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健康保障体系构建

2016-01-24 02:05赵艳华
关键词:保障体系健康民警

赵艳华, 陈 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医院, 北京 100038)



民警健康保障体系构建

赵艳华,陈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医院, 北京100038)

摘要公安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我国每年众多警察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导致猝死,已经成为民警因公牺牲的首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患病警察比例大、一线实战单位警察健康状况差、中青年警察患病多、警察患病呈逐年增长趋势等。统计表明,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主动锻炼少、轮班频次高和吸烟饮酒多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重要原因,而用警不科学、工作安排不合理、重视程度不够也是亟需解决的重要环节。因此,立足实际需求,加大工作力度,从维护休息休假权益、设立专门医疗机构、统筹医疗保险基金、关注精神心理健康、落实定期体检制度、建立保障人才梯队等方面,着手构建一个科学有序的民警健康保障体系属当务之急。

关键词民警; 健康; 保障体系

0引言

人民警察是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守护神,从头顶国徽、穿上警服的那天起,为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就成为人民警察无悔的选择。面对我国每年众多警察因公伤亡的现实,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警界学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就是怎样减少民警不必要的伤亡?怎样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实际的民警健康保障体系?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从我国民警的整体特点、健康状况、形成原因、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等多个层面着手,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重视发挥综合管理的立体效应,全力构建民警健康保障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中国警察的数量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有统计显示2007年,警察数量为180万人[1]。按当年总人口平均计算,每10万人中大约有120名警察,警力配置比例较低,而欧洲人均警察最多的国家保加利亚平均每10万人有618名警察、意大利552人、德国304人、英国275人,以及亚洲的韩国365人、日本223人、新加坡387人等,都存在较大的配置差距。而且,在我国所有公务员性质的工作人员中,警察的工作量是最大的,民警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大部分警察没有周六日,大约平均2周才休息1天。

据公安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12 368人。特别是2010~2014年,全国公安民警(含公安现役官兵)因公伤亡22 870人,其中因公牺牲2 129人[2]。数据显示[3],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导致猝死是民警因公牺牲的首要原因。近5年来,公安系统各类人员因劳累过度猝死1 098人,占同期牺牲民警总数的49.8%。其中,2010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415 人,因超负荷工作突发疾病并导致猝死的占51.8%[4];2012年因劳累过度猝死234人,占比54.4%。因公牺牲民警平均年龄42.8岁[5]。有不少中青年民警英年早逝,49岁以下中青年民警占同期牺牲总数的78%,占比较高。

1基本健康状况

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公安系统民警的身体整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公安民警职业因素中,长期吸烟史、经常性饮酒史、饮食不规律、睡眠时间少、工作强度普遍大于8 h,以及长时间高负荷高压力工作,都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高尿酸血症等常见慢性病密切相关。1999年由行业组织进行的对北京、辽宁两地共15 887名民警的体检调研结果显示[6],公安民警患病比例高达86%,45岁以下民警的整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报道显示,1999~2003年,广州市在工作岗位上病逝的28名民警平均年龄还不到40岁。

基层派出所及一线公安民警常年承担着繁重的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出警频繁,警情危急,经常加班加点但很少换休和调整,造成身体素质普遍低下。以福州市公安局对该局民警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为例[7],主要表现为:一是患病警察比例大。福州市各级公安机关共组织民警体检5 860人,发现患有各种疾病民警3 981人,占参加体检民警总数的68.6%。二是一线实战单位警察健康状况差。历次体检中,刑警是患病率最高的警种,占体检民警总数的75.1%,其次是交警和防暴巡逻警,分别占72.6%和71.8%。三是中青年警察患病多,占总数的73.6%,超出平均比例5个百分点。四是警察患病比例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997年患病率为67.1%,1998年为68.9%,1999年为70.5%,可以看到患病率约以每年2%的速度在增长。由于警种性质和工作环境的不同,患病情况和患病类型也不同。比如刑警、巡警、特警等警种由于工作时间不规律,饮食起居不固定,值守岗位环境复杂,导致患胃肠道疾病、肺部疾患及心脑血管疾病的较多。而基层和机关又有所区别。长期工作压力和精神心理紧张常常导致基层一线民警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较多;而患颈椎、腰椎方面疾病的情况多出现在机关坐班民警中。

