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审视与思考

2016-01-21 06:47吴红豫李采丰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高校现状

陈 辉,吴红豫,李采丰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0065)

对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审视与思考

陈辉,吴红豫,李采丰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0065)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重庆市16所本科院校体育科研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制约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实力排名居全国中下,整体科研水平急需提升;高校体育科研队伍尚不成熟,职称层次较低,科研团队不稳定;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论文发表的质量与数量、课题申请立项与类别方面呈失衡状态;对体育科研的奖励力度不够,多数高校体育图书期刊资料数量种类较少,学科专业发展所需的体育仪器设备、实验器材配备不全。

关键词:高校;体育科研;现状;影响因素

收稿日期:2014-12-20

作者简介:陈辉(1987-),男,山东泰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管理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6390(2015)03-0155-05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16所本科院校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体育部门及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对2008-2013年重庆市16所高校在《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六版)》中公布的16种体育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中国体育科技》《体育科学》《体育与科学》《体育学刊》《体育文化导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科技》),同时对各高校在2008-2013年申报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及各高校体育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访谈法

走访了重庆市教委、高校体育管理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共20余人。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外部特征

1.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学特征

表1 2008-2013年全国部分省(市)本科高校发表

通过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2008-2013年全国各省(市)本科院校(不含军事警察院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在16种体育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发表论文25589篇,其中重庆市16所本科院校发表论文582篇。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此期间文章发表的总数的70.62% 出自于排名前十位的省(市),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位居全国中下水平,在论文总数上与同一期间其他地区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为全国第1名北京市3479篇的1/6,第10名陕西省1125篇的1/2,说明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实力整体水平较弱,存在一定差距。

图1 重庆市高校2008-2013年体育论文发展数量波动情况

通过图1看到在2008-2013年重庆市高校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出现较大波动,说明在发表论文的时间段上缺乏连续性。在统计过程中还发现,多数教师在六年中发表的论文数为1~2篇,很少有6篇以上的,发表论文较多的教师集中在知名的教授、专家,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以上数据说明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队伍较为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科研团队。

2. 重庆高校体育科研论文的单位分布特征

从表2可知,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刊发的数量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统计数据显示,西南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明显高于其他院校位居第一集团。在全部统计的582篇论文中,西南大学占总数的25.8%,重庆师范大学占16.7%,二者之和达到了总数的42.5%。其次,重庆大学、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三峡学院处于第二集团,发表论文数占总数的39.7%;其他9所高校则处于第三集团,发表的论文仅占总数的17.8%。

表2 2008-2013年重庆市高校体育论文发表情况

注:A重庆大学B西南大学C西南政法大学D重庆医科大学E重庆邮电大学F重庆交通大学G重庆工商大学H重庆师范大学I重庆理工大学J四川外国语大学K重庆文理学院L重庆三峡学院M长江师范学院N重庆科技学院O四川美术学院P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3. 重庆市不同类型、层次高校刊发论文特征分析

根据重庆市高校体育部门的层次与性质,可将其划分为具有专业院系的高校和普通公体院校。通过表2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发表论文数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设有体育专业院系的高校在此期间发表论文498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85.6%;普通公体院校发表论文84篇,仅占论文总数的14.4%,说明体育院系由于开设专业学科门类相对齐全,师资储备、学历及职称结构等比较合理,整体科研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公体院校,成为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的主力军。但在研究中还发现,一是重点院校占发表论文的主要部分;二是个别有体育专业院系的学校发表论文的数量却排在了第三集团的行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重庆市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高校体育科研发展的差异性。

4.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师发表论文的刊源特征

根据表1统计,2008-2013年全国在体育核心期刊上刊发论文排名前10位的省市占到了发表文章总数的70.62%,通过查阅,前10位的省市基本都有核心期刊(除河南省),比如北京5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体育科学》《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广东省两种:《体育学刊》《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其余各省均有1种。多数期刊都表现出同一个特点,即有明显的地域性(发表本地区的论文的比例最高),说明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具有明显的地域刊源特征,一般来讲地域比在40℅以下较为合理,地域比偏高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区域间科研成果的交流。[1]前期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此种特征最为明显,地域比高达58.4℅。在所有核心期刊中地域比超过30%的共有8种,北京的5种期刊低于30%[2]。从表3的统计中发现 《体育文化导刊》《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是重庆高校发表论文的首选期刊,占总数的20.5%,其次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13.4%,《中国体育科技》《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也是成果发表的重要平台。同时,发表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论文最少的期刊是《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和《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近6年来仅刊登2篇重庆的论文。

表3 2008-2013年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师发表论文刊源统计

注:学校代码与表2相同

结合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师发表论文的刊源特征,要提升高校体育科研整体水平,需要继续提高体育科研论文刊发的数量与质量,扩大体育科研论文发表的期刊范围,促进高校体育科研实力的提升。

5. 重庆市高校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情况

在体育学科科研立项中,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和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立项属于级别较高科研项目,通过表4可以看到2008-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科共立475项,重庆市高校总共获得10项;表5显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共立768项,重庆市高校获得5项;从统计结果课题立项的种类与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在所立项目中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居多,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的整体实力较弱,亟待加强。从立项院校分布来看仅有4所院校获得课题立项,而重庆市有8所高校设有体育专业院系,这充分表明在国家高级别的体育类课题立项中重庆市高校立项在全国所占比例比较小,体育科学研究尚需大幅提升。

