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秋菊,柴海霞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二科,河南 郑州 450014)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分析
单秋菊,柴海霞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二科,河南 郑州 4500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作为优质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的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心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病人及其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加,此外心内科患者疾病较复杂且病种繁多,使得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所以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十分重要[1]。我院对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发现其临床效果较好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现将其汇报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作为优质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的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优质组中女性患者35例,男性患者40例,年龄范围(50~80)岁,平均年龄为(64.1±2.7)岁,疾病包括冠心病30例、心绞痛21例、心肌梗塞24例;常规组中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37例,年龄范围(53~85)岁,平均年龄为(65.2±3.1)岁,冠心病25例、心绞痛18例、心肌梗塞17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如检测患者脉搏、血压、体温和神智,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对患者予以静脉输液治疗。优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和舒适的病房内环境,保持室内通风以及充足光线,减少强光照射,对病房内探访人数进行控制,禁止人员在病房内吸烟;②心理护理:由于心内科患者发病较急,病情复杂,病程时长较长,所以患者常会具有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从而导致原有病情进一步恶化,不利于预后恢复,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并给予患者细致和耐心关怀,耐心倾听患者问题,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和焦虑心理,此外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病原因、机制以及治疗方法及事后注意事项,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③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合理进食,待患者病情好转后予以摄入蔬菜和水果,并适当对其腹部进行按摩,以便促进肠道蠕动,若患者存在便秘现象,予以使用开塞露或低压盐水灌肠;④运动护理: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少量有氧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时降低死亡率,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以及身体素质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和运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指患者心电图检测和临床症状均明显恢复正常;有效指患者心电图检测和临床症状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指患者上述指标未见明显改善或较前恶化。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其中满意为90~100分,比较满意为80~90分,不满意为80分以下,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人数x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分析,上述计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经卡方检验。
优质组患者显效率为40.0%(30/75),有效率为48.0%(36/75),无效率为12.0%(9/75),总有效率为88.0%,常规组患者显效率为35.0%(21/60),有效率为38.3%(23/60),无效率为26.7%(16/60),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520,p=0.0293);同时优质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满意45例、比较满意35例),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93.3%(满意26例、比较满意30例),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527,p=0.0232)。
随着我国老年化人口的增多,作为多发于老年性人群的心血管类疾病其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对老年人群的晚年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对老年心血管类疾病患者若未予以及时有效治疗往往会导致病情延误,增大治疗难度。然而除了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地治疗外,予以患者有效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
常规护理主要是护理人员对患者根据医嘱进行护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增加,大家对护理服务要求也不断提高,加上常规护理方式目标不确定,护理人员与患者缺少沟通和交流,无法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临床研究报道,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和焦虑,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协助患者消除焦虑和紧张心理情绪,增进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治疗及护理。袁丽林[3]等研究报道,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心血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4]。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心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1] 陈花棉.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13): 1203-1204.
[2] 刘璐. 心血管呼吸系统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 2014(5): 70, 71.
[3] 袁丽林. 外科241份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10): 181, 182.
[4] 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四川医学, 2012, 33(5): 906-908.
R248.1
B
ISSN.2095-6681.2016.03.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