果、灵宝苹果、昭通苹果、洛川苹果、庆阳苹果、扁担沟苹果、阿克苏苹果、赵县雪花梨 、绥中白梨、砀山酥梨、黄泛区黄金梨、百里洲砂梨、广安蜜梨、福泉梨、泸西高原梨、蒲城酥梨、库尔勒香梨、平谷鲜桃、乐亭大桃、凤凰水蜜桃、肥城桃、长葛蜜桃、七仙红桃、龙泉水蜜桃、石阡桃、丽江雪桃、王莽鲜桃、双滦葡萄、铁岭葡萄、张家港葡萄、唐先红富士葡萄、醋庄葡萄、民权葡萄、元谋葡萄、丹凤葡萄、贺兰山葡萄、吐鲁番葡萄、北寨红杏、彭阳杏子、轮台白杏、芮城屯屯枣、太谷壶瓶枣、乐陵小枣、祁东酥脆枣、大荔冬枣、灵武长枣、阿克苏红枣、和田玉枣、天水樱桃、乐都大樱桃、盘山磨盘柿、五华大田柿、恭城月柿、奉新猕猴桃、苍溪红心猕猴桃、眉县猕猴桃、临晋江石榴、怀远石榴、会理石榴、蒙自石榴、皮亚曼石榴、昌平草莓、满城草莓、建德草莓、长丰草莓、大兴西瓜、兰岗西瓜、双城西瓜、南汇西瓜、温岭西瓜、抚州西瓜、昌乐西瓜、蒲城西瓜、中宁硒砂瓜、乐亭甜瓜、阎良甜瓜、喀什甜瓜、五家渠金皇后甜瓜、茂生围香蕉、南宁香蕉、从化大红桂味荔枝、高州储良龙眼、愚公楼菠萝、雷州覃斗杧果、三亚杧果、攀枝花杧果和华坪杧果等。

陕西·千阳荣膺“全国现代苹果产业10强县”称号

近日,从2016中国苹果年会暨山东沂源苹果产销对接会上获悉,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被评为“全国现代苹果产业10强县”称号,这是继中国苹果名县之后千阳县获得的又一殊荣。

近年来,千阳县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全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机遇,围绕“大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以中国苹果名县为目标,聚力发展苹果产业,建成现代苹果矮砧集约化生产示范基地2733hm2、矮化自根砧M9-T337育苗基地445hm2,带动全县发展现代苹果6733hm2。探索形成了“政策支持引导、新型主体推进、矮砧技术支撑、技术标准创新、田间大学培训、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矮砧苹果产业发展 “千阳模式”,在全国推广。

千阳县先后荣获国家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苹果现代化种植技术示范基地、果园机械化示范基地、陕西省果业转型升级示范县、中国苹果名县等称号。千阳海升基地生产的米奇啦苹果被选为2015年“9.3”大阅兵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果。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专题报道了千阳矮砧苹果产业,《千阳湖畔苹果红》科教故事电影在全国公映。“千阳红苹果·中国好苹果”享誉全国。

(宝鸡新闻网)

福建·国家级出口柑桔质量安全示范区增至3个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16年第90号公告,公布了新创建成功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名单,顺昌县榜上有名,成为国家级出口柑桔质量安全示范区。至此,福建省已拥有永春县、平和县、顺昌县3个国家级出口柑桔质量安全示范区。

据悉,柑桔是福建省第一大宗果类,现有种植面积约20万hm2,年产量达330万t。福建省柑桔品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柑桔种类为宽皮柑桔和柚,其次是甜橙和金柑。福建省柑桔种质变异也十分丰富,已选育出的柑桔优良品种有岩溪晚芦、红肉蜜柚、三红蜜柚、红绵蜜柚、黄金蜜柚、金秋早(金柑)等。近十几年来,福建省认真抓好柑桔标准化生产,加强柑桔质量检测体系、监管追溯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了国家级出口柑桔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创建工作。近几年,福建省柑桔鲜果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东南亚、欧盟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逾20 万t,居全国首位。

“凤翔苹果”顺利通过陕西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品质鉴评

近日,陕西省农业厅、省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组织鉴评专家团来凤翔县,对凤翔县申报的凤翔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了现场品质鉴评。鉴评专家组通过听汇报,以及对凤翔苹果的色、香、味、形等感官特征进行鉴定评价,一致认为:凤翔苹果具有最佳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生产方式、深厚的人文历史,极具“个大,形美,色艳,汁多,酸甜适口”的地方特征,可以推荐上报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这次品质鉴评的顺利通过,是凤翔苹果地标登记工作通过现场核查之后,在前进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绩,对于凤翔苹果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陕西农业网)