另外,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8]。天津有调研显示,对6 482名民警进行心理测查发现其中845人存在心理问题,占比高达13%;四川对1万名民警的调研中显示,5.07%的民警罹患各种心理疾病;广州地区的调查也提示约有10.56%的民警存在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约有2.11%的人员可能有严重心理障碍。美国有学者认为[9],警察的过早死亡是由于警察职业的危险性而导致的暴力侵害。而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警察的过早死亡源于与警察职业压力有关的疾病,而且这种情况还在继续恶化。与其他从业人员相比,美国警察平均死亡年龄只有59岁,而其他从业人员男性是73岁,女性是77岁。在对149个职业所做的死亡率研究中,警察得结肠癌、肝癌、糖尿病和心脏病的人数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在30~44岁的年轻警察中,心脏病的死亡率位居第一。研究者维纳于1985年进行了一项实验,对象是1950~1977年在一个城市警察局工作的2 376名警察,结果表明与其他从业人员相比,警察的癌症发病率要高得多,特别是消化器官的癌症,如食管癌和结肠癌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另外,警察的服务期限与癌症死亡率有一定的关系。在警龄为10~19年的警察群体中,患消化系统癌症的危险性是其他群体的3倍,而患淋巴组织和造血组织癌症的危险性是其他群体的4倍。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学者们对警察死亡率的研究表明,警察群体中自杀的危险性在增加,如警察的自杀率是工人的3倍。导致警察高自杀率的主要原因是对警察和刑事司法制度感到不满、反应性的抑郁和意气消沉、婚姻生活遇挫、个人控制力丧失。

2形成原因初探[10]

导致公安民警因公牺牲的首要原因是劳累过度和积劳成疾。由于警察的职业因素而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诱发各种类型的癌症、肿瘤,甚至自杀等,也是警察高死亡率的因素之一。

2.1精神压力大

没有人否认警察工作是当今社会精神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2011年底,广州市公安局民警心理压力调查问卷结果显示[11],87.3%的民警认为“压力比较大”和“压力非常大”, “目前工作负荷大、危险性高”(62.9%)。这些持续不断的压力会直接导致警察身体整体素质的下降,从而易患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疾患,这些慢性病正是在执行公务工作中最容易被激惹继而发生包括心脑血管意外、脑卒中等导致突发死亡的重要因素,而且往往发病突然,一旦发生又极为严重,抢救不及时就可能导致死亡。

2.2饮食不规律

通常,警察在执行工作中都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选择食品种类,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进食,而许多有损健康的快餐和方便食品成为无奈的首选。食用包括油炸品、肉制品、方便面等食品,就会不可避免地摄入大量的高脂肪、高盐分、高热量,相反对能够提供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蔬菜却摄入量过少,这样的饮食方式都可能导致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发生胃炎、胃息肉甚至各种类型的肿瘤等疾患。

2.3锻炼时间少

对美国警察的调查表明,约86%的警察缺乏锻炼,25%的警察体重超重。中国警察的情况也较为相似,而且调查中发现70%的中国警察存在对锻炼的误解,他们认为平时工作已经感到身体很累了,用不着进行针对性的体质锻炼,因而闲暇的时间大部分用于睡眠,致使体内热量得不到有效消耗,大量脂肪积贮在皮下、血管内和各脏器中,导致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为警察身体健康埋下严重隐患,往往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集中爆发。

2.4轮班频次高

警力配置不平衡,人员数量不充足,致使一线民警高频次地被安排轮班,对警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引起警察整体身体功能,特别是自身免疫机制、内分泌系统和植物神经功能等重要机体功能失衡,造成警察常常睡眠不好,饮食不规律,心情郁闷,家庭生活出现危机等很多负面影响,各种疾患也会随之而来。

2.5吸烟饮酒多

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吸烟。研究表明,吸烟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728倍。而众多的研究数据也证明食管癌、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都与饮酒密切相关。事实上,为了转移繁重的工作压力与持续的心理压力,警察平时更为依赖吸烟和饮酒,并把它当作是缓解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致使他们的身体相关器官比普通人更容易出问题。

3民警健康防治体系初步建议

对于落实保障措施、构建防治体系,相关部门高层领导机关高度重视,并已采取措施加以解决。2000年,公安部发出了《关于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民警因公伤亡的通知》,2001年,公安部正式颁布实施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同时,民警的休假、医疗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各级公安机关开始实行对警察的科学管理,不搞疲劳战术,不提倡和鼓励加班加点,对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值班、执勤也要求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休换休或经济补偿。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立足实际需求,加大工作力度,重视细节管理,抓住公安改革的实际,全力构建一个科学有序的民警健康保障管理体系。

3.1维护民警正当的休息权益,保证公安队伍的战斗力[12]

建立目标管理考核达标制度,废止民警通宵坐班制,值班民警通宵处警应给予经济补贴或安排补休;原则上不鼓励民警加班加点、疲劳作战;不鼓励为了工作而放弃休假,未完成民警休假的单位,应被视为考核不达标。不支持“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对伤病民警实行强制治疗;强制安排民警休假,确保年内公休假民警达到90%以上,要制定相应的考评考核奖惩办法督促落实。

