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琪,梁 红
(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普外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2400)
预防腹部外科围术期低体温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分析
于佳琪,梁 红
(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普外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2400)
目的 对预防腹部外科围手术期低体温的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则是在此基础上施以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初期以及术前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在术中麻醉时、麻醉后、术后三个阶段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出现并发症16例,发生率为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预防腹部外科围手术期低体温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低体温症状的发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低体温症状;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
临床上通常将中心体温处于34℃~36℃时称作低体温,其多发于冬季以及外科围手术期,低体温症状在致死三联症中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其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以及重要性[1]。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预防腹部外科围手术期低体温的临床效果,对患者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然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4.5±2.4)岁。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5.3±2.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则是在此基础上施以中西医结合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术前护理:在进行常规治疗措施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采取适当的方法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借助合适的方式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以及注意事项,从而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术后护理:术后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理解以及安抚的态度向患者解释并指导其克服术后所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反应,包括腹部切口的疼痛、咳嗽较为困难、肢体不能活动、腹胀、呕吐恶心以及排尿排便困难等,除了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以外,还要让患者学会放松疗法,最大限度的让患者消除恐惧、忧虑以及紧张的不良心理情绪。在对患者施以翻身叩背等一系列护理的同时,向患者进行腹部手术后的相应保健按摩疗法,主要是以背部按压华佗侠脊穴为主,然后加上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按压[2]。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体温变化进行监测,主要包括入院的初期、术前、术中麻醉时、麻醉后、术后等五个时间段;然后对患者在麻醉的恢复期内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寒战、躁动、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以及心率加快等进行统计和观察。
2.1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比较
对患者在入院的初期、术前、术中麻醉时、麻醉后、术后等五个时间段进行体温检测,结果表明2组患者在入院初期以及术前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在术中麻醉时、麻醉后、术后三个阶段的体温均高于研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相应的护理以后,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16例,发生率为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低体温症状在麻醉以及围术期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大约有50%~70%的围手术期患者会出现低体温症状[3]。围术期低体温症状将会引起麻醉药物的代谢速率下降、凝血出现障碍、免疫发生抑制、心肌缺血、引发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机体出现寒战反应等。因此,预防围术期患者出现低体温症状是减少术中、术后以及麻醉恢复其并发症的关键内容。
此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施以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体温保持正常,变化不大,并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表明中西医结合护理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你围手术期出现低体温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能够大大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1] 曾 丽,曾丽娟,包庆惠.天门配合耳穴压豆对甲状腺术后头痛的疗效[J].中医药导报,2011,17(11):47-48.
[2] 张建斌,王玲玲,胡 玲,等.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探讨[J].中国针灸,2011,31(1):51-54.
[3] 苏秀霞,李芳芳,赵 兵,等.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2012,5(20):149-150.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6
B
ISSN.2095-6681.2016.19.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