广西·桂林五大举措治理柑桔黄龙病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9月26—27日,全国农技中心植物检疫处组织有关专家到广西桂林市督导调研2016年柑桔黄龙病防控补助项目实施情况。督导组认为,广西当地实施的防控补助项目效果显著。据悉,2016年中央财政和广西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柑桔黄龙病防控治理。桂林市有关部门为了有效控制柑桔黄龙病扩散蔓延,确保柑桔产业健康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5项举措:一是加强督导,确保项目落实到位。当地积极引导村级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村规民约”、行业自律等形式督促果农自觉搞好疫情防控。二是强化监测预警,指导合理用药。每年建立普查档案和柑桔木虱种群消长动态规律的常年监测体系,准确发布疫情并指导果农合理用药。三是严格检疫监管,推广无病种苗。严防疫区接穗和苗木进入非疫区,对违规生产销售柑桔种苗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四是突出统防统治,及时清除病树。采用现代高效植保机械,集中统一施药,大面积防治柑桔木虱。五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向广大果农及时传授柑桔黄龙病和柑桔木虱的诊断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等知识,提升果农科学防病治虫的技术水平,提高防治效果。

福建·验收顺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

本刊讯10月26日,根据《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续报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受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委托,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顺昌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续报工作进行验收。验收组成员由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南平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三明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专家及高级农艺师组成,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施清担任验收组长。验收组深入到顺昌县仁寿镇富石村检查富石村基地办农户生产记录,采访村基地种植户,组织种植户召开座谈会,与种植户交流探讨种植技术。验收组检查了仁寿镇基地办台账,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生产管理措施具体实施情况等,检查了柑桔基地、绿色防控、生产环境、基地生产记录和制度执行等情况。

(陈国仁)

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在北京召开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钱开胜)9月27日,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在北京市召开。会议期间,审议通过了《果品标准体系框架》《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函审规范》等规章。据悉,2015年,全国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280万hm2,产量1.75亿t,均位居世界第一位。虽然我国自实施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专项计划以来,制订和发布了一大批水果行业标准,对推动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及其标准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水果标准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尤其是各类标准化体系指标不能科学、全面地反映我国各地和各类水果生产与流通的真实情况,与国际先进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当前,加强果品标准化建设是确保我国果品质量安全、提高果业产业化水平的迫切需要。而全面构建果品标准体系框架,借鉴和采用国际标准,既是我国水果产业的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也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措施。本次会议指出,要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我国果业生产水平,确保果品质量全面提高,有效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把我国果品的产业规模、品种、质量等潜在优势转化为中国果品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的现实优势,建立起提升我国果品国际竞争力的长效机制。

云南·第二届中国(石林)人参果旅游文化节开幕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10月20日,由中共石林彝族自治县委、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石林管理局、西街口镇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石林)人参果旅游文化节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西街口镇隆重开幕。开幕式上除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展演和人参果知识竞赛、大胃王比赛等活动点燃现场观众的热情,让游客在品尝鲜美人参果的同时体验人参果带来的乐趣外,还对优秀人参果种植户、营销户、人参果等高原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进行了表彰并授牌。

人参果果实形状似心脏和椭圆形,成熟时果皮呈金黄色,有的带有紫色条纹,有淡雅的清香,果肉清爽多汁。人参果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口感甜润、皮薄汁多,食之果香四溢、满口余香、回味无穷,被誉为“生命火种”“防癌之王”。1998年,当地农户赵光华从圭山镇和合村引进试种,因当地特有的沙泥土质、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故产出的人参果具有纯天然、口感好、色泽美、产量高、品质优等优点。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西街口镇已成立了石林县路花人参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石林县西街口人参果种植协会、石林西游人参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全镇人参果种植农户和种植面积分别达1000余户和1000余hm2,预计今年总产量达31000余t,总产值将由2014年的近9000万元增加到1.5亿元左右。

