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2016-01-22 08:09周晓刚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问题对策

周晓刚

【摘要】江苏苏南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随着苏南的产业结构不断的变化和调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结构和方式等方面都面临诸多新的问题。本文概述了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相互关系的现状,针对苏南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  区域产业  苏南地区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51-02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与背景下,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和实现更是取决于区域产业的发展和互动。江苏是我国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一个省份,而作为江苏省最具活力的区域——苏南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互动关系尤其值得去关注和探索。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提出“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所以,研究苏南地区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为我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苏南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相互关系的现状分析

1.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苏南”地区主要是指江苏省中位于长江以南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镇江”五个城市及其周边市县,面积近279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000余万。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苏南地区的经济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产业结构发了显著的变化,产业结构层次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近年来,江苏省在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优化上取得新突破,提高了当地经济发展质量和实现了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江苏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较早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发达地区,苏南五市也把“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专用科学仪器设备、电气机械及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苏南地区2009-2013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急剧增长,2013年苏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33960.19亿元,占比高达93.3%。

2.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1.创新型高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苏南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其产业结构逐渐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运营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传统产业的技术、组织结构、运行体制都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因此企业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其中最紧缺的人才就是高素质的技工和工程师。以现代制造类企业来说,企业需要一线员工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知识结构、职业技能来面對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的不断涌现。所以,传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升级转型后产业发展的需求,创新型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迫在眉睫。

2.协助研发产品的技术需求

技术创新一方面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也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其竞争力的必备条件。企业要想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就要重视对全新的技术、产品、工艺和材料的独创型的技术开发。随着苏南经济的发展,创新活动密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苏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还需要一支合格的科研队伍,这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讲,尤其是那些科研人员偏少的企业,这无疑是个难关。所以,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图书信息资源、后勤服务资源等支持下获取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学习能力等获得技术上的突破。在学校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融合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双方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培养出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以满足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1]。

3.苏南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苏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社会急需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新兴行业专业人才,人才和技术已经成为推动苏南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基本依存。而目前苏南产业恰恰就是缺少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人物。虽然苏南产业蓬勃发展,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滞后性特点,导致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互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与区域产业发展产生冲突

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直接决定着高职专业设置的方向和思路,高职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企业急需人才。如前所述,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苏南地区的主导产业,一些传统的产业也随着信息化发快速发展也面临着改革,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要着眼于苏南地区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专业结构的调整,使专业设置与本地区产业结构高度融合,满足了本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2]

(2)高职人才的需求规模和结构受产业发展影响

苏南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是特色人才资源形成的推动力量。随着苏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企业对员工的智力、技能、创新素质等的方面的要求普遍提高,传统的蓝领将不再满足当今产业的升级发展。虽然目前苏南的高职教育也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但是基于高职教育自身的滞后性特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未能及时跟上苏南产业迅猛发展的步伐,因此苏南地区急缺一大批新兴行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未能对接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苏南产业的升级发展促进了知识内容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业态不断创新、结构不断调整。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苏南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故而必将被逼转变高职人才模式和教学方式,无论在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建设、教学方式选择上都要与新技术、新产业密切结合。

二、探索适应苏南区域产业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1.以“服务于区域产业”为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目标

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了推动地区产业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苏南地区的每个城市都会因不同的地理位置、发展状况、历史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优势,所以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产业,培养出适合的高职人才,就要在人才培养定位目标上体现出针对性,改变“千校一面”的状态。

高职院校要针对苏南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方向,选取一批以满足职业教育专业群工学结合需求的典型企业,修订岗位群人才需求、岗位群职业活动调研制度,从调研方法上改革传统调研模式,提高调研的效度和信度。通过调研,明晰本地区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应的岗位群的需求及变化趋势,理清专业群中各专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准确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以“对接于区域产业”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3]所以苏南地区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要对接于区域产业的实际发展,按照企业实际岗位的工作过程和知识需求,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

3.以“依托于区域企业”设置高职人才培养条件

高职学院根据专业群服务产业链的思想,依托区域企业的资源,整合其核心专业与相关专業的现有资源,分类组建模拟性和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并根据企业岗位设置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要求,以营造全真企业环境出发构建模拟性和生产性实验基地,把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5S、TPM的管理要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借鉴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比较系统的建立了人才培养的环境、内容、载体、手段和评价。

4.以“融入于区域产业”落实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职业教育的动态性和滞后性以及区域企业的经营风险所带来的的人才数量与规格需求的不稳定性与未知性,需要企业的广泛参与高职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实现区域产业的升级发展。首先,学校需要利用企业环境和资源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出综合职业能力。其次,现行的职业院校教师大部分是学科制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缺少企业工作经验和对先进专业技术的了解,所以学校需要利用企业的资源培养“双师型”教师。最后,学校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及时了解和把握行业、产业、企业的最新科研动向和新技术的应用需求,从而找到合作研究项目,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还需要将行业企业对人才需要变化的信息,以及时进行专业方向和教学内容调整,提升教学质量。

5.以“促进区域产业发展”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苏南五市已经把“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专用科学仪器设备、电气机械及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苏南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势必要求企业具有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员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工人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企业产品品质保证的关键。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职业意识包含安全意识、持续改进的意识、认真规范的意识、标准的意识。职业习惯包含现场5S的习惯、设备维护保养的习惯、按流程操作的习惯等。这是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品质转变最关键的环节,更是中国职业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所以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要根据当地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规范文件和质量管理手册,包括:学生培训目标评价、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沈志鹏.论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

[2]叶萍,何志锋.广东省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动态适应性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3]钟建珍,李桂霞.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研制的思考[J].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2(08).

[4]欧阳剑波.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J].职教论坛. 2011(22).

[5]陈裕先,徐理,李永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构建[J].新余学院学报.2012(0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苏教师[2012]39号);江苏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动态匹配及互动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课题编号:B-b/2013/03/056);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动态匹配与互动发展的探索研究”(课题编号:2013JSJG3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问题对策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苏南地区上古气井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