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析

2016-01-21 18:01:32樊娅苹杨明宏吕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0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师德师风高校

樊娅苹 杨明宏 吕静

摘要: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始终是高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塑造大学生的灵魂。然而,当有人认为大学教师仅仅是一群能给出考试分数的说教者时,教师就该反省自己存在的价值了。要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关键词:边疆地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031-02

一、高校师德师风内涵及建设价值之阐释

(一)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师风是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水平、道德修养、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德与才的统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师德师风的基本内涵首先是正确的政治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是师德师风的首要条件。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其次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教师敬业就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教师爱岗就是热爱祖国的直接体现。再次是德能兼备的专业素养。高校教师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师德师风理念,既能培养学生,又能塑造自己,适应新形势要求;既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又了解学科前沿,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既熟悉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还要有热爱学生的职业情怀。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更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秘诀。教师对学生爱得越真越深,教育效果就越好。最后是言行一致的师表形象。只有教师时时处处都保持言行一致、为人师表,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深刻认识加强边疆地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信任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每一项任务借助参与其他任务,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按大学的理想,这四项任务缺一不可,否则大学的质量就会降低。”良好的师德能使教师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使学生自身的品质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一个老师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他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力量,是他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这些品质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力量是长久的,它将使学生一生受益,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

二、边疆地区高校师德师风现状透视

调查学校地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学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每个学期都通过教学督导、网上评教、开学生座谈会的方式了解教师师德师风现状。通过同行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学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是好的,都能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教育和教师也带来了冲击,调查学校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敬业精神不足,功利思想浓厚

高校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越来越浓厚,使得被调查学校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下滑,他们中的“一部分如商人一般以‘一不做、二不休的精神游离于市场之中;一部分如职员般夜以继日地穿梭于各种培训班之间行‘书匠之职,积累着家庭的财富;一部分如政客一般孜孜不倦地摆平各种关系以求权利之位;一部分如市井俗民般永远在怨天尤人,发着无休止的牢骚。”他们已不知怎样才能专注于治学而通达于天下。此外,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调查学校各方面条件欠缺,教师待遇不尽人意。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学校每年都能引进一批高学历的教师。然而,一些教师来到该校只是把这里当作一个跳板,暂时解决一下生存问题。曾经跟调查学校的一个外省籍同事聊天,他直言,从没想过好好待在这里,来学校的几年里一直在寻找离开的机会。在这样的心态下,这些教师对学校长期缺乏认同感,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来为自己制造机会,一旦时机成熟就另谋高就,这样的教师难以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这也是影响教师师德、师风的一个因素。

(二)为人师表意识薄弱,教师育人形象欠佳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的行为规范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也影响教书育人者的形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然而,目前调查学校部分教师中却存在一些有悖于为人师表的现象: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备课不充分,敷衍了事,上课迟到,提早下课等教学事故时有发生;言谈举止不够端庄,给学生造成较差的影响;授课过程牢骚满腹,对时事评论不够客观,向学生传递一些消极甚至反动的观点。

(三)学术意识不严谨,学术风气不浓厚

“大学是个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所有的研究机会都要为真理服务,在大学里追求真理是人们精神的基本要求,因为,它给大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是大学进步的条件。”自古以来人们视教师为圣人,将学术领域尊为纯洁的圣土,容不得学术作品有半点瑕疵。但现实情况是,调查学校部分教师做学术时态度不严谨,将学术研究功利化,这样的学术风气扩散了学术研究的歪风,玷污了学术殿堂。同时,调查学校学术风气不浓厚,许多教师都没有自觉地搞学术研究的意识,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难以给学生塑造学习的榜样。

三、边疆地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措施也亟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一)加强教师德性养成教育

高尚的师德需要培育,必须重视教师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一是树立真情育人的思想,用“情”打动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只有用真诚的情感去关爱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二是坚持严谨治学的态度,用“管”约束学生。严谨治学是师德师风在教学管理上的集中体现,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平时严密组织教学,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严格管理学生。

(二)完善考核强化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该机制应将师德考核指标量化并与个人自评、学生测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评定相结合,增强考核过程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道德建设离不开榜样的示范。首先,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学校的中老年教师也要带好头,为青年教师做出表率。其次,要重视典型的示范,古人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要善于利用现实中的先进典型教育学校教师。

(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等功能,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是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外部条件,对良好师德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各教学系部、有关职能部门要抓好典型示范,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大力宣传师德、师风中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使之贴近教师、感染教师、激励教师、引导教师;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橱窗等各种媒介来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要充分利用庆祝教师节、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等时机,表彰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在抓好典型、发挥榜样力量的同时,还要指出不良行为倾向并加以引导,抵制错误,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五)践行教书育人宗旨

教书育人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具体来说,教师一是要教好书,上好课,以对祖国和人民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要潜心钻研学问,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堂课,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真知,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合格的专业人才。二是要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书与育人是密不可分的,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性和思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自觉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四有”人才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

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点工程,它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教师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师德师风问题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将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做得更好、更扎实,真正把教书育人和以德治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嘉亭.教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50-553.

[2]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85-489.

[3]杨贤金,石凤妍.师德新论——以德治教与师德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14-116.

[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37-439.

[5]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5.

[6][德]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新知三联书店,1991.

[7]秦小红.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刍议[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师德师风高校
边疆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探析
——基于扩展的增长核算方法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中国记者(2016年4期)2016-12-20 09:53:56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2:14:40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25:35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