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斐
[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一上腹痛综合征(FD-E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4月于苏州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两组服药时间为4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和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FD-EPS患者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5)22-53-0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etion dyspepsia,FD)是一组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消化不良症状,而且缺乏可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和代谢性异常。FD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上腹疼痛综合征(epigastriepainsyndrome,EPS)是FD的一个亚型。EPS倾向于提示胃粘膜承受的化学刺激增加和(或)内脏敏感性增高,荟萃分析显示,抑酸药对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者效果更佳,H2受体拮抗剂(H2RA)和质子泵抑制剂(PPI)疗效均优于安慰剂。近年来,中医药治疗FD-EPS的疗效逐渐被认可。半夏泻心汤出于《伤寒论》,刘渡舟在《伤寒论讲解》中说“半夏泻心汤……实为内科治疗胃脘病开辟了法门”。本研究应用雷贝拉唑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FD-EPS,观察其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4月于苏州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符合罗马ⅢFD-EPS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参照2010年《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制定,并知情同意志愿受试。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疾病、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及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2)合并有神经、精神因素者;(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近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100例患者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0.7±10.6)岁;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39.7±1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H20061220),每次20mg,每日1次,晨空腹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加减,制半夏、酒黄芩各10g,黄连3g,党参10g、甘草6g,干姜3g加减,中满邪实腹胀者去党参加厚朴3g、枳壳10g,便秘者加火麻仁10g、枳实10g;情绪不佳者加郁金10g、绿梅花6g;纳差者加炒麦芽10g、焦山楂10g、焦六曲10g,水煎服,日1剂,煎2次,共取汁300mL,早晚餐后半小时服。两组均用药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忌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1.3观察指标与方法
1.3.1主要症状的评估 准确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并按严重程度记0~3分。选取上腹部疼痛、餐后饱胀不适、上腹部烧灼感、早饱感为观察项目。主要症状量化评分标准为:0分,无症状;1分,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2分,症状中等,部分影响日常生活;3分,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难以坚持工作。
1.3.2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1)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2)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3)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4)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以疗效指数≥30%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7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其中1例患者出现便秘,4例患者出现恶心,2例患者出现口苦,均自行缓解,未影响治疗。对照组11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其中3例患者出现便秘,6例患者出现口苦,2例患者出现恶心,停药后恢复正常。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完成试验。见表3。
3讨论
上腹痛综合征是消化内科门诊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仅与某个症状有联系,但无法解释患者的全部症状。消化道内镜下,FD-EPS并无黏膜损害,西医治疗主要针对缓解疼痛,临床迁延不愈或愈后复发多见,疗效欠佳。FD-EPS是否存在高胃酸分泌目前仍有争议,但是抑酸药(H2RA和PPI)在FD-EPS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疗效均优于安慰剂。
上腹痛综合征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多由饮食失节,寒饮所伤,复因情志因素诱发,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疼痛以胀痛、刺痛、隐痛多见,常伴随餐后饱胀,嘈杂泛酸、嗳气。脾胃同属中焦,有阴脏阳腑之别,胃为阳腑,其病多热;脾乃阴脏,其病多寒。曹惠彬认为寒热错杂证即寒邪与热邪存在于人体不同的位置、脏腑。采用半夏泻心汤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升清降浊,以使脾胃气机调畅,通则不痛。半夏泻心汤方出《伤寒论》,为“三泻心汤”之首方,半夏燥湿醒脾,降气和胃为君,干姜温中散寒,助脾胃运化为臣;黄连、黄芩味苦性寒,清热燥湿;两组相合以达辛开苦降,调畅气机之功。党参甘温益气补中焦之虚,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而调和诸药。综观全方,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其升降,补泻并施以调其虚实,具有辛开苦降、和胃降逆、条畅气机、斡旋中焦之功。现代研究证明制半夏有止吐、消炎解毒作用,黄芩、黄连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干姜黄连配伍可明显抑制幽门螺杆菌菌株,黄连还可提高胃黏膜屏障功能。党参、甘草有延缓衰老、调节免疫、增强抵抗力作用。半夏泻心汤全方有以下作用: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胃黏膜上皮的损伤;增加胃黏蛋白合成,提高胃黏膜修复能力;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双向调节异常状态下的胃肠功能。
本组资料显示,雷贝拉唑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FD-EPS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0%;并且中草药是天然药材,对人体的刺激性小,本组资料显示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亦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雷贝拉唑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上腹痛综合征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收稿日期:2015-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