西街口镇路花人参果合作社目前有会员188户,人生果种植面积466多hm2。该合作社社长毕凤书告诉笔者,通过参展参会等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提高了当地人参果的知名度,加上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因此今年的产量和价格都比去年明显提高,产值比去年几乎翻了一番。“从7月上市以来,水果型和蔬菜型的人参果分别由2015年的2元/kg和3元/kg提高到3元/kg和5元/kg以上,而且市场价格比较稳定。”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西街口镇荣获“中国人参果之乡”荣誉称号,目前全镇人生果产业已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运营,成为石林县仅次于烤烟产业的第二大农业产业,人参果产业被石林县委、县政府列为重点发展的高原特色农业。

福建·龙岩举办百香果产业推进会暨海峡两岸百香果产业论坛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 日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举办了百香果产业推进会暨海峡两岸百香果产业论坛。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福建、台湾的百香果专家,龙岩市、新罗区相关负责人,电商界、企业界、种植界的代表等150多人出席。推进会上,新罗区被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授予“百香果国家标准化研究基地”称号。与会专家、代表就新罗区百香果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交流;与会电商界、企业界、种植界的代表就百香果深加工、网络营销等签订了一系列协议。论坛上,海峡两岸百香专家围绕百香果标准化栽培技术、百香果深加工技术和百香果产业经济学分析等进行了主题演讲。随后,专家、代表实地参观了新罗区百香果生产示范基地。据悉,百香果产业是新罗区新兴的水果产业,全区种植面积已达500hm2多,今年产量预计可达7 500t以上。近年来,由于新罗区所产百香果果大美观,果汁色、香、味俱佳,因此颇受消费者青睐,果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及本省福州、厦门等地。据介绍,新罗区已制订规划,到2020年全区百香果种植面积将发展至1000hm2,年产量达到1.5万t,并建立一个百香果良种繁育基地,年繁育苗木15万株;建立一条百香果深加工生产线,年加工鲜果5000t。

福建·首届仙游度尾文旦柚节开幕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陈世平)10月19日,首届仙游度尾文旦柚节在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开幕,上千名省内外游客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举行了文旦柚营销签约仪式和歌舞表演等活动,当天还举行了文旦柚采摘游活动。本届文旦柚节旨在展示度尾镇文旦柚产业的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度尾文旦柚”品牌知名度,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精准扶贫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据悉,文旦柚产业已发展成为度尾镇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全镇文旦柚种植面积达2333.33hm2,年产量达4 万t左右。至今,度尾镇文旦柚产业不仅实现标准化生产,所产文旦柚皮薄肉嫩、汁多味甜、清香爽口,产品先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而且走上品牌化营销之路,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度尾镇文旦柚销售顺畅,价格达10~12 元/kg,产业充满活力,致富于民。

广西·南宁举办全国香蕉枯萎病防控现场会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9月26—28日,由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南宁市农业水果部门在南宁市武鸣区举办2016年全国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工作现场交流会,来自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广西、海南、广东、云南等香蕉主产区的种植户代表、香蕉协会会员等20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参观了香蕉生产示范基地和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示范点现场。会议期间,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锡炎作了2016年全国香蕉枯萎病形势分析及综合防控策略技术报告,来自各香蕉产区的技术工作者、企业代表和种植户进行了香蕉枯萎病防控经验交流。据悉,南宁市香蕉种植历史悠久,是广西香蕉三大主产区之一,香蕉年产量超过150万t,但枯萎病的迅速蔓延已严重制约了当地香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山西·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示展销会临汾水果亮点多

本刊讯9月26日,山西(运城·临汾·吕梁)特色农产品北京展示展销活动落下帷幕,临汾市展销的各种水果成为展销会一大亮点。一是刘予强代市长重点推介了隰县玉露香梨、吉县苹果和尧都区贺家庄鲜桃3种特色农产品,隰县、吉县、尧都区政府还将特色水果带至发布会现场进行品介,扫二维码,传承农耕文明,引起了各家媒体的格外关注。二是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一行通过手机扫描隰县玉露香梨上的二维码,体验了互联网推广营销模式。三是组织举办了“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贺家庄鲜桃”等产品的主体推介活动,山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暨北京(山西)商会、北京饭店协会产销对接活动,临汾市特色农产品入驻北京 “新发地”对接活动。四是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尧都仙桃、曲沃里村葡萄和古县核桃等特产不仅吸引了北京市民的争相采购,而且获得了众多知名企业的关注。展会期间,临汾市水果现场销售占到销售总额的70%。汾西玉露香梨以独特的口感获得了65t的订单。翼城麻核桃是展会上唯一一家销售文玩核桃的参展商,带去的产品基本全部销出。曲沃县里村葡萄接到北京新发地市场果商260万元的订单。

