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带给医疗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2016-01-25 08:08:18曾慧娟姜润生宋巨忞
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12期
关键词:医生医疗医院

文/曾慧娟 姜润生 田 波 宋巨忞 张 垚

论“互联网+”带给医疗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文/曾慧娟 姜润生 田 波 宋巨忞 张 垚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渗透医疗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传统医疗方式。本文通过讨论新时代下“互联网+”对医疗的影响, 从改变健康管理方式、改变传统就医方式、节约就医成本、重构购药方式、改善医患关系等方面,论述“互联网+”对医疗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 医疗 冲击 重构 机遇 挑战

绪论

近年来,互联网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向着深入、全面而广泛的方向发展。人们工作生活等方式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海量存储、大数据等多领域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密切关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人类生活进入智慧生活新时代,移动互联网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渗透医疗行业各个领域,在移动通讯产品和技术及网络远程支持平台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移动医疗服务功能所需要的软硬件已具备,在技术及社会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互联网医疗应需而生了。

“互联网+”是“互联网+各个行业”的意思,但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健康医疗服务1,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就医的传统生活方式,将患者引导入一种更为先进、轻松和便捷的医疗模式中。

互联网对医疗领域的渗透

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稀缺,长期存在、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的难题2,而互联网+医疗恰好可以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事实上,移动互联网正在渗透改变现有的传统就医模式。在国内,2014年阿里巴巴开始布局“未来医院”计划,拟改变中国大部分公立医院拥挤不堪的现状,提高医院的运转效率,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腾讯和多家医院合作推出微信全流程就诊平台,患者只需要扫描医院二维码,就可以实现预约、挂号、缴费等“一站式”就诊环节,提高就医效率,打造医患互动平台;百度采用“平台大数据”策略,借助可穿戴设备、强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减肥、健康咨询、远程心电监测等。而就国外而言,在2014年Google发布Google Fit,它可以与移动设备兼容,追踪用户的运动活动,步行、跑步和骑行等数据3;苹果正式推出移动健康应用平台,用户可以在苹果Health应用中同步各种生理数据,比如行走步数、体重、睡眠时间、血压、血糖;Facebook也紧跟步伐进入医疗领域,通过分析患者社交信息,打造医患互动平台;英特尔涉足医疗大数据,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人体大脑中与帕金森症患者相关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互联网医疗呈现井喷之势,将对传统医疗健康服务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现如今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移动终端涌现出了种类繁多的互联网创新医疗APP,为百姓提供着更为便捷的医疗资讯和诊疗服务。艾媒咨询的研究显示,国内目前移动医疗A P P已达2 000多款4,涉及预约挂号、导医、咨询和点评服务等功能,提供的服务已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互联网对传统医疗的冲击和改变改变现有健康管理方式

目前的医疗环境下,许多人发现自己生病才就医,但此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要忍受更多治疗痛苦,还多花费医疗费用。在互联网+医疗下,能够有效促进疾病预防、医病于病前,帮助降低医疗机构压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意识。一是如智能手环等可穿戴便携设备将各项身体指标数据化,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并将传统医疗无法获取的数据转换为实时数据,为及时筛查、预防疾病奠定基础5;二是可穿戴设备实时收集身体各项体征数据后,借助后台强大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日常生活行为与疾病的关系,使患者可以及时享受专业医护人员的各种健康咨询、监护、预防和干预服务。甚至可以在人体未发生疾病时,通过筛查致病因素,预估疾病发生的风险,使患者通过合理饮食、积极运动等方式提早预防或采取预防性治疗、手术来进行早期干预6。

改变就医方式

目前传统医疗存在医疗资源集中,小病也上大医院、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及分级医疗体系效用低等弊端,出现患者预约挂号难、医院人满为患、医疗效率低、医疗服务质量低等问题。互联网+医疗将使政府不用投入大量经费重建医院及诊所,通过网络化的医疗体制和系统,将医疗服务惠及更多民众7。在线咨诊和远程医疗可借助互联网实现现有医疗资源的跨时空配置,提高患者、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和服务能力,大大缓解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来看,患者不仅可以突破地域的局限,仅需通过互联网就可享受跨地区的优质医疗服务;而且能打破时间限制,可随时随地向医生在线咨询,获得更快速、便捷的医疗服务。而对医生而言,首先通过远程会诊及监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其次通过远程会诊实时识别可能恶化的病情,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救治措施,大大节约医生时间;最后,医生可利用其业余时间通过互联网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增加合法收入。

节约就医成本

在传统就医模式下往往面临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待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及医生问诊时间短等问题,医患关系日益紧张8。互联网医疗的出现有效改善目前的紧张局面,第一是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APP或者在线网站随时随地进行挂号,并根据预约时间前往就诊,大大节约患者时间;而医院根据不同科室的预约情况,合理调配医生配置,进一步减少患者候诊时间,缓解医院的拥挤现状。第二是通过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工具免去人工到窗口排队缴费的麻烦。第三是患者可直接通过互联网查看医疗报告,不需再到医院打印提取。第四是患者通过在线问诊或远程会诊,与医生及时沟通病情,提升患者满意度。

电商改变了药品供应的渠道

传统医疗购药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医院在处方用药上有垄断,并且不透明,导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致使买药价格偏高和长时间排队取药等弊端9。互联网医疗通过医药电商在线销售等模式节省时间成本,让用户更加方便、快捷、便宜地购买并获取药品,并可通过互联网药店或者政府认可的医药平台,快速查询药品信息、进行比价、咨询药物信息等、让用户买到更加便宜的药品。

