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占科 郭鹏 |文
在传统材料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却牢牢把握创新驱动这一发展利器,开发高新材料,主动延伸产业链,逆势突围,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勾勒出近似完美的上扬曲线。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
产能过剩之剑高悬之下,再好的企业,日子也不好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拥有了市场话语权。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氟多”)就是牢牢紧握创新驱动这一发展利器,依托高科技产品六氟磷酸锂,主动延伸产业链,逆势突围,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勾勒出近似完美的上扬曲线。
日前,多氟多年产3亿Ah能量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组6亿元增发项目成功发行,点燃了投资者对新能源投资的热情。对此,资本市场给予多氟多的评价可谓石破天惊——坚定转型,深度布局,争当跨界造车排头兵;进军新能源汽车,对标比亚迪,潜力巨大;动力电池高歌猛进,电动车新贵运筹帷幄;多氟多是最具想象力、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之一。
多氟多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无机氟化工领军企业。作为一个研究氟的企业,依托一以贯之的技术创新,多氟多通过研究氟及相关元素的关系,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在边缘交叉学科上领先一步,在闪转腾挪中,完成了从传统行业到新能源行业的华丽转身。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六氟磷酸锂不仅是多氟多的骄傲和一个行业的狂欢,更支撑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多氟多处于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抢占了价值链的高端,形成了独有的产业链,奠定了产业报国的基础。令国人骄傲的是,作为国内首家生产六氟磷酸锂的民营企业,多氟多的技术和产品品质已处在国内领先水平,产品不但使中国摆脱了锂电池电解质依赖进口的格局,还批量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成为国际一流企业的产品供应商。
数据尽管枯燥,但最具说服力。今年前9个月,多氟多传统氟化盐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2%,万元销售利税率仅为3.2%,而其高科技主导产品六氟磷酸锂、电子级氢氟酸等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9%,万元销售利税率在30%以上。
多氟多的发展路径,可谓特立独行——凭借自主创新,变不可能为可能,从氟化工到新能源,从六氟磷酸锂到动力锂电池,从单体锂电池到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在转型升级中,多氟多把产业链上的多个产品做到了全球第一,打造了绝无仅有的全产业链。
多氟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告诉世人:市场竞争,核心竞争力大者胜;企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强者胜。技术创新,成就了多氟多的凤凰涅槃,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无数的机遇和红利蕴藏其中,能否借机分享红利,凭的是你有无创新基因,有无跨界思维。多氟多的经验就是,契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咬定技术创新不动摇,全力发掘技术创新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引领作用,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六氟磷酸锂生产线
技术人员在搅拌机前检验机器
传统氟化盐产业逆势突围,这话好说,做起来,却是难之又难。多氟多从传统氟化工产业实现战略性转移,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在无机氟化工领域,依托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多氟多站到了高山之巅:冰晶石、氟化铝与电解铝配套,产品50%出口,产品万元销售利税率曾高达20%。但全球氟化盐市场,每年不过100多万吨的市场容量,国内不过几十万吨。致命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举步维艰,电解铝行业“一夜入秋”,氟化盐产业也感阵阵凉意。作为行业龙头的多氟多,氟化盐产品价格一降再降,成为去产能的对象。
卡萨电动汽车
咋办?是故步自封、抱残守缺,还是突破重围、战略转移?在中国,无机氟化工区域分布非常明显,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硫酸、萤石等资源优势明显。而氟化盐的制造成本,原材料部分占到了近80%。如此,向靠近原料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实属多氟多的明智选择。对此,果敢清醒的李世江坚定不移。他说,市场要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作用。多氟多传统氟化工的战略性调整,路径清晰明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走出焦作,腾笼换鸟,压缩本部的氟化盐产能,到原料产地建厂,到下游客户门口建厂。本部腾出的发展空间,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腾笼换鸟,咋个腾法?2012年,多氟多在有原料优势的云南昆明市,设立控股子公司,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建设年产3万吨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2014年建成投产,2015年前9个月,已实现利润400万元。同年9月,多氟多在甘肃白银市建成8万吨无水氟化铝生产线,2015年前9个月,实现利润近500万元。多氟多把传统产业放在了有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甘肃和云南,实现了传统氟化工的战略转移。此举,意义有二:一是实现了传统氟化工比较优势的最大化;二是为更多新产品的开发和产能腾出了空间。
腾笼换鸟,换法如何?在本部,多氟多积极开展含氟药物中间体、含氟染料中间体、含氟液晶等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了六氟磷酸锂含氟特种气体、特种液体等含氟高端电子化学品。多氟多积极调整氢氟酸市场结构,成为高端客户合格的供应商;氟硅酸综合利用中试项目已经建成,并进入试生产阶段。目前,多氟多正着手拆除部分传统产品的生产线,腾出更多的空间生产高科技产品。云南昆明的氟生产项目则着手升级换代。