(王秋萍)

山西·运城苹果亮相北京农展馆

9月24日,北京农展馆52号楼一楼大厅人头攒动、果香四溢。当天,山西省运城市万荣苹果品鉴推介会在这里举办,8个项目共签约1.5亿元。推介会由市政府党组成员乔登州主持,市委书记王宇燕致辞。副省长郭迎光、省农业厅厅长关建勋等出席了会议。

运城市水果种植面积21.8万hm2、年产量570万t,其中,苹果面积17万hm2、年产量370 万t,均居全国地级市之首。2015年6月,以运城苹果为代表的 “中国鲜苹果”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实现了我国苹果进军国际最高端市场的历史性突破。目前,运城水果已出口36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量突破10万t。万荣、临猗、平陆、芮城、永济等5个县(市)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级农产品出口安全示范县的荣誉称号。同时,全市建有恒温保鲜果库500多座,总贮藏量达到90万余t,确保了各种果品全年供应。

市委书记王宇燕在致辞中介绍了运城苹果标准化、无公害的生产过程和特色品质。她说,近年来,运城市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优质苹果、无公害蔬菜等十大特色板块。每年从春到冬,草莓、樱桃、酥梨、石榴、葡萄、桃、枣、苹果等各类新鲜水果陆续成熟上市;以招商引资、做强做优深加工为重点,培育壮大了汇源果汁、维之王果脯、天之润枣业、粟海肉鸡等一批龙头企业,浓缩果汁年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35%左右;同时,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花之海·俏运城”美丽乡村游品牌叫响黄河金三角地区。真诚邀请广大客商和企业家到运城考察现代农业发展,品尝运城农产品,宣传运城农产品,推销运城农产品,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到运城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来,与运城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会上,万荣县华荣果业与北京秋香果业、山西红艳果蔬合作社与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三益源农牧开发公司与北京和刚生态农业公司、千县千品农业科技公司与果乐乐水果交易平台、山西宏宇旺泰技公司与北京科技农业产业联盟、万荣小马果业与北京物美超市、天缘果业合作社与明光寺水果批发市场、同惠果库与北京万燕丹果业公司成功签约。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地标处处长孙志永为万荣苹果颁发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运城新闻网)

山西·临汾水果参展亚欧博览会受青睐

本刊讯在9月21—25日于新疆乌鲁木齐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16年中国—亚欧博览会优质水果推介活动中,山西省临汾市优质水果受到中外来宾的热捧。

本次由农业部主办的中亚博览会优质水果推介活动,以“畅通水果贸易,香甜丝绸之路”为主题。为全面展示临汾水果的优良品质,扩大临汾水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及国内各省市的经贸合作与交流,拓宽临汾水果国内外销售市场,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临汾市水果产业发展水平,该市组织以吉县苹果、大宁苹果、翼城苹果和隰县玉露香梨等品种为主的展览团参加了这次活动。推介活动中,临汾水果以优良的品质吸引了诸多中外宾客前来参观,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中国苹果产业协会秘书长陈瑞剑先生对临汾水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南苏丹GOK州议长肖尔·达克和GOK州财长科奈因·肖尔参观了山西展区,对临汾水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和临汾建立全面的外贸及技术合作关系。缅甸农牧灌溉部副部长吐温和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农业部官员参观了山西展区、品尝了临汾水果后,纷纷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临汾水果口感好、风味佳、品质优!

新疆电视台、新疆都市消费报、新疆经济报等媒体的记者纷纷采访临汾水果参展人员。近年来,临汾市把水果产业作为山地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以建设全国一流西山百万亩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为目标,坚持不懈扩规模、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初步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良好发展格局。全市水果面积发展到13.4万hm2,果品产量达到120万t,产值50亿元。“吉县苹果”和“隰县梨”先后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吉县、隰县、大宁和翼城先后被授予国家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王秋萍)

