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刚
河南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安阳 455000
溶血磷脂酸与D-二聚体预测进展性脑卒中的作用
张建刚
河南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安阳 455000
目的 分析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对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2013-01-2015-12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42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健康对照组,对2组分别展开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检测结果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D-二聚体检测水平均>75 μg/L,呈现为阳性,健康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检测水平均<75 μg/L,呈现阴性。结论 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进展性脑卒中;检测;预测
研究证实[1],进展性脑卒中是指在卒中发生的1周内,神经功能缺损发生进行性加重的现象。在临床上,进展性脑卒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进展性脑卒中疾病在病情出现的早期阶段进行准确预测,能够为该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意义重大。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检验医学发展迅速,有文献指出[2],对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检测可对进展性脑卒中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测。本文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展开了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检测,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42例为观察组,另取健康体检者45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5~86岁,平均(62.4±11.6)岁;健康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3~88岁,平均(63.2±10.6)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病情符合临床诊断标准[3],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选择2013-01-2015-12进展性脑卒中患者4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分别展开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 检测方法:检测所需仪器为我院现有低温高速离心机、全自动酶标仪,恒温培养箱、超低温水箱、微量搅拌器、高精度加液器、吸头。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放置在抗凝管内,采取离心处理的方式,分离上清液,抽取磷脂成分,经过浓缩处理后展开分离,增加显色剂,在90 ℃水浴内放置5 min后,室温状态下冷却35 min,采取化学比色法进行检测。血浆标本在检测前要在室温下复融,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所有检测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
观察组溶血磷脂酸水平为(3.7±2.1)μmol/L,D-二聚体检测结果为(129.2±24.8)μ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5±0.6)μmol/L、(45.1±10.6)μg/L。观察组患者两项检测指标的检测结果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D-二聚体检测水平均>75 μg/L,呈现阳性,健康对照组D-二聚体检测水平均<75 μg/L,呈现阴性。
临床研究证实[4],病毒感染、脑水肿、血压过高或过低等均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然而现阶段进展性脑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依不十分清楚。由于治疗时机多会出现延迟,因此多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研究证实[1],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是指在卒中发生1周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会发生进行性加重的现象。临床上,进展性脑卒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曾有研究指出,D-二聚体、溶血磷脂酸的检测可为进展性脑卒中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D-二聚体属于交联纤维蛋白在降解后的一个重要产物,D-二聚体水平的异常升高,能够充分证实体内出现继发性纤维活性显著增强,因此,D-二聚体为目前临床上对纤溶亢进、高凝状态进行判断的一个重要特异性标志物[5]。对D-二聚体进行检测,可为人体血栓前状态实时准确的预测。有文献报道[6],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24 h内,其血清D-二聚体水平会发生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疾病的发展,D-二聚体水平表现为逐渐升高状态,发病第7天指标水平达峰值,说明罹患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体内存在血栓形成的基本病理学过程,纤溶亢进。
溶血磷脂酸属于人体血清中的一种正常成分,在正常的人体中,血清溶血磷脂酸的水平相对较低,甚至有一部人群血清中无法检出溶血磷脂酸。溶血磷脂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活性化血小板、炎症细胞等。人体内出现脑血管病变后,溶血磷脂酸水平会发生明显升高,有时高达20 μmol/L。在脑血管疾病发病后,凝血过程中,激活血小板被凝血酶,会产生大量的溶血磷脂酸,溶血磷脂酸释放在血清中,进而引起血小板活化,使血液凝集速度加快,促进了血栓形成[7]。曾有研究显示[8],溶血磷脂酸为低密度脂蛋白诱发血管内皮疾病的一种活性成分,溶血磷脂酸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发生沉积,很易发生脱落而造成血栓的形成。在血栓形成时,被凝血酶会使血小板活化,激活磷脂酶活性,加速了磷脂的水解,从而分解出大量的溶血磷脂酸。同时,溶血磷脂酸会使血小板聚集加快,最终形成正反馈机制。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二聚体检测水平均>75 μg/L,呈现阳性,健康对照组D-二聚体检测水平均<75 μg/L,呈现阴性。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似,由此可知,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行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1] 张晓红,杜双霞,冯志霞,等.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检测在进展性卒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荟萃,2012,20(27):1 792.
[2] 贾克娟.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检测预测进展性卒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研究,2013,11(4):126.
[3] 汪衍民.血浆溶血磷脂酸和 D-二聚体用于诊断血管栓塞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13(6):1 034.
[4] 张宝珠.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检测预测进展 性脑卒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57-58.
[5] 吉聪莉.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预测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 891-2 892.
[6] 张克明,职心乐,刘欢,等.血浆同型半肤氨酸D-二聚体及血脂水平对脑卒中发病影响的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27(1):27-29.
[7] 张秀玲,郭刚,杨欢,等.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估联合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进展性缺 血性脑卒中预测中的意义[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4):209-211.
[8] 贾克娟,浏慧光.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检测预测进展性卒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4):126-127.
(收稿2016-03-07)
R743.3
B
1673-5110(2016)22-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