有效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近几年来,患者因不满医务人员及医疗结果而进行敲诈、辱骂、殴打甚至围攻医院的行为频频曝光,医患冲突日趋严重10。究其原因从医院角度看,第一是医生是高投入低回报职业,工作强度大、承受的精神压力巨大;第二是医疗商业化,部分医疗工作者丧失了职业操守,以药养医,把开单提成当成获利手段。而从患者角度看,第一是消费者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善于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第二是既要治好病又要服务好需求增大。第三是部分舆论媒体为吸引眼球,进行片面报道,将患者与医务人员置于对立面,使医患关系恶化。互联网的介入让医患关系有望得以大幅改善,它正在打破着当前固有的医患关系,提升服务性能,这正是在线问诊模式带来的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互联网医疗从咨询、在线问诊等方面让医生线上与更多患者进行对话,促进医患沟通;其次在线问诊缓解了现阶段医疗资源不对称情况,使得全国优秀医生可以为更多原本受地域限制的患者提供帮助;最后互联网将使传统的医疗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使患者就医感到更加方便、更加温馨。

机遇与挑战并存

回顾近几年尤其是2016年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路程,“互联网+”带给医疗行业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三方面显机遇

第一,医疗需求供给失衡迎来发展良机。近年来,我国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呈加速增长的趋势。最近十年,我国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呈较大的增幅,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从593.9元增至2 327.37元,10年内增长了近3倍11。然而,医疗服务的供给却存在供不应求、供不对求等诸多问题,原本就供应不足,又加之运行效率底下的传统医疗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持续增长且不断多样化的全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12。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机遇;第二,大量资金涌入迎来创业佳机。近两年互联网+医疗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2015年互联网医疗投融资事件100余起,规模由几百万人民币到几十亿人民币不等13。互联网医疗领域正成为创业者现阶段创业的难得机遇。首先人们对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强,这决定了互联网医疗的广阔前景;其次大量资本纷纷涌入,更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管理经验以及关系资源,加速新型企业的发展。第三,环境差异迎来创新契机。中外医疗环境差异巨大,从政策上我国规定一个医生只能在其注册的医院行医,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医生只要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就可以自由选择公立及或私立医院行医以及多点执业;从医院差异上我国医院存在分级制度,使得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垄断了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人才储备,而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则相差甚远,而在西方国家各地医生的医疗水平基本持平,没有显著差异,借此差异,互联网+医疗能均衡这种矛盾与不公平的现状,改变医生目前的执业方式及提高优质医生的利用率,改变大城市三甲医院的垄断及超负荷,创新性的改变医疗的政策、分配,实现更大的公平性。

三方面存挑战

第一,政策和执行度的不统一。我国医疗行业的政策现状虽趋势利好,但进度缓慢,自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指出,将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取消多点执业地点地域和数量的限制以及两道审批程序。但现实中,多点执业政策的推进却陷入了进度缓慢的尴尬窘境。其次2014年《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征集意见,对网售处方药的标准、格式、有效期等作出了相关规定,然而目前网售处方药政策的推行却一直处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受相关配套政策还未跟进影响。第二,缺失统一的行业标准。现有行业标准尚未建立和完善,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带来另一挑战。就医疗设备硬件而言,包括移动医疗应用端在内的不同应用百花齐放,但却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由此将可能带来医疗系统数据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14。就在线问诊模式规范方面,缺乏统一及科学的标准,可能引发诸如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等风险。第三,信息孤岛。由于现行医疗体制的不健全,病种诊断、收费标准、以及药品等都是各医院独立管理,医疗信息难以共享和流通,医院之间以及院内与院外的信息共享没有打通,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小结与前瞻

综上所述,我们应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将互联网+医疗无缝衔接,使健康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公共服务更加多元,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15。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让互联网+医疗不仅改变现有的医疗理念和思维、改变现有的医疗模式,并且在未来更可能成为医生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安身立业的平台。

1.杨虹.颠覆传统互联网医疗需突破瓶颈[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4.12.

2.章力.基于ARM 的远程生理监护仪的设计与嵌入式低功耗策略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

3.SM Mishra.Google Fit Platform.John Wiley,Sons.Inc.2015∶191-212.

4.张勇.移动互联网.你会玩吗?[J].中国药店,2014(13)∶78-80.

5.崔宏恩,姚绍卫.可穿戴医疗设备关键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初探[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5,39(2)∶113-117.

6.赵杰.积极普及基因检测技术努力促进人类生命健康.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R].中国科协年会.2006.

7.郝姜菲,刘运成.建设网络化医疗服务平台的构想[J].人民军医,2011(9)∶837-838.

8.董爽.HIS 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学导报,2015.

9.熊平.中国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10.周剑峰.引发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及其分析[J].管理观察,2015(3)∶143-145.

11.孔维琛.互联网:重构医疗生态[EB/OL].http∶//www.zgjjxx.net. cn/2015_15/a16.html.

12.徐杰.医疗市场供求关系探析[J].中国卫生经济,1991(12)∶15-17.

13.魏慧.盘点2015 年ICT 十大热点“互联网+”居榜首[J].通信世界,2016(1).

14.陈阳.建设下一代移动医疗移动医疗应用的拓展和设备多元化带来的挑战[J].中国医院院长,2012(22)∶73.

15.《中国能源》编辑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J].中国能源,2015, 37(9).

/曾慧娟: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姜润生 田波 宋巨忞 张垚: 昆明医科大学

猜你喜欢
医生医疗医院
最美医生
安徽医学(2022年3期)2022-03-22 09:17:36
我不想去医院
儿童绘本(2018年10期)2018-07-04 16:39:12
医生
小太阳画报(2018年3期)2018-05-14 17:19:26
望着路,不想走
文学港(2018年1期)2018-01-25 12:48:30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1:00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01-24 07:00:03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0
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