山西·隰县首届玉露香梨采摘节收获颇丰

本刊讯近期,山西省隰县举办的首届“玉露香梨采摘节”活动圆满成功,实现了“以梨为媒,以节会友,以诚招商”的预期目标。一是活动共邀请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教授共15名。其中,国家级知名专家7名,省级专家6名,市级专家2名;新闻媒体20余家,商会38人,上海文创联盟200余人,经销商100余人,农产品展销200余家,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现场扫描二维码1.2万人次。二是国家旅游卫视、人民网、新华网、农民日报、山西电视台、临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派出记者,对该县采摘节活动进行了集中报道。截至目前,宣传报道40余条,他们一致认为采摘节的成功举办,再次打响了中国第一梨的品牌,展示了隰县良好的对外形象,开拓了增收致富的新道路。三是通过采摘节活动,该县的玉露香价格实现了翻番,上年出园价4~6元/kg,今年7~11元/kg不等。中秋节短短几天,全县6500t玉露香梨已全部出园,其中外销4000t(电商销售50t),收入3200余万元;果农、经纪人贮藏2500t余,预计经济收入3500余万元。

(王秋萍)

湖北·宜昌夷陵召开2016年柑桔销售工作会议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谢合平)9月26日,夷陵区召开柑桔销售工作会议,深入分析2016年全区柑桔销售形势,奖励销售“功臣”,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动员全区上下打赢今年柑桔销售攻坚战。副区长黄光学主持会议,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平昌、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尚志芬、区政协副主席姚维树出席会议。

会上区农业局局长覃春茂对我区2016年柑桔产销形势进行了通报,对在2015年度柑桔销售工作中涌现出的宜昌市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等4家柑桔销售特别贡献单位、张芝新等9名柑桔销售大户进行了通报表彰,兑现奖励资金45万元。

为切实做好今年柑桔销售工作,区政府制订出台了2016年度柑桔销售扶持政策,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300多万元来激励柑桔销售,从柑桔出口、电商营销、贷款贴息、加工贮藏等4个方面出台了柑桔销售扶持政策。

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平昌在会上强调,柑桔虽小,但事关全局,必须充分认识柑桔销售工作的重要性。今年全区柑桔总产量预计将达到70多万t,扎实做好柑桔销售工作是巩固提升柑桔产业、打造桔都茶乡的重要抓手,是实施精准扶贫、帮助桔农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和谐稳定、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柑桔销售工作困难虽大,但有利更多,必须增强打赢柑桔销售这场硬仗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全区按照“建平台、强龙头、创效益”的思路,扶持建强了以晓曦红、洋红、星翔、天缘为四大龙头,72家柑桔企业和合作社为支柱,66个专业村为基石的柑桔生产体系。全区柑桔企业、合作社、销售大户均已建立了比较固定的销售市场、客户群体和销售网络。特别是近两年,柑桔出口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建成省级、国家级出口柑桔质量安全示范区,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夷陵柑桔产业的规模体量、产品质量、市场网络、品牌形象在全国有影响、有地位,成为柑桔销售的法宝。任务虽重,但事在人为,必须举全区之力共谋柑桔销售富民强区大业。要多措并举抢市场,巩固提升传统市场、积极开拓出口市场、加快抢占电商市场、大力发展旅游市场、稳步扩大加工市场;要严把田园关、加工关、调运关,确保果品质量;要强化品牌宣传、销地宣传、活动宣传,形成“产地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宣传合力;要整合部门力量、出台鼓励政策、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做到政企联动,汇聚销售合力;要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和督办考核,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柑桔销售目标任务,为推动夷陵柑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广大桔农增收致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湖北·2016夷陵柑桔采摘节盛大开幕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谢合平)10月15日,2016夷陵红柑桔采摘节在宜昌市夷陵区官庄村柑桔广场盛大开幕,来自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新疆的近百名客商和12000多名游客齐聚夷陵,与当地桔农一同喜庆柑桔丰收,观光桔乡秋色,品鉴芳醇桔味。夷陵区领导王平昌、贾立、黄光学、田红出席开幕式。

本次采摘节由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夷陵区乡村旅游协会主办,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宜昌夷陵红乡村旅行专业合作社、宜昌官庄柑桔文化广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办,采摘活动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桔农主体”为原则,将开展柑桔趣味运动赛、柑桔品质评比大赛、生态采摘比赛、文艺表演、柑桔盛宴等系列活动,从10月15日起举行一周。

开幕式上,小溪塔街道表彰了2016年柑桔品质评比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并颁发了奖牌和奖金。开幕式结束后,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和游客来到夷陵红桔文化展示平台,了解桔文化,并走进桔园,与桔农一道为柑桔祈福,体验柑桔采摘,近距离感受夷陵优美的桔园风光和优良的柑桔品质,助力柑桔销售、产业发展和桔农致富。