3.2建立民警专门医疗机构,确保随时随地方便就医

各省市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多种渠道联合、新建或加强民警专门医疗机构(医务室或医院)的建设,要顺应广大民警呼声,注重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切实为广大民警解除后顾之忧。要不断完善和提升专门医疗机构的各项基础性服务,做好常规疾病的咨询治疗,提高突发疾病的先期处置能力,确保常用药品的及时供应,做到“小病不出楼、大病能预防”,真正实现服务民警、服务基层、服务实战,以良好的服务和一流的水平回应广大民警的期待。

3.3制定民警统筹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费用报销及时有效

各级政府应制定适用于民警群体的统筹医疗保险制度,按时缴纳保险费用,集中管理保险基金,要有专门人员督促和监督,进行统一调剂使用。明确民警统筹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原则和具体细则,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都不得挪用。按统一规定全额支付参保民警发生的各类医药费、手术费、护理费、基本检查费等,对不能再医保规定范围内报销的特殊费用,应由本人单位和当地财政进行二次报销,确保患病及时就诊,治病没有顾虑。主管部门每年应统一为民警办理意外伤亡保险,要逐步建立民警特殊医疗保障基金,民警患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要多方筹集资金,全额报销费用。

3.4关注心理健康,构筑精神长城

民警的心理健康历来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国外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有了系统、规范的针对警察的心理卫生服务。2000年5月,国家人事部在录用人民警察统一招考的意见中,已经把心理素质测试列为主要内容之一。随后,各地公安系统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例如,国内第一家警察心理服务中心和第一条心理热线在深圳建立;北京启动了首都刑警心理健康工程,广东也于近期成立了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因此,公安部门应明确民警必须定期、定时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各地应继续推进和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联合专门机构设立警察心理研究部门,实时掌握和把控一线民警的心理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民警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控提供直接依据。

3.5落实民警定期体检制度,使民警患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体检是早期发现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措施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人群中,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2],在亚健康人群中,有70%以上是年龄在28~45岁的青壮年,民警群体也不例外。各地要尝试根据每个民警的身体状况,家族病史,由专业医师对个人量身制作个性化的体检方案。坚持落实定期体检制度,一旦发现异常,就能及时咨询医生,做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逐步建立民警健康电子化档案,根据体检发现的问题,及时地提醒定期复查,科学地指导用药;对体检结果逐条地给予专业的解释,促使广大民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重视健康、预防疾病,走出亚健康的困扰,真正防病于未然。

3.6注重队伍建设,培养民警健康保障工作的专门人才

当前基层公安系统医疗卫生机构中现有的医务人员在数量、技术水平、服务能力等方面严重滞后于民警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建议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学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制定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帮带制度;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制定基层实用型人才的引进政策;拓宽人才招聘范围,突破户籍限制;制定基层医务人员在待遇、职称评定、住房等方面的倾斜政策,使其“愿意去、留得住、能发挥”。着力突出以人为本的队伍建设理念,培养一大批了解民警健康状况、专门从事民警健康保障管理事业,而且专科特色明显、专业技能优异的医疗保健人才。

4结语

公安部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民警健康工作的一个思路就是 “不断提高民警健康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使民警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完善、服务渠道更加畅通、基础工作更加扎实、配套措施更加齐全,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保障”。为实现这一目标,除在公安系统全面应用电子化的健康管理系统外,还要加快进行一系列专业化、系统化、多部门联合的横向研究,推广实施一批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具体措施,注重在科技强警上下功夫,给警力松绑,从优待警,从优留警,增加经费,创建制度,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宣传健康知识,倡导健康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构建一个坚强有力、科学有序、服务有效的覆盖全体民警的健康保障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新春. 论警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使用[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09(1):84-91.

[2]张洋.基层民警的“苦”与“累”(鉴政·“全面深化公安改革” 系列报道(1)).人民网,2015-02-04(17).

[3]史竞男,邹伟.公安部:年均441名民警牺牲“过劳死”成首因.新华网,2013-04-03(4).

[4]詹伟,李婧.加强警察职业安全与健康保障势在必行[N].人民公安报,2013-01-03(3).

[5]邢世伟.5年1029民警猝死工作岗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民警因公牺牲万人[N].新京报,2011-04-01(6).

[6]中国警察生存状况·权益保护[N].合肥晚报,2004-09-05(3).

[7]盖起章.福州民警健康状况调查[J].人民公安,2001,(2):19-21.

[8]王淑合.论一线民警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3):56-59.

[9]樊守政.中美警察因公死亡原因之研究[J].公安教育,2008(9):36-38.

[10]冯官秀,梁亚丽.我国公安民警的身体素质、伤亡现状及对策分析[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23-125.

[11]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民警心理压力课题组.广州公安民警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11-17.

[12]华乃强.基层公安民警休息权益保护与科学用警[J].公安学刊,2005(6):5-8.

(责任编辑陈小明)

中图分类号D035.31

作者简介赵艳华(1971—),女,辽宁人,副主任技师。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5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5JKF01254)。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健康民警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勇立改革开放潮头 创新粮食保障体系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