“多氟多的转型升级,是自身的发展要求倒逼出来的。”
谈到多氟多的转型升级,李世江心情颇为复杂,直言说:“客观上讲,目前在无机氟化工领域,多氟多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技术创新领先的企业。但全球冰晶石、氟化盐市场,每年也就是100多万吨,中国也就是几十万吨的需求量。因为行业太小,所以多氟多‘一不小心’就做到最大。企业发展总会遇到‘天花板’,特别是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不转型升级就是死路一条。腾笼换鸟,对于多氟多而言,有效果,但解决不了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路在何方?在于大破大立的转型升级。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市场经济是残酷无情的。这种现象如果你认识的稍微有一点不到位,有一点犹豫,就是打败仗,就会被淘汰。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人不要抱残守缺,不要有路径依赖,不要想一条道走到黑。大风来了,猪都会冲上天,大浪来的时候,所有沙子都会被掏干净。如果邯郸学步,陶醉在原有的荣耀中,靠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成本优势,和对手死拼硬扛,结果是头破血流。多氟多的出路,简单明了:转型升级。转型,必须升级;不升级,宁可不转。”
怎样转型升级?李世江说,“坚持市场化原则,扬长避短,立足特有的优势,以高科技产品六氟磷酸锂作为突破口,由氟化工进军新能源,不断拓展延伸氟化工的应用领域,创新性地挖掘行业发展的意义,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上角,有一个最活泼的元素——锂;在其右上角,有一个非常活泼的元素——氟。二者合理嫁接,就是六氟磷酸锂。为啥选择六氟磷酸锂?用氟造福人类,是李世江一辈子的追求。作为研究氟、利用氟的化工企业,多氟多选择六氟磷酸锂作为创新开发的产品,理由有三:该产品是锂电池的“血液”,国家急需,替代进口;主要原料氢氟酸,多氟多驾轻就熟,技术、成本优势明显;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多氟多蕴藏创新基因,懂得转型道理。以创新为驱动力,多氟多研究氟锂结合,开发了六氟磷酸锂,打破了国际垄断,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战略新兴产业专项和强基工程。
模切机生产
烘干机生产
乍一看,多氟多转型升级顺风顺水。其实,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开发之路坎坎坷坷,走得实在艰难。李世江一次外出考察的机会,认识了六氟磷酸锂,当时一位著名的专家毫不留情地对李世江说:“老李,你不要为拥有那么多的专利、把无机氟化工做到了全国第一而沾沾自喜,要知道氟这个元素做好了,那不是论吨卖的,而是可以论克、论公斤卖的,比如六氟磷酸锂。”
2006年多氟多下决心开始研发六氟磷酸锂。当时,世界上仅日本有技术、有产品,国内急需进口,但价格颇为昂贵,每吨86万元,但成本仅12万元。学习,日本方不让进门;买技术,人家贵贱不卖。咋办?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李世江发誓:“多氟多必须要有自己的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并且还要把产品卖给他们。”
立下雄心壮志,就意味着决战到底。惨烈的竞争无处不在,技术、人才、资金、市场,每个战场都是刺刀见红,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杀出一条突围之路。然而,残酷的现实成了六氟磷酸锂“中国造”的严重阻碍:下游客户对六氟磷酸锂的纯度要求苛刻,尤其在电动汽车等高端锂电池运用领域,当时国内的技术很难满足要求;六氟磷酸锂有极易吸潮分解的特性,使其质量难以控制,环境要求、工艺条件极为苛刻。干不干?深思熟虑之后,生性倔强、毅力超人的李世江坚信千难万难,只要真抓实干就不难,果断决策:引入国内顶级的化工专家当技术指导,3年小试,3年产业化,3年市场适应,多氟多历时9年研发,从2克、2公斤、2吨,到20吨、200吨,再到现在拥有的3000吨生产能力,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六氟磷酸锂的产业化,最终实现了民族工业技术的重大突破,迎来了六氟磷酸锂产品的爆发式增长。
多氟多迈出的一小步,是中国跨出的一大步。多氟多实现六氟磷酸锂的产业化,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并且一下子使其进口价格直接跌至每吨32万元。之后,随着多氟多在生产工艺改进的持续投入及量产,更使国内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不断走低,目前已降至每吨10万元。国家科技部的一位领导曾郑重地对李世江说:“李总,你要算大账,虽然你的产品价格下降了不少,但多氟多给国家锂电池行业做的贡献是无法量化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从2014年开始这么火,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氟多把六氟磷酸锂产业化了。”
“传统化工与精细化工,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原来做冰晶石、氟化铝,纯度99%就行了,现在是百万分之一,错几个数量级,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李世江说,“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多氟多死扛着冰晶石、氟化铝,不转型升级,后果不堪设想。”
国家级认可实验室
机会,永远为随时准备的企业紧紧抓住。
六氟磷酸锂的横空出世,是多氟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但这一产品的成功研发,又给多氟多出了一道难题,由于技术标准是从国际上舶来的,如何检测产品品质?怎样界定技术指标?多氟多只能尝试着做六氟磷酸锂的下游产品锂电池,摸清各项指标的准确含意。谁知道这一尝试,竟然成为多氟多持续转型升级的又一个突破口。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创新意识极强的李世江敏锐地察觉到,动力锂电池是当前和今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需求,多氟多有生产锂电池的技术优势,如此机会,岂能错过。他果敢拍板,创立新能源子公司,批量生产动力锂电池。历经千辛万苦的3年攻关,多氟多的动力锂电池项目的核心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目前已经形成年1亿Ah的生产能力。从2015年开始,多氟多动力锂电池由亏转盈,产品供不应求,已广泛应用于动力汽车上,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多氟多通过研究电解液和锂电池,又相继开发了正极材料、膜材料等一系列新材料,提升了锂电池的技术含量,从材料体系支撑了锂电池的发展,成功研发了独特的聚合物软包装叠片动力锂电池,并同“互联网+”结合起来,开发了电机、电控、电池三大体系一体化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奠定基础,逐步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国梦。