据了解,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是农业部确定的柑桔优势生产区域。柑桔种植规模和产量居全省首位,产品远销国内23个省市,出口到俄罗斯、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早熟蜜柑之乡”。每年的10月中旬至下旬,气候适宜,阳光丰沛,柑桔成熟度刚好,酸甜适中,芳香扑鼻,堪称“采摘黄金周”,最宜趁秋高气爽之时登高望远,享秋日万亩柑桔海洋美景。

活动当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汇永进出口公司等60多家大型采购企业与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就柑桔销售进行了洽谈,初步达成了从小溪塔街办采购13.5万多t“夷陵红”柑桔的协议或意向,总价值达7亿多元。

湖北·宜昌举办首届柑桔博览会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谢合平)10月22日,首届宜昌柑桔博览会开幕式在夷陵广场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市区40余家柑桔企业、合作社及经销商带着自家精品现场布展,为市民带来一场柑桔盛宴。

农业部原党组成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焦泰文,市领导王国斌、吴康年、蔡建国等出席了开幕式。

宜昌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国斌表示,目前宜昌柑桔正处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阶段,下一步,宜昌将在提升柑桔品质、品牌、市场、创新能力和影响力上下功夫,推动全市柑桔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力争将柑桔打造成一张更加亮丽的名片,让中国乃至全世界消费者都能了解宜昌柑桔、喜爱宜昌柑桔、宣传宜昌柑桔。

为期两天的博览会期间,举办了“宜昌市十大最美桔园”和“宜昌十强柑桔专业合作社”评比、柑桔品鉴、我为宜昌柑桔代言、宜昌柑桔产业发展峰会、柑桔购销洽谈及签约仪式、柑桔展销会等活动。

据悉,2016年,宜昌柑桔种植面积超13.3 万hm2,产量达350余万t,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规模、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地市州之首。“宜昌蜜桔”“秭归脐橙”先后荣获 “中华名果”“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地理标志产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称号。

湖北·宜昌评选“十大最美桔园”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谢合平)为全面展示宜昌柑桔产业发展成就,加快推进柑桔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宜昌市农业局于10月上旬组织开展了“宜昌十大最美桔园”评选活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用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县市区申报的18个桔园从桔园的种植规模、基础设施条件、自然风光、品牌知名度、休闲旅游等多方面进行评比,最终评选出宜昌市“夷陵红”生态桔园、夷陵区金银岗标准桔园、夷陵区习家岗观光桔园、宜都市八卦山柑桔标准园、宜都市绿老大桔园、宜都马王山柑桔基地、当阳市凤凰山柑桔基地、秭归县王家桥脐橙示范园、兴山县深渡河护然橙园和长阳县岩松坪椪柑基地等10个桔园为“宜昌十大最美桔园”,当阳市泉河柑桔基地等5个桔园获“宜昌十大最美桔园”提名。

据了解,十大最美桔园参评单位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注册颁证的柑桔专业合作社或柑桔生产企业,每企业(合作社)限申报1个桔园;参评桔园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13.3hm2以上,基础设施齐全;拥有优质的自然景观,环境优美,园相美观;桔园管理规范,每667m2效益5000元以上;产品有注册商标,品牌知名度高,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或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优先。桔园周边拥有休闲旅游所需的餐饮、住宿、交通、卫生等硬件条件的优先。

湖北·宜昌开展早熟蜜桔鉴评活动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谢合平)10月21日,宜昌市举行了早熟柑桔鉴评活动。全市12个县(市、区)共选送了39个优质柑桔样品同台打擂。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伊华林教授、刘永忠教授,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蒋迎春研究员等5位柑桔专家进行了专业评价,专家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大小、色泽、整齐度等11个方面进行了测定和评价打分。

“宜昌柑桔历史悠久,栽培技术好,今天的送样柑桔外观和口感等品质总体较好。”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伊华林对宜昌柑桔给出了评价。“准确地说,宜昌柑桔的栽培技术代表了我国柑桔栽培现状,也引领了柑桔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经过专家的严格鉴评,根据最终得分综合进行了排名,宜都市高坝洲镇八卦山柑桔专业合作社、宜都市红花套柑桔专业合作社、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选送的样品获得一等奖,夷陵区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等7个单位选送的样品获得二等奖,夷陵区圣农果业公司等10个单位选送的样品获得三等奖。

