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泳霞
【摘 要】合作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总体上是成功的,它符合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功能。
【关键词】英语课堂 合作学习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71-01
事实证明,合作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总体上是成功的,它符合新课标准所提倡的“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功能。但是笔者发现,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具体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也会出现不少问题,影响实施合作学习的效果。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和影响合作学习的学习效果的因素,笔者通过实践反思作出以下教学改良对策,以期对高中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运用起到教学启示的作用。
一、合理客观地分组,做好合作学习前的培训
在分组前,教师除了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自觉性外,还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告诉学生,老师会在分组前期观察各同学的表现,组内同学相互磨合、适应,一旦发现有不合理的分组情况便做出适当调整。一个月后,组员相互了解和磨合得差不多了,小组基本定型。分组时除了按照合作学习的要求保证小组内各成员间的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也要做好各小组组长和组员的培训工作,让每个同学明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有全心投入和全程积极参与,才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尤其关注弱势群体的沟通能力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实现组内同学共同进步。
二、严格课堂管理,明确学习任务
分组完成后,教师应组织各组同学制定小组活动章程和计分规则。对于违反课堂纪律,不认真参与小组合作,甚至影响小组活动进行的同学要有明确的处罚措施,并于每周通报各组成绩,对于那些自觉性较差,活动不认真参与的同学起到警示作用。在课堂活动开始前,教师应该让每组学生都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目标及其要求等等。虽然小组合作学习中提出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是教师的监督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室走动并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合作学习的过程,发现问题随时指正,保证合作任务的进程方向,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任务和教学进程的调整。
三、面对整体活动情况,关注落后学生
进行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全班同学的共同进步,所以在合作学习课堂活动进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在面对全体,从全局掌控的课堂的同时,特别要在意性格内向、个性不开朗和学习落后的学生。在课堂设计时,问题和任务的难度系数要符合他们的需求,尽可能地让他们有开口表达的机会。在小组展示过程中,要鼓励他们发言,通常如果他们有点进步就应该受到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合作精神的缺失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要在英语教学中有机地结合情感教育,创设各种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参与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并得到小组奖励,让他们逐渐体验到集体的力量,产生成就感,自觉形成合作精神。
四、设计难易程度适中并具吸引力的小组合作任务
任务的困难程度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群体活动的设计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实际班级构成情况,这确保学习任务的设计不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但同时也要确保任务是具有挑战性的,有趣的和多样化的。可以提前给学生准备奖励卡片,并给学生规定卡牌兑奖制度,获得的奖励卡越多,奖励就越吸引人;卡片获得张数也与学生的表现和完成的问题难以度挂钩,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也兴趣安然,获得的奖励卡越多就觉得越来越有成就感。在设计一个单位课时的活动任务时,要注意几个活动任务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旨在调动学生探究兴趣。
五、合理安排小组活动的时间
英语课堂学习不是全部都由学生自行活动,除了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外,其它的教学环节如课题的引入,自主思考,拓展训练等也非常重要。在安排学生执行共同探究任务时,教师应注意时间限制,让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同时,笔者建议教师在布置下一个教学任务之前,应该让学生对小组活动的内容有所了解,并在课前积极准备,比如: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在课前以问题的方式抛给学生预习思考,让他们提前了解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小组合作方式在课堂上的进行。
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
教师在认真学习领会合作学习的精神,能够把合作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实施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技能。例如,自身的课堂调控能力和组织能力;设计恰当的导学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行探究的能力;选择难度适中的讨论话题,设计恰当的合作任务的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及时为学生提供有效帮助和引导的技能等。
七、采取适当的点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只有合作学习的过程,没有恰当的点评和学生的反思,学生们不会收获多少,学习积极性不会提高。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各自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策略、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对各个小组进行点评则能给学生正确的反馈,给学生明确他们合作学习的正确结果,也能对其合作讨论没能考虑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在评价时要对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成果等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要做到形式多样。最后要给予鼓励,目的是达到让高学生感受到参与活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兴趣。
八、把合作学习和各学科“责任田”分段教学相结合
当前,我国在高中实施的合作学习,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就是高中学生们面临高考的人才选拔,各学科学习任务重,特别是作业负担过重。根据笔者观察,就教师而言,有的理科教师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让学生反复操练,在学习任务的布置上随意性较大,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对学生的指导,影响了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从学生方面来看,他们对各科学习时间安排无规划,某个科目的作业想做多久就做多久。往往出现把某个科目当天的作业完成,晚自习时间也就差不多占用完了,没有时间去复习、预习准备其他科目的内容,其中英语学科读记任务比笔头作业多些,学习的时间严重受影响。因此,应该根据学科特点,把各学科每周教学时间,学生完成该学科作业和进行该科知识巩固的时间总和进行整合与分段,落实学科责任,实施学科总时间包干。这样英语学科的预习、教学、巩固的时间得到了保证,实施合作学习的活动才产生了真正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