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建军
郑培民的“两头”
文/蔡建军
“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一点腐败的念头。”郑培民这句座右铭,言虽简,意深远,值得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深思。“两头”所在,人格所见;坚守“两头”,人格升华!
《礼记》有言:“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意思是,金银玉帛不能算作宝贝,真正的宝贝应该是忠信。
不给别人送礼的由头是一种自律,也是一种智慧。俗话说,当官不打送礼人。前来送礼的总有各种各样的由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乔迁生子,名目繁多,不请自到。如果欣然笑纳,习以为常,视为常情,那么送礼的只会越来越多,送的礼只会越来越重。能不能向“由头”说不,首先需要自己斩断腐败的念头,然后才能拉得下脸面,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白。
孔子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孟子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一旦远离“自律”,即是选择自弃,即是选择滑向或自取其辱、或为人不齿、或众叛亲离的不归路。唯有敬慎戒惧,在微末上堵住漏洞,才会一辈子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党员干部只有管住自己,才能管好他人。
廉洁自律既是一种领导素质,又是一种领导能力,只有廉洁自律才有反腐败的发言权、主动权和领导权。人民的好干部汪洋湖任水利厅厅长时,原本吃鱼的他再也不吃鱼了。因为水利厅下面管着很多水库,自己不吃鱼,就断了有人往家里送鱼的由头。
心理学上有一个“门槛效应”,就是如果一个人能一只脚跨进门槛,那么整个身子再进来也就不难了。很多官员在贪腐案发、身陷囹圄后悔恨“何必当初”,其实如果能在从政之始做到“慎初”,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境界了。
任何一个党政干部,不论党龄长短、资历深浅、职务高低,其腐化变质,都是从小节不检点、小事不在意开始的。党员干部搞一次特殊,就会丢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民心。不义之财不拿,不当之利不得,不法之事不为,是严于律己的自省,更是人生的智慧。
不让自己有腐败念头是一种自警,也是一种治本。眼里只有权力,只有利益,私心私欲就会膨胀到连一丝阳光都透不进去,不腐败还能是什么呢?作为领导干部,做到“明大理”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正确认识权力,审慎对待权力,严以使用权力,始终对权力保持一份清醒、一份敬畏。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让理智战胜贪欲,既是管理和驾驭欲望的过程,也是提升和完善自我的过程。秉公用权是为官之本。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不能滥用手中的权力。明代有个思想家把“廉者”分为三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不留腐败的念头,哪怕诱惑再诱人、考验再复杂,都能做到“不敢取、不苟取、不妄取”。
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讲的就是掌权用权都要落在一个“公”字上。公权为公,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位越高、权越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就越重,越应该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领导干部因为手中掌握一定的权力,即使没有由头,不少送礼者也能帮自己制造由头;即使没有念头,不少送礼者也能帮自己勾起念头。由头就是幌子,念头就是软肋。不能以“不是我一个”来原谅自己,不以“一点无所谓”来放纵自己,才能自觉克服小节“无害论”,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
不给人由头、不让欲望过头、不留腐败的念头,一次两次容易,长期坚守很难。领导干部只有切实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在心中始终有条政治上的高压线、道德上的耻辱线、法纪上的警戒线,才能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才能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不为私利所惑,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古人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为官当政,手握公器者,不可不察焉。
□本栏编辑/张丽萍
说长道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