(二)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影响因素

1.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师从事科研的心态特征

查阅文献发现,科研心态对于教师整个科研活动的全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并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3]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高校教师进行科研任务的第一目标为职称晋升,因为职称的高低与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比如与教师本人的福利待遇、岗位的晋升等紧紧挂钩。为了晋升必须提升科研水平,这种现象在年龄小、学历高、职称低的青年教师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其次,第二个目标是提升个人的学术科研水平,这在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最后完成规定任务排在第三位,这主要体现在年龄大、学历低、职称高的教师中。因此,不同的动机出发点造成了高校体育教师从事体育科研心态的起伏变化,不利于长期稳定地从事科研工作。

表4 2008-2013年重庆市高校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统计

表5 2008-2013年重庆市高校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立项统计

2.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结构特征

表6 重庆16所高校教师职称统计

通过表6看到重庆市16 所本科院校共有体育教师670人,在人员职称结构中教授为45人,占总人数的6.7%;副教授234人,占总人数的34.9%;讲师和助教共391人,所占比例为58.4%。同时,在16所高校中体育教师的数量有较大的差距,西南大学教师数量最多,重庆大学次之,四川美术学院最少。体育教师的数量及职称结构与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是成正比的,其中高级职称人数的多少与论文数量有较大相关性,而讲师、助教人数与论文数量相关系数较低。

(三)影响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因素

1.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师职称晋升与科研要求

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在评定职称时以此作为衡量尺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在职称晋升时对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存在差异,特别是在高级职称的评审中,重点院校要求明显高于普通院校,具有体育专业院系的高校高于公体院校。总体上讲,多数院校在对高级职称的评聘时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3篇论文且有不同级别课题立项,部分体育专业院校和重点高校要求相对更高。由于职称晋升要求的不同迫使教师去发表不同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导致了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校在科研质量与数量的失衡,影响到高校体育科研的整体水平。

2. 奖励机制与科研成果的相关性

在对部分专家、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重庆市不同院校对体育科研成果的奖励机制存在差异性。例如学校根据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给予一定奖励,但奖励尺度与力度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发表文章,比如奖励金额与发表论文所需的版面费存在较大差距,最终导致教师形成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没有职称晋升任务时科研奖励机制无法刺激教师的实际需求。

3. 重庆市高校教师进行体育科研的资源与设备现状

学术期刊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与专业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大都在文章中呈现,特别是体育类核心期刊,很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均发表在此类期刊上。[4]由于高校体育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时主要参考文献基本来源于学术期刊,所以高校体育部门征订体育学术期刊的种类和数量对科研工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对重庆市高校体育部门征订体育学术期刊的调查结果来看,各高校在期刊的种类和数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部分公体院校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种体育学术期刊,体育专业院系和部分重点高校体育部门征订的期刊种类和数量较多,基本在20种以上,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教师进行体育科研文献参考来源的需要。

通过调查显示,重庆市不同院校体育部门拥有大型的体育仪器设备、实验器材呈两极分化现象。由于设立了体育专业院系的高校开设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因此学科发展所必备的资源设施相对完整。比如,在调查的学校中具有专业院系的高校多数有三维测力台、功率自行车、多功能跑台等;而普通公体类院校相比之下拥有的大型体育仪器设备、实验器材较少,部分学校只有体质健康测试仪和基本的健身器械,用于体育科研的仪器设备相对缺乏,影响了高校体育科研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4.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现状

在与重庆市不同院校的体育专任教师沟通时了解到,高校体育教师的任务多,工作繁杂,开展科研工作的难度较大。高校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负责课余训练、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工作。相比其他科目任课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长期如此在超负荷状态下工作造成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与热情降低。此外,高校体育教师科研意识淡薄,不能积极主动地从事体育科研,最终造成科研素质与能力较弱。同时体育专业在部分高校的地位偏低,在专业发展中给予的扶持力度不够,体育科研就更容易被边缘化。

三、结论

重庆高校体育科研整体水平较低,亟待提升重庆高校体育教师科研业务能力与科研素养。可采用内外结合的策略,积极鼓励高校体育教师参加国内外体育学术会议及业务能力提升的相关进修培训,聘请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到重庆高校讲学,提升教师从事体育科研的能力。

重庆高校体育部门没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团队,具有高职称的科研骨干相对较少。应加强人员梯队建设,重点扶持与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充分发挥本专业教授、专家的学科带头作用,强化专业发展,建立和谐、稳定的科研团队,促进高校体育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论文发表的质量与数量、课题申请立项与类别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应加强对普通院校的支持力度,提升普通院校的科研水平。

重庆市高校对体育科研的奖励力度不够;多数高校体育部门的图书期刊资料数量种类较少;学科专业发展所需的体育仪器设备、实验器材配备不全。应完善体育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加大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提升专业发展必须的理论资料储备与实践器材的配备,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嘉丽.从2003年我国体育核心期刊载文情况看我国体育科研现状[J].体育学刊,2004(6):142-144.

[2]于春艳.浙江高校体育科研特征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7):99-103.

[3]赵宏,马会兰,孔凡芳.高校教师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3):81-82.

[5]刘雪松,董柔,王宏江,等.2001-2005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所载各类文章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8):28-30.

[6]李菊红,周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2):144-147.

[7]汪康乐,邰崇禧.论体育科学学科属性及其分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1453-1456.

[8]王艳,吴铁桥.北京高校体育科研动机和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8):98-101.

[9]黄彦军,王章明.体育科研中浮躁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4(5):23-24.

[10]李静波,樊莲香.21世纪初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科研的现状[J].体育学刊,2005(1):78-80.

[责任编辑王南山]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高校现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