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概念特征效益的研究综述

2016-01-20 17:50:22杜鲲陈娆杨为民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家庭农场

杜鲲 陈娆 杨为民

摘 要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流转。这是家庭农场在时隔近30 a后再次于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国内外学者对其概念、特征、效益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该文试图对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梳理,为家庭农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6--02

1 对家庭农场概念的认识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體,其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引起较大的争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家庭农场概念的研究偏重于两个方面。

一是强调家庭农场的经营主体是家庭成员。俄罗斯《家庭农场法》认为,家庭农场是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由农民和家庭成员组成,并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享有法人权利的独立经营主体[1]。英国的农场又称“自耕农耕作”,是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简单商品生产的农场,自耕农就是家庭农场主[2]。

二是强调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穆向丽、巩前文认为,家庭农场具有企业化经营的方式,“以农业规模化生产为基础,通过发挥农业多功能性(三生一服: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获取经济收入的企业化组织”[3]。傅爱民、王国安认为,家庭农场既具有家庭经营方式又具有企业化的经营方式,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适度规模的土地为劳动对象,以有效率的劳动、商业化的资本和现代化的技术为生产要素,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农户生产企业。”[4]

综合以上学术观点,本文认为,在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前提是土地的所有权必须归集体所有,使用权和承包权归农户所有,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为保证农场的生产效率,其主体应该是具有利他主义倾向的家庭成员;家庭农场在经营时,可以适当采用企业化的经营方式来促进农场的发展。

2 对家庭农场特征的研究

学者对我国家庭农场特征的观点较为一致,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归纳,主要包括4个方面。

2.1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朱启臻认为,家庭农场强调以自家劳动力为主要劳动力,既保护了农户经营农业的优势,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要求,又可以克服小农生产的弊端[5]。杜志雄和王新志认为,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有效率的特殊组织形式,能负面效应最小化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合作、监督和激励的问题[6]。

2.2 适度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

由于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所以,家庭农场的规模并没有做统一的规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与传统小农户相比有明显扩大。朱启臻认为,家庭农场是农地规模经营的又一种形式[5]。谢玉梅认为,家庭农场可以获得规模收益,从成本收入角度分析,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规模的增加也会推动现代技术设备投入的增加,以此提高粮食产量;另外,据农业部调查显示,现阶段种粮户的经营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25%以上[7]。

2.3 市场化经营与企业化管理

屈学书认为,家庭农场虽然也是家庭经营,但生产目的是为了商品交换,满足市场需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家庭农场普遍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进行生产,通过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一种高度市场化的生产方式[8]。高强等认为,从企业成长理论来看,家庭农户与家庭农场的区别在于,农场主是否具有协调与管理资源的能力。因此,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现代企业标准化管理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9]。

2.4 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

家庭农场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这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有些地区的农场还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发展模式。杜志雄认为,政府因势利导的支持政策是家庭农场形成与发展的坚强后盾[6]。谢玉梅认为,松江区模式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家庭农场获得的政策支持较多;郎溪模式和慈溪坚持以市场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延边和武汉模式主要通过承包或流转等形式达到规模化经营。但上述模式都强调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地方政府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政策支持[7]。

综合以上学术观点,本文认为我国家庭农场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我国家庭农场具有延续性,家庭农场使小块土地的分散经营转变为土地较为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制度上既延续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优势,又带有生产规模化和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要素。

第二,我国家庭农场具有适应性,其适应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家庭农场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现实情况。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生产还未完全脱离手工劳动,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能够因地制宜,最大化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我国农民的思想未变,还是想拥有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在自己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带来现实的经济收益。家庭农场并未改变这一状况,而是将农民自己经营土地的规模做了适度扩大,既消除了小农生产的弊端,又保留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所以,家庭农场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思想状态,发展农民自主经营的家庭农场较为适宜。

第三,家庭农场具有过渡性。目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平均规模较小,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家庭农场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家庭农场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对于我国农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提供了一种途径,也是一个历史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表现,当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时,家庭农场不可能固定不变,所以它可以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一种过渡。

3 家庭农场效益的分析

对于家庭农场的效益分析,学者们多数从理论和问卷调查分析两个角度展开。理论研究是对生产函数进行推导,从理论上说明在适度规模经营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农民收入呈正相关的关系;问卷调查分析则多数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于某一个地区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该地区家庭农场的效益状况,进而说明该家庭农场的效益与其类型、规模等因素有关,地区不同,有关因素也有不同。

然而,国外学者对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意见。一些学者认为农业的经营规模与农业效率之间是反向关系。Berry & Cline[10]、Carter[11]、Heltberg[12]对巴西、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上百户农户的调查表明,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净收益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一些学者认为,农业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是正向关系。如Cornia[13]通过对秘鲁、孟加拉国、泰国等国家的研究发现,农场规模和农业生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本文认为,要想使我国家庭农场的效益达到最大,那么农场的规模应根据各个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同时要把握两个标准。第一,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必须可以维持农户的生计。第二,保证家庭农场具有较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西方经济学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看,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确定要考虑3个因素:经济收入、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随着家庭农场规模的扩大,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也会提高,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益。同工业相似,农业生产也经历了3个阶段: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如果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过大就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效益减少;规模过小,生产效率还有递增的空间,就会导致效益没有最大化,只有当家庭农场的规模恰好使667 m2均纯收入(生产效率)达到最佳时,家庭农场的总收益就会达到最大。

目前,对家庭农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实证研究较少,而且由于我国各个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实证研究才能更深入了解家庭农场的具体发展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学者对家庭农场已呈现出从概念分析说明向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因果性研究发展的趋势;同时,多数学者也因地制宜的对某一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建议策略,研究主题日趋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方康云.俄罗斯家庭农场的发展与现状[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2(4):15-17,31.

[2]杜志雄,肖卫东.家庭农场发展的实际状态与政策支持:观照国际经验[J].改革,2014(6):39-51.

[3]穆向丽,巩前文.家庭农场:概念界定、认定标准和发展对策[J].农村经营管理,2013(8)17-18.

[4] 傅爱民,王国安.论我国家庭农场的培育机制[J].农场经济管理,2007(1):14-16.

[5]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57-159.

[6]杜志雄,王新志.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变革的理论思考[J].理论探讨,2013(4):72-75.

[7]谢玉梅,关新.家庭农场发展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5(27):328-334.

[8]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9]高强,刘同山,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J].经济学家,2013(6):48-56.

[10]Berry R A,Cline W R.Agrarian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9.

[11]Carter M R.Identification of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 Size and Productiv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easa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84(36):131-145.

[12]Heltberg R.Rural 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the Farm Size-Productivity Relationship: Evidence from Pakistan[J].World Development,1998,26(10):1807-1826.

[13]Cornia G A. Farm size, Land Yields An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unction:An Analysis for Fifteen Developing Countries[J].World Development,1985(13):513-534.

(責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家庭农场
电子商务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机制研究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河南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问题分析
浅析家庭农场现状与发展
家庭农场规模经济效率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6:05:04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09:56:03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4:27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困境及破解对策
人民论坛(2016年11期)2016-05-17 12: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