目前,多氟多已拥有独立的研发、实验、生产机构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款电池产品,在循环、高低温放电、倍率、一致性等方面性能优异,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成为多款电动汽车的首选。比如,多氟多动力电池采用特殊的制袋叠片设计,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国内很难找到合适的BMS企业配套。于是,多氟多自己研发BMS,然后延伸到整车控制器、充电机等。
“企业转型升级要依靠持续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还有经营模式、发展方式的创新。只有认清形势,瞄准目标,把握趋势,发挥优势,坚持自主创新,企业才能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李世江总结道。
3年发展看电池,10年发展看整车。
多氟多不是“中原比亚迪”,多氟多的发展路径个性鲜明——从氟化工到新能源,从六氟磷酸锂到动力锂电池,从单体锂电池到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多氟多在转型的过程中,把产业链的多环节产品做到了全球第一,打造的全产业链高度绝无仅有。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是民心、民生工程,也是国家战略工程。它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目前,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可用1000余年,但石油对外依存度却高达50%以上。这种脆弱的能源安全局面亟须改变。而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作为一个高度集成人类智慧的产品,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领先一步的成绩,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是国家强大的标志。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史,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政策配套最齐全、支持力度最大、党和国家最重视的产业。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大力推进充电设施建设,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2020年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把我国建设成新能源汽车强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当下,正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也是所有新能源企业发展的新时代。从氟化工到六氟磷酸锂,从电解液到锂电池,从锂电池到电池、电机、电控一体化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再到新能源汽车,在多氟多,以“氟锂结合”为关键点的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体系,已经逐渐形成。
多氟多从原材料供应转型到整车制造,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今,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多氟多站在电池的角度去看原材料,造车也将从整车的角度去看电池,用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六氟磷酸锂,用自己的六氟磷酸锂制造电池,又用自己的锂电池制造动力总成,继而开发电动汽车。这种自主创新、自产自销、自己使用、自己反馈、自己分析的研发应用体系,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企业全貌
今年5月,多氟多收购国内老牌汽车厂商红星汽车69%股权,进军新能源整车制造领域。日前,红星传来喜讯:红星牌厢式运输车及纯电动乘用车已经完成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多氟多的第一辆红星汽车已经下线,2015年年底完成1000辆新车生产任务。这意味着多氟多已经完全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目前,多氟多已经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三大优势:领先的动力锂电池研发生产能力,超过1.8万辆装配多氟多锂电池的电动汽车实现零故障行驶;依托河北红星汽车厂形成整车及主要结构成型件研发和试制试装能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提供新车入户、安全监测、电池回收等规范的市场服务。在技术路线上,多氟多从行业趋势及自身优势出发,将纯电动汽车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多氟多已经建立起清晰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充分发挥多氟多和红星汽车厂的技术优势,整合好行业资源;建立完备的产品供应链体系;在红星汽车厂现有车型资质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车型;利用车联网和大数据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2015年,实现各类电动汽车产量1000辆;2016年,各类电动汽车产能达1.4万辆;2017年,各类电动汽车产能达3万辆;2018年,各类电动汽车产能达10万辆。2016年,多氟多将建设年产10万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并在全国开启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全新商业模式。
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有未来。多氟多是最具想象力、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梦就是多氟多人的中国梦!
石器时代的结束,不是因为石器的枯竭;石油时代的结束,也不会是因为石油的枯竭;电动汽车的发展一定是因为科技进步和民心所向;一个人的梦想是梦想,千百万个人的梦想就是去创造、去实现!
未来,创新仍然是多氟多发展的主旋律。只不过创新的目标更高,范围更广。生命最大的精彩就在于生别无选择,但命运可以改变。如何改变?就是要转型升级,靠什么?就是靠创新。那么创新究竟是什么?李世江说:“创新实质上就是一种变革,是否认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先进的一种勇气。”
展望多氟多未来转型升级之路,创新是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