湖南·石门第十六届柑桔节暨文化旅游周吸引各方来客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袁亚祥)桔飘香,桔歌飞,桔诗颂,桔乡一片欢腾。10月22日上午,2016年第十六届湖南·石门柑桔节暨文化旅游周在石门县体育中心隆重开幕。湖南省委原副书记文选德,省政协原副主席游碧竹,解放军原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部主任詹德权少将,常德市副市长朱晓平,石门县委书记谭本仲、县长郭碧勋共同开启水晶球,标志着2016年第十六届湖南·石门柑桔节暨文化旅游周正式开幕!石门县长郭碧勋致辞,常德市副市长朱晓平亲临现场祝贺这次活动开幕,并回顾了过去十五届柑桔节的精彩亮点和给石门柑桔产业建设、旅游文化等各行各业带来的显著进步与变化,祝愿石门的未来像甜甜蜜蜜、红红火火的柑桔一样和美。

开幕式上,郭碧勋代表石门县人民政府与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石门柑桔取得了进军大上海、走向大世界的“优先权”。副县长孙云波宣读文件,县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北京新发地兄弟果业康金贵、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樊志芳等 “2016年石门柑桔十佳销售之星”荣誉称号,并进行了表彰奖励。开幕式由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李兵、王燕主持,来自全国各相关销售地客商出席。

石门历史上便是江南著名的朱桔产区,早在唐朝,著名诗人李群玉就以 “隽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桔助芳鲜”的佳句,给予了石门柑桔崇高评价。近年来,在全县人民的辛勤努力下,石门柑桔更是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全县柑桔面积已达2.9 万hm2,年产量40多万t,先后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及美国NOP有机食品认证,远销加拿大、俄罗斯、欧盟、中东、东南亚、港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一度成为十一届亚运会、APEC会议等重要活动的国宴接待佳品。石门也因此享有“中国早熟蜜桔第一县”“中国柑桔之乡”等美誉。青山秀水育佳果,美景如画待贵宾。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石门不仅桔子好,而且生态好,风景好。本届柑桔节的主题是“桔·旅”融合,以桔为媒展示石门形象、广交天下朋友、扩大对外交流,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推动石门发展。

福建·第十二届平和蜜柚节呈现六大亮点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陈世平)10月17日,以“柚见柚爱·闲适平和”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平和蜜柚节隆重开幕,福建省农业厅、漳州市人民政府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举行了颁奖仪式、订货签约仪式,当天还举行了蜜柚采摘游、蜜柚造型展示、蜜柚“乡甜”频道上线、文艺晚会等活动。据悉,本届平和蜜柚节呈现六大亮点:一是通过颁奖,充分展示平和县蜜柚产业近年来取得的新成就。开幕式上进行了“柚王”“柚趣平和”“琯溪蜜柚营销大户”“琯溪蜜柚营销纳税大户”等颁奖仪式,其中,“柚王”比赛共评出“品质王”“新品王”“大柚王”10名,荣膺“大柚王”的蜜柚重达6.66kg;10名蜜柚营销大户在2015年共销售蜜柚18.3万t;7家蜜柚营销纳税大户 (企业)在2015年共纳税542万元。二是全面推动蜜柚营销,使节会更加务实高效。开幕式上共有10对20家企业(公司)签约,订购蜜柚鲜果30万t;10对电商、邮政分销企业签约,订购蜜柚的金额达6680万元。三是展览展示内涵丰富,包含“红土地·苏区情·柚乡梦”书法联展、蜜柚造型展示、闲适平和美食美味展等。四是重大项目签约,对引领平和县工业、农业、旅游发展将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当天共有木业加工、五金制品生产、文化旅游、农业生物制剂、蜜柚生物提取开发等10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达24.6亿元。五是平和蜜柚“乡甜”频道在农村淘宝平台正式签约上线,在蜜柚供销环节植入“互联网+”元素,推动了蜜柚产业电商化。六是借助“到人民中去——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走进漳州平和”文艺晚会演出,进一步扩大宣传推介,提高平和蜜柚节的影响力,做响平和蜜柚品牌。

猜你喜欢
柑桔
美国:柑桔种植向佐治亚州转移
不再靠农药 一只小螨化身柑桔守护神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52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20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39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22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14
柑桔高接换种技术及接后管理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03
柑桔容器育苗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03
柑桔春季管理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7:58
山地柑桔建园初探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