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进行有效探究

2016-01-20 08:30成建兵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6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数学

成建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255-01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从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萌发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

赞可夫曾说过: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他们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探究学习的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索的饱满热情,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去主动自主解决问题。

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他们才能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求知识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这样他们才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究学习,久而久之就能形成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挖掘教材内容,提供学生有效探究的机会。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学过的东西自己发现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再创造”过程实际就是探究、发现的过程。如何让学生探究,发现是教师首先应考虑的核心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对现行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增加探究性的内容,增大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在一堂研究市场营销的数学应用课中,引出这样一段开场白:今天这节课,大家都是商场经理,商场里现在有10元的1200毫升的可乐和2元的200毫升可乐,你能推出优惠措施进行促销吗?学生异常活跃,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展示三条措施:买大送小、一律九折、满30元一律八折。然后推出:班级野炊班委准备为每位同学准备约200毫升可口,该怎么买?转换角色,又一次激起兴趣。教师设计的生动问题,创设的情境不仅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三、指导学法,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由此可见教师最有意义的工作,乃是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不要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递给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具有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5的组成”的教学中,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掌握学习方法:⑴动手探索:让学生拿出五个圆片,尽可能有序地把它们分成两个部分,看看有几种分法;⑵抽象组成:启发学生根据不同分法独立概括5的组成;⑶归纳学习方法:让学生回顾学习5的组成的过程,并归纳出学习组成的两个步骤:第一,把5个物体有序地分成两个部分;第二,根据“分”的情况抽象数的组成。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让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有意识地进行了学法指导,这不仅使他们理解和掌握了5的组成,还为后面他们自主学习6~10的组成提供了方法的借鉴,更为可贵的是发展了他们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四、精心设问,给学生指明探究方向。

要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这里的“适宜”是指这样的问题情境能符合以下几个要求:1.能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2.知识又要处于学生发展的最近区,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3.还要有一定的数学结构和丰富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能数学化的思考。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几个朋友将去海南旅游,在选择旅游社时发生了意见分歧,起因是由下面的信息引起的,(呈现信息:铁路旅游社海南双飞七日游每人3200元,现降价20%;交通旅游社海南雙飞七日游每人3500元,现降价30%) 在学生阅读信息后,这位老师先引导学生理解降价20%是表示什么?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员,你会选择哪一家旅行社呢?这个问题情境的设计,既考虑了情境的现实意义,使学生能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通过学生阅读信息、理解信息、解决问题后巧妙地复习了“分率”“单位1”的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一下子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五、遵循规律,留足自主探究的时间。

学生的思考、动手操作需要时间,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便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思考的时间不够,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也有老师认为学生探究“很费时”,从而设计了很多问题或滔滔不绝的讲解,中间虽然给学生一定“探究”的机会,但没有给足时间,这样就达不到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目的。所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学习的主动权,多给予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探究的机会,尽可能激发他们的自我投入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注重实践,深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自然是主渠道,但课外的社会实践则更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广阔天地。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引导他们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学习了“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课外“实践性”作业:利用卷尺、竹竿等工具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算出一个圆锥形石堆的体积。学生在完成这道作业时,首先得独立思考这样几个问题:⑴要计算这个圆锥体石堆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数据?⑵利用现有工具能测量出哪些必须数据?哪些数据不能直接测量,该怎么办?⑶测出数据后,怎样应用这些数据求出这个圆锥体石堆的体积。等这些问题明确后,下一步他们得自己动手测量、收集、处理数据,最后利用课堂中学到的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出该石堆的体积来。这些问题的探索,有效地将课内知识向课外进行了延伸,达到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双重目的。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已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教学过程,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究机会,要努力增大探究的时空,不失时机的让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观察,在探究中学会验证,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在探究中求新求异。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数学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